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5087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 和显微技术,微生物的基本特点:,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微生物的群体 来研究其属性;,微生物的物种(菌株)一般也是以群体的 形式进行繁衍、保存;,培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微生物培养群体:,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 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物: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通常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以重复的结果,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微生物个体微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显微技术是进行微生物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因为绝大多数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和研究.,微

2、生物的基本特点:,小,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特定的某一种微生物,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一、无菌技术,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 何微生物;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 污染;,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常用的器具:,试管、瓶子、培养皿等,高温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试管、瓶子、培养皿等,常用的灭菌方法:,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常用的器具:,2、接种操作,无菌操作:,火焰附近(酒精灯、煤气灯)进行,2、接种操作,无菌操作:,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

3、体培养基;,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琼脂,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菌落(colony):,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众多菌落连成一片,菌苔(lawn),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形状、颜色等),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见P15 图2-3)。,(P15 图 2-3),同一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平板上形成不同的特征菌落,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使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单个菌

4、落的基本方法:,稀释,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2、稀释倒平板法,1、涂布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3、平板划线法,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厌氧罐,厌氧手套箱,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稀释摇管法,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0.048,0.048+0.0012+0.0002,=0.975,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必须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例如:若同一稀释度的试管中有95%表现为不生长,则生长的试管中仅含一个细

5、胞的几率为:4.8%含二个细胞的几率为:0.12%含三个细胞的几率为:0.002%,在有细菌生长的试管中得到纯培养的几率为97.5%,1878年,Lister 分离乳酸链球菌时所使用的微量注射器和酒杯培养装置,注射器的最小吸取量:0.00062 毫升,四、单细胞(孢子)分离,一般采用显微操作仪,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难度与细胞或个体的大小成反比;,五、选择培养分离,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使待分离的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上升,方便用稀释法对其进行纯化.,微生物群落中数量占少数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自然界中 一切生物生长的要求,在

6、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的。,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突出”;,直接挑取待分离的微生物的菌落获得纯培养.,五、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高温下培养:分离嗜热细菌,培养基中不含N:分离固氮菌,培养基加抗生素:分离抗性菌,五、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待分离的微生物的生长特征明显不同于其它微生物,颜色反应:分离特定的菌株,牛奶平板:分离蛋白酶产生菌(大肠杆菌),利用特定细菌的滑动特点 进行分离纯化;,五、选择培养分离,2.富集培养,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特定的环境条件,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2.富集培养,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家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营养和生理条件的几乎无穷尽的组合形式可应用于从自然界选择出特定微生物的需要.,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要求,从自然界分离出特定已知微生物种类;,分离培养在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