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139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 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

2、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世界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根据一九七四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开会认定的国家公园标准为:1、面积不小于一千公顷的范围内,具有优美景观的特殊生态或特殊地形,有国家代表性,且未经人类开采、聚居

3、或开发建设之地区。2、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原生动植物,特殊生态体系而设置保护区之地区。3、由国家最高权宜机构采取步骤,限制开发工业区、商业区及聚居之地区,并禁止伐林、采矿、设电厂、农耕、放牧、狩猎等行为,同时有效执行对于生态、自然景观维护之地区。4、维护目前的自然状态,仅准许游客在特别情况下进入一定范围,以作为现代及未来世代科学、教育、游憩、启智资产之地区。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1、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2、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3、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则是具备四项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

4、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国家公园搞得最好的是美国。它建成国家公园最早,个数最多,管理最完备。美国的国家公园现有54个,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美国的国家公园由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1、黄石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公园,景色优美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列世界第一不为过。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公园成立于1872年,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还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黄石湖。这里有3000多眼间

5、歇泉、喷气孔和温泉,是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集中地带,全球一半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这其中尤以每小时喷水一次的“老实泉”最著名。公园东南方最高点鹰峰3,462米。园内森林茂密,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60多种哺乳动物)、18种鱼和225种鸟。其中有黑熊、灰熊、美洲狮、灰狼、金鹰、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园内黄石大峡谷园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气势磅礴。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2、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处坦桑尼亚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总面积25063平方公里。公园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

6、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塞伦盖蒂平原主要是火山灰覆盖的结晶岩,伴有大量露出地面的花岗岩丘陵。北部和西部狭长地带主要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山地。两条向西的河流常年有水,还有不少的湖泊、沼泽、泉眼。公园呈现热带草原景象,植被以开阔草原型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等茅草,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公园由于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这里是“非洲五霸”狮子、非洲象、非洲水牛、豹和黑犀牛主要聚居地。其中最多的动物有牛羚100万、斑马20万、羚羊30万及狮子、斑鬣狗等。其中狮子就有3000多只。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

7、然景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除了牛羚和斑马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有约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在这里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死亡,动物在迁徙途中面临各种危险,无时无刻上演着的适者生存的故事,这也是这片土地魅力永恒之所在。,3、武陵源国家公园(中国)中国还没有正式的国家公园设置,武陵源只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它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本人感觉,张家界比武陵源好像更出名,公园以张家界命名又何妨。这里

8、景色和特色为世界少有,可以说非常震撼,仅叫地质公园或森林公园实在片面和委屈,暂且归名为国家公园。武陵源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1982年,中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遍地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具有极高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17.2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

9、。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公园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其中金鞭溪穿过索溪峪,两岸峰林对峙,山水相依,别具韵味。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奇特,包容了砂岩峰林、方山台原、天桥石门、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包存几乎没被扰动的原始自然状态,其砂岩峰林地貌、石林地貌、丹霞地貌与美国的丹佛地貌相比,其景观、特色更胜一筹,是世界上极其特殊的、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境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4.75%,并保存着两处原始次森林,为我国重要的古老孑遗生物的生长地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10、。这里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有珙桐等35种。园内野生动物繁多,仅陆生脊椎动物就有50科11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被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鲵,则遍布于溪沟、泉眼和深潭之中。,4、蒂卡尔国家公园(危地马拉)蒂卡尔国家公园,位于危地马拉北部的佩腾省西北部伊腾察湖东北。坐标:北纬171319 西经893722。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之一,是典型的遗址国家公园。蒂卡尔是玛雅文明的文化和人口中心之一。公元前9世纪前3世纪,蒂卡尔就已经形成村落。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这里是玛雅人重要的祭祀中心。这里最早的纪念碑建造于公元前四世

11、纪。城市在玛雅古典时期大约公元200年到公元850年左右,达到顶峰。公园遗址包括3000多个单独的寺庙、宫殿、坟墓等建筑残骸。现存主要有6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金字塔。这些神庙金字塔是在大约7世纪末到9世纪初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蒂卡尔一号神庙在695年左右建成,约47米高。蒂卡尔二号神庙建于700年,约38米高。蒂卡尔三号神庙建成于810年,约55米高。最大的蒂卡尔四号神庙,有70米高,于741年建成,是马雅文明最高的建筑。蒂卡尔五号神庙在750年左右完工。蒂卡尔六号神庙建成于766年。城中还有古代皇宫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不少小金字塔,宫殿,住所、石刻纪念碑,和一些用来进行古代玛雅球赛的球场。

12、蒂卡尔被一圈6米宽的的沟渠和城墙围绕着。现在只有9公里被勘探过。估计这至少圈起了125平方公里的土地。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不仅仅有防御用途,似乎还是一个运河系统的一部分。公元3世纪9世纪,是蒂卡尔的繁荣时期,城中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宫殿、神庙、广场,还出现了大批刻有象形文字的石碑,并且会使用复杂的计时系统记载碑刻日期。据考证,最早的象形文字石碑刻于公元292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玛雅石碑。公园内保存着包括沼泽雨林到山地森林的多种丛林模式。周围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许多珍稀独特。动物有美洲虎、黑掌蜘蛛猴,白喉三趾树懒,狐鼬等数十种。植物有大叶桃花心木,比尔松尼木属乔木等。鸟类有

13、绯红金刚鹦鹉等。爬行类和两栖类有泥龟、银环蛇和几种特有的蟾蜍等。特有的丽鱼鱼类就有十几种。置身蒂卡尔国家公园,会有一种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5、卡奈马国家公园(委内瑞拉)卡奈马国家公园位于委内瑞拉东南部的玻利瓦尔州。公园建立于1962年,最初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于1975年增大到3万平方公里。公园主要由石英岩和沙岩层构成,地形奇特,形成大量沙岩山丘,其中顶部平坦桌山闻名于世。桌山长14公里、宽5公里,呈现苔原风貌。远远望去,它矗立在浓密平坦、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中,十分壮观。桌山边缘悬崖险峻下面分布着一望无际的茂密的热带雨林,雨林中显花植物和蕨类植物共有3000-5000种,另有900多种

14、其他植物,其中的10%是卡奈马国家公园特有的。公园里兰花种类繁多,政府1993年登记在册的兰花品种超过500种。公园大约有118种哺乳动物、550种鸟类、72种爬行动物和55种两栖动物。它是美洲狮、美洲豹等珍贵动物的避难所。河水从桌山上流下,形成了众多的瀑布。其中,以发现它的美国飞行员安赫尔命名的安赫尔瀑布从萨巴纳高地奥扬特普伊山飞泻而下,落差达1002米,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公园65%的土地由石板山覆盖,这些生物地质学的实体构成的石板山极具地质学价值。,6、大峡谷国家公园(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全长443公里,是世界奇景之一。峡谷由于受到科罗拉

15、多河的强烈下切作用而形成,所以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深最壮观的一段长约170公里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由雄伟的科罗拉多河冲刷而成,形状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崖附近。形状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峡谷顶宽在630公里之间,往下收缩成V形。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 米以上,谷底水面宽度不足千米,最窄处仅120米。大约经过150万年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百态杂陈,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峡谷两岸为红色巨岩断层。岩

16、层嶙峋,呈现出光怪陆离的形态。更为神奇的是峡谷两壁的岩石和土壤看上去都是红褐色的,但因所含矿物质不同,在阳光的照射下却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光彩,时而紫色,时而深蓝色,时而又呈棕色,就象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7、卡卡杜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首府达尔文市东部200公里处,距达尔文港以东约100公里处。面积19804平方公里。公园内保存着完整的自然生态原始环境,郁郁苍

17、苍的原始森林景色优美,各种珍奇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澳洲特有的。公园内还保存着澳大利亚大陆最初的人类足迹,以保存有2万年前的山崖洞穴间的原始壁画、石雕以及考古遗址而闻名于世。这些崖画丰富多样,既有神话传说也有生活场景,非常奇特。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这里是考古学和人种学唯一保存完好的地方,并连续有人类居住达40000多年之久,文化价值极高。卡卡杜国家公园处澳大利亚最北部的广阔荒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风光因地而异,随季节而变。公园及其毗邻的阿海姆地高原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植

18、物种类超过1600种,仅红树属植物就有22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有的。如柠檬桉、大叶樱、南洋杉等树木,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公园内大约有58种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公园中有64种土生土长的哺乳动物,75种爬行动物,占澳大利亚已知的全部陆生哺乳动物的1/4还多,其中有著名的咸水鳄。鸟类有280多种,最常见的黑颈鹳,是北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的象征。每到旱季,这里湖泊和湿地聚集有上百万只群鸟。卡卡杜草地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土堆。有的高逾数米,有的低矮。这些都是白蚁垤,非常独特。,8、比亚沃耶扎国家公园(白俄罗斯 波兰)别洛韦日国家公园和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位于白俄罗斯西部和波兰东部,距布列斯特

19、以北70公里,横跨白俄罗斯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边境,面积达930平方公里。先由波兰建别洛韦日国家公园,后扩展到北俄罗斯,并统一改名为比亚沃耶扎国家公园。公园大部分在北俄罗斯。1979年和1992年,别洛韦日国家公园和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比亚沃耶扎国家森林公园是欧洲仅存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里有40个植物群落1000多种植物,632种维管束植物,内有443种为特有种。在白俄罗斯一侧,树木88是针叶和针阔叶混交林。这里的很多种珍稀植物被认为是自然进化史上的标志性生物。公园拥有56种哺乳动物和200多种鸟类,动物品种十分丰富。最著名的动物有欧洲野牛和

20、草原野马。,9、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位于德兰士瓦省东北部,勒邦博山脉以西地区。毗邻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二国边境。公园长约320公里,宽64公里,占地约2万平方公里。它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其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完善的旅游设施著称。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有品种繁多的野生动物,其种类和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据说,公园内有147种哺乳类动物、114种爬行类动物、507种鸟、49种鱼和336种植物。其中羚羊数量超过14万只,在非洲名列第一。这里有号称“非洲五霸”的五大野生动物。狮子大部分栖息在公园中央,附近还聚集许多狮子喜爱的猎物-斑马,以及其他野兽。不同狮子群各

21、自占有一定的活动范围。白天狮子喜欢躲在树阴下,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公园内约有7500-8200只非洲象,大象属母系制度的群居动物,每个象群家族由一只年长的母象领导,主要进食草、树根、树皮和树叶,非洲象最喜爱的食物是Mopane树。犀牛分为白犀牛和黑犀牛,主要特点分别为:白犀牛的嘴唇较宽平,成四方形,以短草为主食;黑犀牛的嘴型较尖长,以树木的枝叶为主食,一般来说,黑犀牛体型较小,脾气较暴躁。非洲水牛牛角宽阔而沉重,水牛群通常由100头以上的水牛所组成,有时甚至多达500头。非洲水牛主要以杂草为食,公牛有时会离群单独行动,极具攻击性。花豹属于夜行动物,习惯于夜间狩猎。花豹行踪不定,通常出没于河边

22、或崎岖的山区。人们时常将花豹与猎豹混淆,花豹与猎豹的区别在:前者体型较壮硕,头部较大,四爪伸缩自如。后者两颊有类似眼泪的斑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追捕猎物时,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猎豹的前爪较像狗爪,它不属于五大野生动物。园内还有数量众多的长颈鹿、鳄鱼、河马、鸵鸟。公园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6条河流虽穿过公园,园内大部分为多岩石的开阔草原,也有森林和灌木丛,北部还有众多温泉。植物方面有非洲独特的、高大的猴面包树。,10、冰川国家公园(阿根廷)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坐落于阿根廷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南段巴塔哥尼亚山脉东侧。地处南纬52度高纬度地区。公园有着崎岖高耸的山脉和许多冰湖,包括南安第斯山

23、被大雪覆盖的地区,以及许多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冰川公园所在的冰川湖名为著名的阿根廷湖,湖的面积达1414平方公里。巴塔哥尼亚冰原幅员14000平方公里,约占公园一半的面积,是地球上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大的一片冰雪覆盖的陆地。公园所在的阿根廷湖西端有两条臂膀般的水道弯弯曲曲地深入山谷,形成了众多的山涧湖泽,这些水道与湖泽又与山谷中的河流连结一起,成为冰川的发源地带。园内共有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大约有冰川200个,而公园所在的阿根廷湖就接纳了来自周围几十条冰川的冰流和冰块,其中最著名的是莫雷诺冰川。冰川是指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的巨大冰体,一般都经历较长

24、的形成时间,年龄只有20万年的莫雷诺冰川属于“年轻”一族。世界上的冰川大都是处于停滞状态,但在阿根廷湖湖的远端三条冰河汇合处的莫雷诺冰川却“活着”而且不停生成,它每天都在向前推进30厘米。乳灰色的冰水倾泄而下,象小圆屋顶一样巨大的流冰带着雷鸣般的轰响冲入湖中。冰山在融化之前,通常可以沿下游漂流好几公里。冰川国家公园为巴塔哥尼亚型干燥气候,而且常年强劲西风。公园可区分为亚南极的巴塔哥尼亚森林和草原。主要的植物群落除卡树外,还有毛榉树,以及晚樱科等众多植物。公园还生活有分趾蹄鹿、水獭、矮鹿、羊驼、秃鹰等一批稀有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喜欢群居的啮齿目动物南立大毛丝鼠是公园内特有的。北面草原上矗立菲茨罗伊山,山海拔3375米,跟南面的莫雷诺冰川遥遥相对,景色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