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3546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AS实训五大寄生虫.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Word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五大寄生虫,组员:唐诗琴、文孟琼、冯箫、赵金玲、谢非,血吸虫,主讲人唐诗琴,目录,血吸虫的简介血吸虫的危害血吸虫的防治,一、血吸虫的简介,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是一种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型动物。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血吸虫的生活史,二、血吸虫的危害,人一旦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就会感染血吸虫病。因为血吸虫分布的范围较广,所以

2、血吸虫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普遍,最重要的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表现在:掠夺人的营养物质,伤害人的肝脏。对家畜的危害表现在:腹泻,消瘦,生长缓慢,以至于死亡。,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血吸虫病的类型,腹水型巨脾型侏儒型结肠增殖型,腹水型,侏儒型,巨脾型,三、血吸虫的防治,避免接触疫水: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及时地检查,治疗: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丝虫,主讲人:文孟琼,目录,丝虫的简介丝虫的危害如何预防丝虫,一、丝虫的简介,丝虫(filarial worm),袋形动物门,线虫纲

3、,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1、种类,班氏丝虫,奥氏丝虫,常现丝虫,丝虫,链尾丝虫,马来丝虫,盘尾丝虫,帝汶丝虫,罗阿丝虫,2、分布,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和台湾等16个省、市、自治区有丝虫病流行。除山东、海南及台湾省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外,其余13个省、市则两种丝虫均

4、有。,二、丝虫的危害,淋巴丝虫病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引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如右图所示:幼虫和成虫的分泌物、代谢及虫体分解产物及雌虫子宫排出物等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性反应。,象皮肿(elephantiasis)如右图所示:是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象皮肿的初期为淋巴液肿。继之,组织纤维化,出现非压凹性水肿,皮肤弹性消失。最后发展为象皮肿,肢体体积增大。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象皮肿,三、如何预防丝虫,普查普治: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

5、,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防蚊灭蚊: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检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对原阳性病人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丝虫病丝虫病是由纹虫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血中有微丝蚴的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因此,预防本病重点在于灭蚊防蚊和治疗微丝蚴携带者。,钩虫,主讲人:冯箫,目录,钩虫的简介钩虫的危害钩虫的防治,一、钩虫的简介,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

6、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简称美洲钩虫。,钩虫生活史,二、钩虫的危害,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因此,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

7、更大。,钩蚴性皮炎贫血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病变及症状婴儿钩虫病,三、钩虫的防治,控制传染源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加强管理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讲人:赵金玲,目录,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简介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危害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防治,一、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简介,杜氏利曼原虫属于原声动物门鞭毛纲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8、。,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前后两时期,前期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期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二、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危害,我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能引起黑热病,又名黑热病原虫。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防治,1.预防查治病人控制病人、隔离治疗杀灭病犬捕杀和控制病犬对犬源型 消灭白蛉采用杀虫剂、闭门烟熏杀灭中华白蛉,2.治疗首选药物:五价锑化合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强的杀伤作用。疗效可达97.4%。非锑剂:包括戊脘脒,二脒替等。具有抗利什曼原虫活

9、力,但药物毒性大,疗程长,故仅用于抗锑病人。脾切除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脾高度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治疗。,疟原虫,主讲人:谢非,目录,疟原虫的简介疟原虫的危害疟原虫的防治,一、简介,疟原虫为按蚊传播的孢子虫,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这些疟原虫有蚊虫和人两个宿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俗称“打摆子”(症状忽冷忽热)。,种类,恶性疟原虫 PFalciparum,P.f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P.v三日疟原虫PMalariae,P.m卵形疟原虫POvale,P.o 我国主要是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习性,人疟原虫生活史

10、,都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生活史,在人体内发育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期)和配子体形成。在蚊体内发育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在蚊胃壁进行的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在我国华南、华中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有不少病例。迄今为止嗜人按蚊存在的区域记载的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二、危害,贫血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尤以恶性疟为甚。怀孕妇女和儿童最常见,流行区的高死亡率与严重贫血有关。,贫血,凶

11、险型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有脑型和超高热型,多表现为持续高烧、全身衰竭、意识障碍、呼吸窘迫、多发性惊厥、昏迷、肺水肿、异常出血、黄疸、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和恶性贫血等。凶险型疟疾来势凶猛,若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恶性疟病人(巨脾),脾肿大、硬化:脾切面颜色变深;大可达脐下;重量可达500至1000g慢性患者脾纤维化,包膜增厚而变硬。,三、防治,在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采取灭蚊和防治传染源并重的措施。在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采取以改变生态环境、防制传播媒介为主、结合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施。在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的基本消灭疟疾的地区,采取以疟疾监测为主的措施。,治疗,间

12、日疟用氯喹(杀灭红内期无性体);抗复发用伯氨喹,(杀灭红外期原虫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用氯喹,对抗氯喹株则宜用青蒿素类药物、奎宁、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总结,我们讲了5大寄生虫接触疫水就会感染的寄生在宿主静脉的血吸虫通过节肢动物传播的会导致橡皮肿的丝虫接触就能传播的一般寄生在肠道的钩虫寄生在细胞内的导致黑热病的杜氏利什曼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的导致疟疾的疟原虫。,建议,寄生虫远不止这些,但是有些通用的预防方法,对此我建议:要改善环境卫生,灭蚊、灭蝇、灭鼠、灭蟑螂,破坏它们的滋生环境。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脸、洗手、剪指甲、洗澡、晒被子。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百分之百携带寄生虫。明显有感染寄生虫的肉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宠物做好防疫工作,尽量不要饲养宠物。肉类、蔬菜都必须熟透食用,水果一定要洗净去皮降低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不使用来源不明的或来源有风险的衣服、被子等贴身物品。有疑似寄生虫病症状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携带部分寄生虫的女性不可生育,避免母婴垂直传播。特殊行业工作者做好保护措施。看管好儿童,儿童是易感人群。,谢谢观看,祝大家健康、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