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121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课的任务: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脊髓的结构,掌握脊髓的功能。,神经系统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可按其所在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他是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构成,其一端与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各种神经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相联系。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其分布的范围不同分为躯体 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平滑肌、血管和腺体。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中都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

2、纤维两种。其中内脏的运动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根据其支配脏器活动的不同作用,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活动方式(一)基本概念 灰质: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呈暗灰色,故称灰质。分布在大脑、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小脑皮质,大脑皮质,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的结构。由于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含有磷脂,故色泽亮白,称白质。,神经核与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及树突聚集成团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聚集成团的神经元细胞体称神经节。,神经核,神经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

3、相同的神经纤维 聚集成束称为神经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有结缔组织 膜包裹称为神经。,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灰、白质混杂在一起,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的结构。,(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如:针尖触及手指缩回,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运动员在平衡木上重心偏离立即纠正等。反射是神经活 动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就是通过反射的方式来联系并调节机体内部所有的生理过程,使机 体成为一个完 整的统一体。执行反 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 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 个环节

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的末梢装置,他能分别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各种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至中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的末梢装置,它接受中枢传来的冲动,通过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分别使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上述五个环节有一个发 生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实现。最简单的反射只需两个神经元参加,其反射弧由一个传入神 经元和一个传出神经元在脊髓内直接形成突触。如膝跳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这类反射不涉及大脑,因此中枢发生障碍反射并不消失。,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接于延髓,下端尖削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

5、锥于男子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于女子终止于第二腰椎下缘。圆锥尖端 续于终丝,与腰、骶、尾脊神经共同形成马尾。,脊髓的形状:脊髓形似前后略扁的圆柱形,成人长约厘米,全长有两处膨大,分别为颈膨大和腰骶膨大,颈膨大在-颈椎处明显,腰骶膨大在胸椎处明显,膨大的发生和发展与四肢的进化发展有关,是由于上、下肢长期从事劳动,其机能发达引起神经细胞和纤维数量增加所致。,脊髓的表面有六条纵贯全长的沟,前后面正中的两条纵沟将脊髓表面分为左、右对称两半,前面正中沟宽而深称前正中裂,后面正中沟窄而浅称后正中沟,前正中裂两侧有前外侧沟,后正中沟两侧有后外侧沟,与前外侧沟相连的一段神经纤维束称脊神经前根,与后外侧沟 相连的

6、一段神经纤维束称脊神经后根。前根有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和自主神经纤维组成;后根 有感觉神经纤维组成。每条后根在与前 根会合前都有一 个膨大,称为脊神 经节,它由假单极 神经元胞体聚集 而成,前根与后根 在椎间孔处合并成 为脊神经。,脊髓全长发出对脊神经,与每对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人的脊髓共分个节段,即个颈节、个胸节、个腰节、个骶节和个尾节。,颈节,胸节,腰节,骶节,(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从脊髓的横切面观察,脊髓内部是由位于中央的灰质和周围的白质两部分构成。灰质中间有一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向上通往第四脑室。灰质:灰质纵贯 脊髓的全长,在横断 面上呈蝶形结构,主 要是由神经元胞体

7、 和树突聚集而成,其 左、右侧各有一个突 起,前端膨大称为前 角;后端窄细称为后 角。在胸腰段的前、后角之间还有向外 侧突起的侧角。,前角内主要聚集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纤维出前外侧沟组成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支配骨骼肌的运动。,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神经元,胞体小,轴突细,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收缩,刺激肌梭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梭外肌收缩。-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肌紧张。另一类是-运动神经元,胞体大,轴突粗,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外肌,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运动神经元也分两种:一种胞体小,轴突传导冲动慢,支配红肌纤维;另一种胞体大,轴突

8、传导冲动快,支配 白肌纤维。后角内聚集着与传导感觉有关的中间神经元胞体,主要接受由后根传入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冲动,其轴突组成脊髓白质内某些感觉传导束和联系脊髓节间的固有束。侧角内聚集着内脏运动神经元,其轴突加入前根,构成脊神经的内脏运动成分,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位于脊髓胸腰段侧角的细胞群为交感神经核,发出的纤维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位于脊髓骶段节前、后角之间的细胞群为副交感神经核,发出的纤维为副交 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脊神经模式图,白质:由包绕在灰质周围的纵行神经纤维束构成,纵贯脊髓全长。每侧白质借纵沟分为三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的部分称为前索;前、后外测沟之间的部分称为侧索;后正中

9、沟与后外测沟之间的部分称为后索。白质三索内上、下行纤维束组成了脊髓与脑之间的传导通路。上行纤维将各种感觉信息自脊髓传至大脑,下行纤维将脑发出的冲动向下传导至脊髓各段。这些纤维均有特定的起始、终止以及相应的功能。一般均按其起、止部位而命名。脊髓白质中各传导束的名称、起止点和主要机能。,(三)脊髓的功能 传导功能:来自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都要经过脊髓上行纤维束传到脑的各部。同样,脑对躯干和四肢肌肉的支配以及对部分内脏器官活动的管理也要通过脊髓才能得以实现。反射功能:脊髓本身具有执行反射的功能,其反射弧中枢就在脊髓内。脊髓各节段都与身体一定部位相关,机体通过节内和节间反射就能实现对内、外刺激产生条件反射,如膝跳、排便和排尿反射等,但在人体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成的。,脊髓的反射功能,本课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