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5469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28,1,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023/6/28,2,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年龄的界定二、儿童的需要三、儿童的问题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五、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2023/6/28,3,一、儿童年龄的界定1、界定:014岁2、依据:(1)青春期:开始于1314岁(2)体制上:三个阶段A、05岁:妇联B、614岁:共青团(少年儿童工作部)C、14:共青团,2023/6/28,4,二、儿童的需要(一)生活照顾:基本生活、养育(第一需要)生存权(二)健康照顾: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照顾(

2、基本条件)(三)家庭生活:亲子关系、管教(身心健康精神、情感、兴趣、个性社会化基础)(四)满足学习:主导活动(学习、游戏、劳动)发展心理、形成个性(五)休闲娱乐: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天性)(六)社会生活:道德能力(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价值观)(七)心理发展:性别角色(性心理)、社会角色(成人感)(八)免被伤害:人身安全、个人权益,2023/6/28,5,三、儿童的问题(一)环境伤害1、贫穷:实现权利的最大障碍(生存权)2、污染:疾病3、营养:(1)趋势:营养不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营养过剩(发达地区)(2)后果:营养不良影响身心发展;营养过剩人际交往困难、自卑、融入群体障碍4、童工

3、:贫困地区多见,2023/6/28,6,(二)发展障碍1、学习压力:A、社会原因(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B、策略(自主学习、创造精神)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2、代际冲突:A、定义(两代人因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导致矛盾);B、类型(差异和冲突、无差异和无冲突)3、同伴交往:A、练习社会交往、提高交往技能;B、完善个性、发展行为、健康身心4、道德发展:内化社会规则:社会公德(责任感、尊重他人)5、低龄犯罪: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治理)6、特殊境况:性侵害、流浪乞讨、吸毒及艾滋病影响和感染,2023/6/28,7,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定义:1、对象:全体儿童;2、内容:

4、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促进发展(一)狭义:1、性质:事后补救性(消极性):2、对象:特殊困难境地儿童(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儿、偏差儿);3、形式:机构服务;(二)广义:1、性质:积极性工作;2、对象:全体儿童、所有阶段、问题、因素;3、措施:一切措施(防范危害、保障福利、处理难题、发展潜能;4、内容:物质援助、精神服务,2023/6/28,8,五、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一)科学的专业体系(二)积极的社会功能(三)坚实的社会基础、专业的伦理价值(四)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2023/6/28,9,(一)科学的专业体系1、对象:所有儿童、所有问题2、目的:激发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潜能3、方法:运用

5、专业手段(调动潜能、辅导发展)(二)积极的社会功能1、促进儿童发展(对象):困境儿童的解困救难、适龄儿童的全面发展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环境):直接结果(减少痛苦和问题、促进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防止社会问题、提供高素质人才),2023/6/28,10,(三)坚实的社会基础、专业的伦理价值1、社会基础(此点最重要,也最不易考虑到)(1)哲理、社会观念(社会意识、弱势地位、儿童观、政府责任);(2)社会政策(法制保障);(3)社会机制(运作保障机制);(4)社会行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家庭建设、社区发展、社会组织)2、伦理基础(科学进步的儿童观)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理念:(1)享有成人价值;(2)

6、儿童特殊价值:儿童自己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基本权利:(1)生存权(生活保障、医疗保健);(2)受保护权(尊重特殊价值);(3)发展权(接受教育、促进发展);(4)参与权(参与社会生活)。,2023/6/28,11,3、专业价值一般原则:(1)长远利益与具体利益;(2)整体推动与特殊需要;(3)社会需要与自身要求;(4)做好服务与协调力量。专业价值:通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尊重、接纳、自决、个别化、正面引导、一致性),2023/6/28,12,(四)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1、生物学理论生物性力量的影响:自然法则、生理遗传2、心理学理论心理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心:知觉、认知、情感、人格3、社会学理论社会结

7、构性因素的影响:家庭、社区、组织,2023/6/28,13,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宏观儿童社会工作(改善成长环境)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提供具体服务),2023/6/28,14,一、宏观儿童社会工作(一)推动立法:推动立法、增加投入、提出建议(二)促进养育:保证营养、保证居住(三)发展教育:宣传落实法律、帮助重返课堂、普及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协调长幼关系、指导同辈相处、学习生存本领(四)快乐成长:游戏与娱乐(五)卫生保健:女婴保健、学校卫生工作(六)家庭服务:保护家庭儿童权益、普及儿童教育知识、服务个别“问题”儿童(七)权益保护:基本权利保障、社会环境改善、自保能

8、力增强(八)信息资讯:开展问题调研、评估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建议,2023/6/28,15,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一)特殊儿童救助1、对象类型:生活困难、反社会、反常2、服务类型:支持性(提高家庭功能)、保护性(改变生存环境)、补充性(改善基本生活)、替代性(替代原生环境),2023/6/28,16,(二)孤儿弃儿救助1、机构养护:儿童福利院(院内救助)2、家庭寄养:模拟家庭3、家庭收养:法律收养,2023/6/28,17,(三)残疾康复教育:进行身体康复、开展特殊教育(四)偏差行为矫治:行为脱轨、违法犯罪(社会化辅导、心理辅导、环境建设)(五)青春前期辅导:儿童末期、青春发育期(心理问题为主)

9、,2023/6/28,18,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方法)二、特殊整合方法,2023/6/28,19,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方法)(一)个案方法(二)小组方法(三)社区方法,2023/6/28,20,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方法)(一)个案方法1、目标:解决具体问题、应对眼前困难、增进健康成长、有利儿童发展(根本目标)2、特点:(1)方式的艺术化与多样化;(2)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3)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4)过程的系统性(多方原因、多途解决);(5)工作的扩展性(利害关系人)。3、常用方法:(1)直接启迪儿童;(2)提供社会资源。4、主要形式:(1)

10、个别谈话;(2)咨询服务。,2023/6/28,21,(二)小组方法1、定义:2、功能:(1)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2)满足多种需要;(3)促进个性发展3、要素与特点:(1)服务对象;(2)目标:全面发展;(3)专业技能和方法;(4)社会工作者4、重视非正式儿童团体:自发小组(同辈群体),2023/6/28,22,(三)社区方法1、定义:调动社区参与、服务社区儿童2、内涵:(1)一种工作模式:社区工作模式;(2)一种综合社会建设方式:发动社区居民、创建生存环境(3)一种理念:自助、互助、自决的精神,及儿童权利观念。3、介入手段:(1)物质性建设;(2)教育性服务;(3)突发事件介入;(4)综合

11、服务;(5)社会舆论;(6)社会资源。,2023/6/28,23,二、特殊整合方法(一)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三)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2023/6/28,24,二、特殊整合方法(一)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1、家庭支持性服务:(1)家庭补助。A、内容:提供经济救助;B、优点:亲生家庭、健全发展。(2)其他辅助性服务。优点:增进父母亲职功能。,2023/6/28,25,2、家庭寄养:(1)特点:家内照顾、非机构照顾、一定时限;(2)类型(了解即可);(3)筛选过程(了解即可);(4)安置过程(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及渠道(父母申请、法院判决);(5)考

12、虑因素:了解原生家庭、适应寄养生活、了解儿童资料;(6)再安置(尽量避免);(7)结案:返回原生家庭、接受领养、长大独立。,2023/6/28,26,3、收养:(1)类型:亲属收养;非亲属收养(A、机构安置亲生父母放弃抚养权,委托收养机构寻找养父母;B、独立安置不经社会服务机构介入)。(2)收养家庭条件:我国:无子女;年满30岁;有抚养能力;无法定疾病。(3)放宽条件:考虑传统、稳定关系(4)收养程序:,2023/6/28,27,(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1、种类及建设原则(1)种类:家庭模式、团体模式(2)原则:理念2、安置过程(1)准备阶段:尽量维系原生家庭关系(2)安置阶段:帮助儿童适应院内生活(3)安置结束:法定从业、问题解决,2023/6/28,28,(三)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1、少年法庭(1)内容:教育和指导;(2)特殊要求:专业训练、保障生活教育权益、调动社会资源。2、轻微犯罪:提供健康活动、帮助重返社会(少教所、工读学校)3、社区服务:干预闲散儿童、脱离原有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