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749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课堂教学观察中心听课组交流.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习 摘 要2010.3.24,课堂教学观察,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1、教师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2、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课堂教学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维度二:教师教学维度三:课程性质维度四:课堂文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崔允漷 博士,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一:学生学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

2、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3、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

4、?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5、?-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

6、/多媒体)?-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

7、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课堂教学观察表,八个视角:内容设计 教学表述 进度

8、安排 资源利用 激发动机 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 鼓励创新,课堂教学程序记录表,案例:高二垃圾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统计表,课堂观察的两大视角,关注知识传授 高认知水平,关注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提高教学 质 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周卫 研究员,1、情景问题常规化(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期望降低)2、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注重意义理解、概念获得等方面;3、时间过多或过少;4、课堂管理问题;5、给予学生的任务指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6、迁就学生低层次结果或过程(如本来要求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了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高认知水平要求下降的因素,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

9、,1、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2、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3、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4、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5、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改进。,6、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

10、性的开放式问题。,课堂评价的基本方法,1综合评析。综合评析就是评课者对一节课或一个视角从整体上作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一节课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教学思想等。2单项评析。从自己观察中,体会最深、感触最大、认识最明显的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或侧面来进行评课,或直接从一个角度评价。这种评课可以集中“火力”,避免泛化或重复。,山东泰安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王文涛,课题:“高参与度高认知水平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课堂教学观察表,课题:“教 师 的 教 学 技 能”,课堂教学观察表,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主

11、要评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运用与整合、挖掘与拓展,应体现教材的时代性与生活化特征。评价教师如何把自己对课程、教材内容的理解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课题:“教材的利用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题:“教材的利用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观察表,教学问题包括:导学提纲的问题、课堂提问的问题、课堂讨论的问题、习题设计的问题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提问的启发性、讨论的价值性、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及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即时性评价等方面。评价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指向明确,问题范围是否大小合理、深浅得当,能否对学生的探究和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课题:“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课题:“教 学

12、问 题 的 设 计 与 处 理”,课堂教学观察表,各种提问行为类 别,频次统计表,课题:“教师的提问方式 与学生的应答方式”,各种提问行为类 别,频次统计表,教师提问方式记录表,评价主要包括教法选择的合理性、使用的有效性及学法指导的科学性等。评价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贴切生动、富有悬念,是否为学生提供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环境;选择的方法是否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课题:“教法的选择使用与学法指导”,课题:“教法的选择使用与学法指导”参考观察量表,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13、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等。评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独特个性;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否步骤清晰,具有科学性,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学生活动或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富有创意,是否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课题:“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课题:“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参考观察量表,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规范与习惯、反思与评价、能力与发展及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等。关注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否为学生,落实目标的载体是否与目标匹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是否融合在一起,具有整体性;关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怎样的活动获得落实,三维目标的最后达成度如何。,课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课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观察方法:每2分钟扫视,记录,“学 生 学 习 投 入 状 态”,观察表,课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后续观察:教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及学生的应对,“课 堂 中 学 生 不 当 行 为”,观察表,课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