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基础讲义.ppt12.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6065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基础讲义.ppt1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HSE基础讲义.ppt1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HSE基础讲义.ppt1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HSE基础讲义.ppt1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HSE基础讲义.ppt1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基础讲义.ppt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基础讲义.ppt12.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介绍的主要内容,一、SY/T6276标准的基本框架二、HSE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三、SY/T6276标准的理解要点,一、SY/T6276标准的基本框架,共7个一级要素,26个二级要素。7个一级要素是:5.1领导和承诺 5.2方针和战略目标 5.3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7个二级要素 5.4评价和风险管理 6个二级要素 5.5规划(策划)5个二级要素 5.6实施和监测 6个二级要素 5.7审核和评审 2个二级要素,基本框架要素分析,5.1是核心5.3是支持条件5.2 5.4 5.5 5.6 5.7是过程控制链,持 续

2、 改 进,DO,CHECK,PLAN,ACTION,二、HSE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PDCA管理模式,检查,监测,检查,监测,反馈 纠正 改进,HSE方针,目标,责任,标准等,审核、评审,重要过程 和活动,危害和影响评估计划,实 施,纠正改进,检查监测,HSE管理体系模式,三、SY/T6276标准的理解要点,5.1领导和承诺,1.承诺,2.最高管理者的职责,3.企业文化,5.1 领导和承诺,承诺的内容:两个承诺一个框架-满足法律法规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为HSE目标、指标的制定提供框架;其它要求是否与其它事务同等重要;定期公布公司的HSE表现;对员工和承包商HSE表现的提出期望。承诺内容是

3、否明确、简要。,集团公司HSE承诺,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坚持预防为主,追求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持续改进HSE管理;各级最高管理者是HSE第一责任人。HSE表现是奖惩、聘用人员以及雇佣承包商的重要依据;实施HSE培训,建立和维护企业文化;向全社会公开我们的HSE业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业务的任何一个领域,我们对HSE态度如一。集团公司的所有员工、雇员、客户和承包商都有责任维护本公司对健康、安全与环境作出的承诺。,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为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

4、;提出明确的承诺、方针和目标;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组织管理评审;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HSE文化的内容:,公司提高全员HSE表现的信念;促进提高全员HSE表现的水平;各级员工自觉参与HSE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员工自觉承担个人HSE表现的职责和义务;保证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5.2方针和目标,1.内 容,2.管 理,5.2 方针和战略目标,方针和战略目标:高层管理者为公司制定的HSE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公司对HSE管理的意向和原则的陈述,是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指南。1.公司应制定HSE方针和目标;2.方针目标要形成文件;3.方针目标与公司总方针目标保持一致;4.方针目标

5、必须体现对持续改进的承诺;5.符合法律法规要求;5.定期评审。,方针目标的管理,方针目标应由最高管理者参与评审并批准;方针目标必须层层分解、落实,得到各级组织的有效实施;目标指标应是具体量化、可实现和可测量的;方针目标必须定期评审其适应性;,5.3组织结构资源文件,5.3.1组织结构和职责,5.3.2管理代表,5.3.3资源,5.3.4能力,5.3.5承包方,5.3.6信息交流,5.3.7文件其控制,5.3.1 组织结构和职责,1.实施HSE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HSE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应急机构、资源管理机构);2.机构的职责明确。机构职责与 HSE职责一致;3.员工、岗位

6、的职责明确;4.机构和员工职责的管理部门明确;5.机构职责形成文件(包括机构图表)。,5.3.2 管理代表,明确管理代表规定管理代表职责管理代表任命及职责应形成文件,管理代表的职责,负责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组织体系策划与设计;组织文件评审与批准;组织体系内部审核;组织制定与实施纠正措施。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为评审和改进体系提供依据。,1.足够的资源是HSE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2.资源分配应吸收各方代表、专家的意见。3.管理部门及年度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应定期检查、评审资源分配。4.资源分配应定期评审、是管理评审的一向重要内容。,5.3.3 资源,5.3.4

7、能力,5.3.4.1概述 1.能力评价的范围:各级应急组织及人员,项目组成员,特殊工种及危害岗位人员、新项目、新方法开工之前,承包方能力的评价,所有承担体系职责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2.评价管理:评价计划评价组织及人员评价标准定期评价,5.3.4.2 培训,1.根据需要提供培训。2.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实际操作培训。3.培训范围:承担主要活动和任务的员工。常规培训: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上岗和换证、风险管理人员上岗和能力培训、全员培训。非常规培训:特殊作业、三新培训、各种事故状态、应急、变更.4.培训有计划,培训目的明确。5.培训记录应保存。6.培训效果监督、改进。7.HSE体系文件(如:计划书、

8、应急计划等)必须培训。8.培训管理部门、职责、教材等应明确。,5.3.5 承包方,1.对承包方的要求:了解公司的方针、目标、应急计划等HSE规定;2.承包方应遵守公司的HSE体系规定。3.公司与承包方应有特定的关系文件(如:合同、作业过程的控制文件、HSE工作计划书、应急计划等)。承包方有关控制文件应得到公司认可。4.规定各项活动各自的职责(包括设施管理)。5.承包方关键岗位人员应进行HSE培训。,5.3.6 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的分类:内部信息、外部信息;2.交流内容、方式;3.信息管理部门、岗位职责应明确;4.传递程序明确,传递通畅;5.信息传递要留有记录;6.要可追溯。,1.方针目标的

9、宣传、分解、考核。2.项目/活动中的风险和危害、预防控制和削减措施、应急计划。3.违背程序的潜在后果等。4.紧急情况与外部联系的手段与应急安排的交流。5.风险削减、应急、变更。6.职责与考核。7.各种HSE标准、规定、办法、红头文件。8.各种会议、广播、气象、情况通报。,内部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标准政府、上级规定要求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5.3.7文件及其控制5.3.7.1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结构层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手册,对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覆盖七个一级要素和26个二级要素;符合26个要素的控制要求;各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接口

10、是应明确;各级文件是应便于查询;应与现行管理文件相协调一致,不重复;如果采用电子版文件,则应确认其是否有效。,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至少包括:作业文件(如:办法、规定);HSE管理方案;HSE计划书;岗位指导书;现场检查表;应急计划、应急手册、变更、评价、削减措施;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5.3.7.2 文件控制,1.文件控制的内容:批准、发放、更改、作废、回收、标识、编号、分类、归档、保存、更新、处置 等。2.受控文件应有清单。3.文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作废文件应收回。4.文件应注明日期、保存期限。5.文件应字迹清楚。,5.4评价与风险管理,5.4.1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11、,5.4.2建立判别准则,5.4.3评价,5.4.4建立说明危害和影响文件,5.4.5具体目标和表现准则,5.4.6风险削减措施,5.4.1 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公司必须识别各项活动全过程的重大危险因素和环境影响;鼓励员工参与;确定危害和影响因素时应考虑了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5.4.2 建立判别准则,判定是否有害或影响大小所依据的数据或标准。公司应确定相关活动的判别准则;判别准则可来自法规、标准、合同、方针目标等;判别准则的变更应得到批准;即使达到判别准则,也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12、,以使风险程度“合理实际并尽可能低”。,5.4.3 评价,公司应对已识别的危害和影响进行风险评价;公司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应与其需求、活动的性质、范围、时限及法规要求相匹配;风险评价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备一定技能;需要时可借助外部机构;风险评价应考虑风险区直接有关的人员的意见;风险识别、评价结果应作为制定HSE方针目标和进行管理评审的依据;应制定相应的评价周期;,5.4.4 建立说明危害和影响的文件,建立了重要危害、影响因素清单;将危害、影响因素控制削减措施形成文件;建立了适用于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的HSE法规、要求清单。,5.4.5 具体目标和表现准则,表现(行为)准则:由公司管

13、理者为活动或体系要素的实施所制定的可验证的标准。对HSE关键性的管理、活动和任务应制定具体目标和表现准则;符合公司方针目标、风险管理要求及商业需求;目标和准则是否可实现、可验证和可测量;定期评审目标和准则的连续性和实用性;目标和准则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5.4.6 风险削减措施,风险削减措施应包括预防事故、控制事故、降低事故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应强调事故预防措施,如本质安全设计和保证设施完整性;应考虑削减措施失败的可能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反应计划;现场有关人员应掌握削减措施;对削减措施的实施应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5.5规划策划指南,5.5.1总则,5.5.2设施完整性,5.5

14、.3 程序和工作指南,5.5.4变更管理,5.5.5应急反应计划,5.5.1 总则,制定实现目标和实施表现准则的规划(HSE管理方案)规划(方案)内容包括:1、目标的表述;2、有关部门、人员在实现目标中的职责;3、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方法);4、资源需求;5、实施计划进度安排(时间表);6、信息反馈机制;7、建立奖励机制;8、评价和完善机制。,5.5.2 设施的完整性,建立设施台帐。设施完整性应有准则。使用的设施完整性应进行检查。新设施、设备购买和使用前应进行评价。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并有记录。设施完整性程序应强调设施结构完整、应急、救生、防护等系统的有效性。设施的管理责任应明确。,5.5.

15、3 程序和工作指南,1.程序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5W1H)。2.识别评审由于缺乏程序导致违反HSE方针、法规、表现准则的活动,并制定控制程序。3.控制的活动应包括全过程:采购、供、管、运、发、使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处理。,5.5.4 变更管理,1.变更的范围:机构、职责、人员、设计、工艺、设备、设施、工作程序、法律法规。2.变更程序:提出变更评审变更(评审风险)提出措施审批实施监测。3.变更的全过程形成文件,要留有记录。4.变更的性质:永久性、暂时性。,5.5.5 应急反应计划,1.制定应急计划的依据:评价结果。2.应急抢险原则:人环境设施。3.应急体系:母公司子公司厂

16、(矿)队(现场)车间班组岗位。4.应急程序:事件发生启动现场组织上报启动上级应急组织现场指挥应急实施应急结束现场恢复,5.6 实施和监测,5.6.1活动和任务,5.6.2监测,5.6.3记录,5.6.4不符合和纠正措施,5.6.5事故报告,5.6.6事故调查处理,5.6.1 活动和任务,1.活动和任务的范围:所有的活动和任务;最高管理层的活动和任务;监督、管理者的活动和任务;现场工作者的活动和任务。2.活动和任务启动程序:项目(活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程序和工作指南监测评审、总结。3.活动和任务的控制要形成文件。,5.6.2 监测,监测的范围:绩效监测、HSE技术监测 监测性质:常规、非常规监测

17、,监测内容,对重大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进行例行监测;对作业活动与场所进行检查与巡视;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与监控;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对事故、事件和职业病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的控制要求:,1.设备的校准、维护、存放、运输要求;2.人员的取证、培训;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监测方法的使用与周期,监测点及抽样率。5.检测应有计划,明确监测点清单、监测项目、时间、地点、频率。6.监测结果应记录、分析。7.监测结果偏离准则时,应采取措施。,5.6.3 记录,1.记录范围:所有HSE体系有关的活动和任务都要留有记录,如审核、评审、策划、实施、应急、变更、资源、事故、不符合、监测、评价、查体。2.建立记录控制

18、清单。3.记录的控制内容:应有管理程序;记录要完整、真实、可靠、易得、清晰;记录妥善保存、保管;规定记录的保存时间、部门;保密性要求。,5.6.4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不符合的来源:审核、评审;监测结果;检查结果;相关方反映与投诉;上级的情况通报;事故调查。2.明确调查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责任和主管人员;3.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4.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5.6.5 事故报告,1.事故的界定:轻微、一般、重大、特大、特别重大。2.建立事故报告机制,达到规定的报告范围。3.明确各级管理职责。,5.6.6 事故调查处理,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尽快的展开;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制和责任明确;事故调查所确定

19、的责任应与事故的影响程度相符合;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结果应记录并保存。,5.7审核和评审,5.7.1审核,5.7.2评审,5.7.1 审核,1.审核的目的: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2.应制定审核计划。3.审核频次、覆盖部门场所、审核深度适宜。4.审核应考虑上次审核的结果。5.审核的实施过程应完整,并记录。6.审核发现的问题责任部门应采取措施。7.措施的实施应跟踪。8.审核员应具备资质。9.审核员应与受审核部门和活动无关。,5.7.2评审,1.由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评审。2.评审应有计划。3.评审目的:适应性、有效性。4.评审内容应包括:方针目标、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应急反应等。5.管理评审应由最高管理者作出结论。5.管理评审应形成评审报告。6.管理评审过程应予记录。7.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并验证。8.评审应有利于持续改进。,THE END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