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讲唯物史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讲唯物史观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唯物史观,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1、社会历史观的内涵历史:自然史、人类史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和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社会历史观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
2、问题。,原因:(1)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延伸、具体化。(3)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解释归根到底是由对它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4)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3、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发展起来之前,社会生产和科学很落后,限制人们的眼界,人们不易察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阶级根源:阶级偏见;阶级利益;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认识论根源: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
3、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4、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唯心主义:唯心史观;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其自然观是唯物主义,但其历史观是唯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社会历史观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起“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块钢铁”。唯物史观是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
4、的衰亡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方面:积极促进作用和消极阻碍作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影响;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应追求绿色GDP。,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能决定一场世界大战吗?这本书系统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和征服欧洲”。它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和行动纲领。有一位外国学者认为,正是这本书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吗?在社会历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力量(生产方式),而不是人的思想!思考题: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何在?,二、人类社会及其本质,
5、1、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由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而来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是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中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本质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最根本的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实践本质: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6、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又不等于自然界。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存在,是发展变化的,具有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由自然界各种盲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人类社会规律是由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思考题: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何不同?,三、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要作用、必要条件,但不起决定作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受社会制约。,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环境问题全球性问题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
7、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炭经济开发新能源;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讨论题:评“地理环境决定论”。,2、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徙、变动等;社会基本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人口生产有其特点:周期长、形式特殊、人类自身的延续。人口因素对社会的作用: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讨论题:中国户籍政策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产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对社会的作用: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和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它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8、;生产方式制约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四、社会的基本结构,人类社会具有多维结构。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社会经济结构,1、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大实体要素以及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判别一种生产力是否先进,不仅要看其基本要素的性质,而且还要看这些要
9、素的构成和结合方式。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客观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素。动态地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之中。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自主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类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讨论题: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阶级与阶层阶级是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
10、立的社会集团(社群共同体)。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只能用经济的标准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划分阶级,而不能另立政治或思想的标准。阶级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等级依成员的地位、身份、职业、门第等来划分,反映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阶层是基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它有同一阶级中的阶层和不同阶级中从事相同活动的阶层两种情况。阶级分成为阶层,阶层从属于阶级;但阶级与阶层的划分标准不同。新的社会阶层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社会政治结构,1、政治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政法设施、政法制度、政治组织。它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心理
11、、社会意识形式。它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2、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体: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国体是区分国家类型的标准。政体:君子政体、共和政体。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国家对内职能:政治、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国家对外职能:维护主权、参与国际事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关注:中国政治体制进一步改革,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法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有强烈的阶级性。非意识形式: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不具有阶级性。
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与文明,1、文化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文化是人类为了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主要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培育、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先进文化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评价一种文化是否先
13、进,有两个基本尺度: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2、文明文明与文化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文明进步程度就越高。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明是指文化中的积极的成果。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灵魂。生态文明是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14、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本章到此为止!,五、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它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
15、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与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 矛盾冲突.社会革命是指实现整个社会形态的根本变化.它与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思想革命不同.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它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而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强大杠杆、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双刃剑。文明的多样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六、社会历史的主体,1、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16、社会历史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但人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受到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曲辕犁的发明,黄道婆改进的纺车,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发电机的发明,电脑的发明。诗经,离骚,九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黄帝内经,九章算术,本草纲目。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群众观点:解放观点、服务观点、负责观点、学习观点。群众路线:
1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个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到底谁比阿尔卑斯(Alps)山高?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颂誉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朝的第一个盛世。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
18、,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讨论题: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你认为对吗?中国的历史完全由孔孟老庄、秦皇汉武创造吗?,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英雄人物的出现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时势造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锻炼英雄。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分析;阶级分析方法:讨论题:评“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本章到此为止!,七、社会交往与全球化1、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交往是指在物质生产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所
19、特有相互往来关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是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基本形式。物质交往: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精神交往: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交往。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互相结合,物质交往中包含着精神交往。,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交往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交往使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示,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交往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2、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和交往的结果。经济
20、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等。,现代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利也有弊。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紧跟世界历史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别人、发展自己,把自己推向世界。讨论题: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利与弊)?,本章到此为止!,思考题,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2、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B)A.政治法律制度 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 D.伦理道德制度,3、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BCDE)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