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讲课.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418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腧穴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腧穴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腧穴讲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腧穴讲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腧穴讲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腧穴讲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讲课.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腧穴基本知识,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林涛,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 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一、腧穴的基本概念,返回目录,腧穴俗称“穴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二、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2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三、腧穴的主治规律,1.远治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

2、太冲穴。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2.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用。百会穴头痛 中脘穴胃痛 肾俞穴腰痛 阿是穴以痛为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特殊治疗作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四总穴歌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颈项求列缺,面口合谷收。,释义:足三里腹痛、腹泻、胃、肠疾病。委中 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列缺 项痛、落枕、颈项部疾病。合谷 牙痛、口病、面部疾病。,四、特定穴的意义,定义: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 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 穴、八脉交会穴和交

3、会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1.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简称“五输”。,井经气所出,如水的源头,故称“井”;荥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故称“荥”;输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故称“输”;经经气所行经的部位,如水在流畅河中流过,故称“经”;合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故称“合”。,2.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如“肾俞”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腑会中腕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五、腧穴的定位法,1解剖标志取穴法两眉之间印堂两乳之

4、间膻中,2骨度分寸定位法头部前发际后发际:12寸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 肘横纹腕横纹:12寸,胸腹部歧骨脐中:8寸脐中横骨上廉:5寸两乳头之间:8寸季肋(11肋端)髀枢(大转子):9寸,下肢部 横骨上廉内辅骨上廉:18寸 内辅骨下廉内踝尖:13寸 髀枢膝中:19寸 膝中外踝尖:16寸 外踝尖足底:3寸,骨度分寸示意图,3手指同身 寸取穴法,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穴的方法,4.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交叉列缺 垂手中指端风市,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云门(LU2),中府(LU1),尺泽(LU5),列缺(LU7),少商(LU1

5、1),一、手太阴肺经(11穴),返回目录,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本经名穴:列缺。,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 颈项痛,咽痛,咳嗽。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主治扁桃体炎,感冒发烧。,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迎香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面部美容。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 横纹外侧端处。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 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 吐泻,高血压,癫狂。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 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齿痛,

6、咽痛,热病,口眼歪斜。(孕妇不宜针),足阳明胃经示意图,地仓,三、足阳明胃经(45穴),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 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 隆起。主治:耳鸣,牙痛,面痛,三叉神经 痛、面神经麻痹,下颌疼痛,颞颌关节炎。天枢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 外一横指处。“合穴”。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梁丘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 上方。主治: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足太阴脾经示意图,四、足太阴脾经(21穴),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腹胀,带下,遗精,不寐。阴陵泉 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泄泻,

7、水肿,黄疽,小便 不利或失禁。,五、手少阴心经(9穴),手少阴心经示意图,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神门,极泉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 处。主治: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弹拨 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 腱的桡侧凹陷中。主治:心悸,心痛,不寐。,手太阳小肠经示意图,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 缘,张口呈凹陷处。主治:耳疾,面部美容。,足太阳膀胱经示意图,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肺俞,睛明目内眦旁0.1寸。主治:目疾,面部美容。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

8、塞。,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泄泻,痢疾。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次髎第二骶骨孔中。主治:腰痛,疝气,月经不调。,委中 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委中 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委中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足少阴肾经示意图,八、足少阴肾经(27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涌泉足底中,足趾跖

9、屈时呈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昏,大便难,小便不利,失音。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 数,便秘,消渴,耳聋,耳鸣,气喘,咳血等。,涌泉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昏,大小便不利。,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 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心痛,呕 吐,癫狂。,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心痛,呕吐,癫狂。,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 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落枕,胁痛,肘臂屈伸 不利,手颤。,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外关 腕背横纹

10、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落枕,肘臂屈伸不利。,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瞳子髎侧头胸胁下肢外侧中间 止穴:足窍阴本经名穴: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 府穴处。主治:头项强痛。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足厥阴肝经示意图,十二、足厥阴肝经(1

11、4穴),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 凹陷中。主治:头痛,目昏,胁痛。,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目昏,胁痛。,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长强沿脊柱上行巅顶止穴:龈交。本经名穴: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人中)。,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腰脊痛,阳痿,遗精,带下。,十三、督脉(28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热病,头项强痛。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 上,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目眩,阴挺,脱肛。人中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主治:昏迷,惊风,癫狂,癫痫。,起穴:会阴腹胸正中止穴:

12、承浆。本经名穴:关元、中脘、膻中。,关元脐下3寸。小肠“募穴”,强壮保健 要穴。主治: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痛,遗尿,癃闭,十四.任脉(24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中脘脐上4寸。胃的“募穴”,“腑会”。主治:胃痛,呕吐,泄泻。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心 包的“募穴”,“气会”。主治:气喘,胸痛,乳汁少。,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 四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 陷中。主治:头痛、目疾,面部美容。,经外奇穴 头颈部,返回目录,胸背部,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上肢部,四缝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 指关节横纹中,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 右共10穴。主治:高热,昏迷,癫痫,四缝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常见病穴位疗法,高血压:百会、合谷、曲池、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头痛、头晕、失眠:百会、太阳、风 池、头维、印堂、阿是穴、太冲、列缺。,感冒:风池、大椎、合谷、外关、肺俞。腹痛:中脘、足三里、天枢、内关、关元、气海、脾俞、胃俞。糖尿病:肺俞、胃俞、脾俞、肾俞、足三 里、三阴交、太溪、合谷、曲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