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033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3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风流才子杜牧.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时代背景:从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纪初唐朝灭亡这十八年,文学史上称为晚唐时期。这时,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把持朝政;官僚的党争也愈演愈烈,誓不两立;而藩镇对抗则逐渐向军阀割据过渡,终于把唐王朝灭了。晚唐诗的特点:是诗人心中都好像压着一道王朝末世的阴影,往往流露出莫名其妙的感伤情绪。,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乐游淮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杜牧的眼光: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所著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这种家庭环境,使杜牧不容选择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点上来安排

2、人生道路。“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意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把自己当出将入相的政治家来要求。这就使他进行创作构思时,能视点高,视野大,从而使它的绝句境界特别宽广,并寓有深沉的历史感。,他写过政治军事论文,还注译过孙子兵法,很以这方面的才能自负。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南春绝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乡成堆栈,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风流才子

3、 杜牧自视甚高,极想有一番作为。可是他并没有脱颖而出的能耐,时代也并不特别照顾他,给他一试身手的机会。加之他秉性刚直,又爱发议论,因而,二十六岁成进士生,有十几年时间一直在节度使手下当幕僚。他本来就是个风流才子,既感到郁郁不得志,于是就放浪形骸之外,干脆连于歌楼酒馆之间,寄情酒色,留下了好些风流故事。,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水喻愁)“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以山喻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唐才子传上说,杜牧是一位标准的帅哥,原话是“美姿容,好歌舞,风情颇张”。就是说,

4、杜牧容貌、身材一流,还擅长唱歌、跳舞,顾盼生姿。在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在扬州)中担任秘书期间,杜牧经常夜间去花街柳巷,流连忘返。牛僧孺为了杜牧的安全,天天派三十个兵卒换上百姓服装,悄悄跟在他后边,暗中保护。杜牧以为自己行踪秘密,无人知晓。其实,牛僧孺派出的这些兵卒,早就把他的行踪一一写信报告上去了。几年后,杜牧要离开扬州去朝廷担任侍御史。临行之际,牛僧孺善意规劝杜牧,为了身体健康,以后生活要检点一些。杜牧嘴硬,说自己生活一直很检点。牛僧孺就命人拿出一个小书箱,在杜牧面前打开。只见满满一箱子,全是兵卒的秘密报告,有上百封之多,都是“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之类。,杜牧游玩吴

5、兴、出任湖州刺史之时。听说吴兴有貌若神仙之人,于是辞了官,专门前往观看。吴兴太守久闻杜牧名声,盛情招待。但是,无论是宴席上的官妓,还是太守的自家伎女,都入不了杜牧的法眼。最后在游船中,杜牧看到岸边有个平民妇女带着年幼女儿,当即叫了起来:“那是绝色女子!”马上让人把那母女接到游船中,那母女俩吓得,惶恐不安。杜牧对他们说:“今天不一定随我去,只是希望替我留到以后再来。”于是,赠送一箱绮罗之类好布料,作为聘礼。妇女推辞道:“有不讲道理的人,恐怕这事会给你添麻烦的。”杜牧说:“不会的。我现在就去长安,要求来这里做太守。你等我十年,我十年还没有来,你可以把她嫁给别人。”写了婚约文书之后,杜牧离开了吴兴。

6、不料,杜牧一去十四年,这才得到担任湖州刺史的机会。得知女子嫁人已经三年,并且生有两个孩子了。杜牧叫来母女,责问道:“当初既然接受了我的聘礼,为什么又食言了?”那母亲拿出文书给杜牧看,杜牧盯着旧文书看了许久,低头不语,过了好半天,才说:“你说的没错。”于是写了一首叹花诗,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诗是这样写的:自是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荫子满枝。,遗怀 杜牧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留的青楼薄幸名!,杜牧追忆在扬州当幕僚时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十年一觉扬州梦”,

7、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赢得青楼薄倖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繁华梦醒,忏悔艳游,三、胸襟开阔,杜牧写的山水风景诗,也显昨特别高朗爽健。,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神气高扬,毫不衰煞,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

8、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登临诗词阅读步骤,何处何时登临?目见何景何物?生发何感何思?为何生如此之思?,九日齐山登高 解题,九日,齐山,登高,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秋高气爽,菊花盛开,气候宜人,景物鲜妍,古人往往结伴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骚人墨客吟诗作赋,咏赏不绝。,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东南,是江南名胜之地。,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九日齐山登高 首联,1、描写了何时之景?其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诗人 描绘了满目秋景。,“涵”字极有气势。从山上俯视数里外的长江,只见蓝天、碧云、青山、绿洲似

9、乎都沉浸在江中,“涵”写尽江水之澄清,有包孕秋色,鉴察万类的空灵秀美的作用。融成一幅和谐明媚的图画。,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国子高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君乎!”又俯而泣。晏子笑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苙而立乎畎亩之中,惟农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齐景公为什么哭?晏子又为什么笑?),九日齐山登高 尾联,齐景公有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永保。晏子却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

10、,对齐景公的落泪表示嘲笑。,诗人由自己临齐山兴感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这用的是什么手法从字面上看,诗人赞同谁的观点?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但结合颔联上句,他的内心真是这样的吗?,九日齐山登高 尾联,杜牧像晏子一样,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不必像齐景公那样为此而感伤流涕。,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超然。,自慰慰友,自我解嘲。尾联以旷达的议论总束全诗。,用典,1、尘事难逢开口笑“难逢”:作者平时是:愁闷,郁郁寡欢。,背景1: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他有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报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刻注视着朝政的得失,在来池州之前的一二年中,就曾一再向朝廷上书,对平定泽潞之叛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

11、之策和政治之见,当时虽被李德裕所采用,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的日子,是一生中困蹶不振的时期。背景2: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2、“不用登临恨落晖”,、表面上,两人的一天畅游即将过去,难免产生一种“光阴易逝,好景难长”之感、实际上,诗人想到的是此时自己43岁,虽值中年,奔向老年,但也不能消沉自弃,、诗人的自励与自勉,正话反说、故作旷达。曲折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际上是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的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