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5776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讲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2,4,党的十八大报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5,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预防犯罪的主要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联合国关于青年政策和方案的里斯本宣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6,一、共青团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1980年,团中央召集法律界专家召开“青少年保护法座谈会”,会后团中央牵头成立青少年保护法起草小组。1988年团十二大报告指出:共青团要“表达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1990年8月29日,中国常驻联

2、合国大使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成为第105个签约国。,7,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3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向联合国递交了中国的批准书,从而使中国成为该公约的第110个批准国。1993年9月,团中央成立“维护青少年权益部”:(1)推动与参与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立法,(2)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工作,(3)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4)进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工作。,8,1994年在共青团积极呼吁下,全国人大内司委与

3、团中央成立预防青少年犯罪法起草小组,1996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8年,团中央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启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2003年团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关于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报告,2004年修订工作启动。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年6月1日正式施行。,9,二、共青团维权工作的工作模式、主要原则、主要特点(一)工作模式以“党政领导、共青团推动、社会协同、青少年自护”的工作社会化合作模式,推动上海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二

4、)工作原则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法律法规的健全、贯彻、落实集合起来,10,(三)主要特点组织化:依托共青团组织网络、工作体系和相关部门法制化:初步建立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综合性:统筹兼顾各类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权益的各个方面普遍性:关注和解决普遍性权益问题,11,三、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和发展状况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例如:“蚁族”青年,每天像蝼蚁一样奔波于公司和城郊结合部的群租房,过着外表光鲜而内心困苦的生活;“蜗居”青年,被高昂的房价压弯了腰,梦想和希望在现实面前逐渐

5、破灭;“剩女剩男族”,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却不得不面对无人嫁娶的尴尬;“二代”,贫二代、农二代与富二代、官二代相对,父辈的贫困,让子女的生活、学习也陷入困顿乃至无助,甚至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贫困文化”;“黑户青少年”,由于非婚生、父母是“口袋户口”等原因,导致没有户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黑户”;“都市留守儿童”,父母出国或到外地工作,初步统计有超过6800人;“少女妈妈”,偷食禁果导致背上过早怀孕的负担等。,12,目前上海青少年最关注的十大权益问题是:学习教育、人际交往、就业创业、文化休闲、人身安全、身心健康、住房保障、社会参与、困难救助和犯罪预防。近年来最热门的十大权益现象是:学业压力、

6、代际冲突、成瘾(网络、药物)、校园暴力、家庭暴力、失爱(包括缺少监护、虐待、无户口等情况)、性偏差、心理障碍、流浪儿童、“富(贫)二代”。,13,四、上海青少年权益工作的主要项目1、建设“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借助12355热线和网站开展心理情感、法律政策、家庭教育、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等各种服务,由心理咨询师、执业律师等专家志愿者接听、接待青少年及家长的来电、来信、来访,解决解答青少年及家长的问题。,截至2012年10月31日,微博粉丝638120人,12355网站和热线总访问量9633472人次,一对一服务达112978人次,面询服务827人次,受理重点个案例282

7、个。,14,2、大力创建“上海青少年维权岗”,构成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各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面向社会单位不断拓展创建工作领域。截至目前,上海已有全国“青少年维权岗”63家,开展了6届市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评选活动,评选出市级“青少年维权岗”463家,发展上海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单位42家。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以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为中枢,以17个区县团组织为节点,以各级“青少年维权岗”为终端的青少年维权服务工作网络,建立了浦东、青浦区域分中心,目前正在筹建崇明、奉贤的区域分中心,“1+4+17”的网状架构逐步建立。,15,3、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自200

8、8年起,重点推进“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工作,形成了“以共青团为主导、以代表委员为主体、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提案议案为载体、以反映诉求为目标、以维护权益为宗旨”的工作思路,呈现了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办理成效好的工作态势,为权益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和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在17个区县、8所高校、4家新生代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和4家承担相关职能的机关在内的33家单位实现了“面对面”工作的覆盖。2008年至今,区县及相关单位团委提交专题调研报告51份,我们组织发动20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市区两级两会上共提出近300份提案和书面意见。,16,4、全面开展

9、服务关爱外来青少年的“牵手行动”“牵手行动”针对来沪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维护权益、融入发展等现实需求,推出“融汇计划”、“成长计划”、“乐业计划”、“护航计划”、“平安计划”和“共进计划”等六大工作计划。截至目前,“上海共青团牵手行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价值1000余万元,市级层面58项重点活动项目全部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直接服务来沪青少年已达近30万人次。,17,5、全力打造“爱心上海”服务品牌一是创建“爱心上海爱汇浦江”困难青少年综合扶助计划 二是做强“爱心上海爱满申城”上海共青团12355益友圈青年交友系列活动 三是持续强化“爱心上海爱行无疆”系列公益活动截至目前,“爱心上海”系列活动直接

10、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影响覆盖超过1500万人次,投放公益广告市场价值超过2000万元,相关新闻、报道超过1200次,网络搜索主题链接超过2300万条。,18,6、依托12355和各级“青少年维权岗”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一是根据时间节点,开通“阳光行动”、“从容赶考”、“心理危机干预”等各类专线,为青少年提供及时、专业的咨询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二是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亲子关系僵化、学习压力大等问题,推出“家长大讲坛”系列大型公益讲座及“家长沙龙”,连续举办讲座33场,“沙龙”120余场。三是推出“EAP”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四是开展“快乐周末挑战赛”,“绿色上网”、“健康服务直通车”等活动,切实

11、服务青少年在身心健康、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五是结合12.4全国普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活动。六是联合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妇联等单位共同编写未成年人自护宝典,并启动青少年暑期自护教育行动,围绕着小朋友在暑期预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和家长掌握最基本的自救与自护常识。,19,7、畅通青少年诉求表达机制一方面,努力将12355建设成为上海青少年信息采集中心、问题预警中心,为青年政策制定等各项青年工作的推进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开展系统理论和实务研究,主动深入掌握青年利益诉求。,20,8、逐步建立利益

12、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好市青年联席工作会议、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市法制宣传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等的作用,积极反映青少年利益诉求,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的形式,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每年围绕几个重点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三是在青少年问题个案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21,五、共青团维权工作展望1、推动确立青少年作为权利主体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2、进一步重视预防性工作和普遍性维权3、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相关的法律体系 更加系统统一、罚则更加明确等4、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机制 领导责任与失责追究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