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772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私学出现,思维拓展: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什么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主要学派的代表

2、人物及思想主张,“兼爱”,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非攻”,“尚贤”“节俭”,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二、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1、以“有教无类”的进步教育

3、思想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并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早期儒学,1.孔子,政治思想,“礼”: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保守性,民本思想,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整理古籍:,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孟子,主要思想,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民本:提出“民贵君轻”,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3.荀子,主要思想,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伦理观:主张“性本恶”,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足食民信,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

5、,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儒家的形成,背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过程,1、孔子创立,思想:“仁”政治:“为政以德”教育:“有教无类”,2、孟子、荀子 总结改造,思想:“仁政”、“民贵君轻伦理:“性本善”,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舟水之喻”、法治伦理:“性恶论”,主要内容:,“仁”;,(民本),孟子,荀子,民本思想,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