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053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管》PPT课件.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信息管理教案,教学媒体,1.文字教材:教学所使用教材由中央电大指定,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潘永泉编的企业信息管理及企业信息管理学习指导书2001年版为主要教材。2.网上教学:在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进行作业指导和案例分析与讨论。3.电话答疑:可以随时提问。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主要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学及实践环节,2.小组讨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性、个别化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讨论的作用。.1.自学,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网上辅导等方式来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强调自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基本特点。3.面授辅导,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

2、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4.作业,本学期共安排4次作业,学生必须认真独立的完成,辅导老师批改并据以评定形成性成绩。5.社会调查,建议学生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对信息管理技术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调查(可在网上查询),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的课程论文。6.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作业,后者为期末考核。期末考试由省电大命题。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第一章 信息与企业管理,一、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性;二、信息与企业价值链;三、信息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四、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一、信息的概念

3、和基本特性 信息是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的反映。严格地说,数据和信息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表示,数据在加工后变为对人们制定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才成为信息。信息具有的特性包括:客观性、价值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级性、可分享性、可传输性和可再生性。数据和信息是相对而言的。一种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成某部门决策时采用的信息,但这种信息对上级部门或其他部门来说由可以是数据。,信息从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到利用的过程构成了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信息源,收 集,加 工,传 输,存 储,维 护,利 用,反 馈,信息处理系统结构图,检 测,信息收集:

4、根据企业对管理信息的需求,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经过识别后加以汇集和整理,以便进一步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识别有三种方法:决策者识别、系统分析员识别、两种方法结合进行识别。信息传输 将信息源(自然界、人类社会、数据库等)发出的信息变为可传输的信号,通过信道发送出去。信息加工将传输来的信息或数据加工成所需的信息。信息的加工过程按处理功能的高低可划分为三类:预加工、综合分析、统计推断。,信息存贮将信息存放在某种载体(书刊、声像存储媒体和计算机存储器)上,以备将来使用。信息维护将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信息利用将信息转化为价值,可分为三个阶段:提高工作效率阶段、信息及时转化为价值阶段、获取

5、决策信息阶段。,二、信息与企业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是指,任何一个企业均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构成,这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即物料在企业的流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价值链的含义,价值链模式强调业务中能最大程度使用竞争策略和使信息体系产生战略影响的具体行为。价值链模式能确定出具体的关键点。在这些点处公司能最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从战略信息系统中能精确知道什么地方能得到最大利益,采取什么具体做法才能形成新产品和服务,才能扩大市场渗透力密切联系顾客和供应商,降低生产费用。这种模式采取的基本做法,是将公司

6、看做一个系列或”链”,为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增添新价值。,三、信息与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由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企业内部存在着物流的流动,物料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流动关系。这样每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通过供需关系联系起来,成为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环节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部过程。这个管理过程中的收益来自

7、把供应商制造者和最终客户紧密的结合起来,消除或减少整个供应链中不必要的活动与成本。,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应用软件有:,(1)库存与订货管理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软件;(2)同时管理物流和资金流的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软件;(3)全面管理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软件。这些软件使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大为增强,信

8、息的获取与交流更加迅捷,直接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四、信息与企业战略,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战略产生的意义有:(1)企业间的协同。企业间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成为信息伙伴,甚至可以将他们的信息系统联结起来,共享信息资源。(2)使用信息系统还可以取得全行业的竞争优势。(3)网络经济(4)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业务流程重组旨在消除低效的业务与部门,减少无效劳动及提高对市场与客户的反映速度,使流程的每一步都能获得价值增值;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企业整体全局上的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任务的最优。,第二章 企业信息系统,本章介绍了系统的概念和系

9、统的结构;阐述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和结构。讨论了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与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一、系统的概念及其特性。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三、开发管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产生的作用。四、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与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一、系统的概念及其特性,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整体有三层含义第一,这些元素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共同的目标而结合的;第二,这种结合要遵循某些规则;第三,这种结合意味着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不可轻易

10、地分割为独立单元而在。系统的特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系统结构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检测器等几个部分,其构成如图所示:,控制器,对象,检测器,输入,输出,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数据处理功能;2计划功能;3控制功能;4预测和决策功能。,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产生的作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企业主要领导重视,特别是一把手 亲自参与和领导,也称一把手原则;2企

11、业具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3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4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队伍;5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条件,企业的基本生产活动图,能源和原材料,生产或服务过程,产品或服务结果,计划目标,管理过程,收入和效益,反馈,实线表示物流虚线表示信息流,企业物流与信息流流动图,企业主管,管理决策,生产活动,用户,产品,供应商,原料和资源,产品调整,生产,计划,资源调整,供应计划,市场调整,计划,调整,四、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产生的影响,1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有关新产品开发、新业务拓展、与新的客户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发现更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的新方法等都属于企业发展战略上需要的信

12、息。从战略上来说,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击败竞争对手的各种有用信息。2信息系统可以改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销售方式 信息系统对于改进企业的工作效率、生产方式、销售方式,促进企业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都是非常有效的。从信息系统中也可以得到服务状态的反馈信息,使服务更加有效。功能强大的销售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潜在的客户,从中获得宝贵的客户需求信息,从而洞察具有发展前途的市场新产品。3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内部运行和管理方式的改进,4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1)利用信息产品软件,简化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2)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建立高标准的质量体系(3)缩短运行周期(4)改进设计质量和精度

13、 5信息系统促进企业组织的变革 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企业人员的素质结构随着信息系统的介入发生变化。所谓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指企业重新组织并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流程的处理方式,从而在企业日常支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业务处理速度上获得收益。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进程带来的是企业传统职能部门机构上的削减,市场部、开发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员工的重新调整分配,业务处理进程将发生根本的变化。,ERP简介,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

14、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

15、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1.企业资源与ERP 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

16、上述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2.调整运用企业资源 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难於比较把握,并做出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的结果必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3.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作用的阶段发展过

17、程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环路。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EPR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最初在管理上的运用,也是十分简单的,主要是记录一些数据,方便查询和汇总,而现在发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础上的跨国家,跨企业的运行体系,初略可分做如下阶段:A.MIS系统阶段(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B.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

18、anning)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C.MRP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D.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19、)进入ERP阶段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JIT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E.电子商务时代的ERP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竟争的供应链管理的理想。ERP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

20、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管理信息系统将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主要表现为:,1对市场作处快速反应;2缩短生产周期;3降低产品成本;4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有关ERP 信息,郎新案例,康佳案例,ERP与MRP的主要区别:,1.在资源管理范围的差别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4.在事物处理方面的差别5.在跨国经营事物处理方面的差别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ERP的特点: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从MRP发展到ERP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企业

21、经营方式,问题提出,管理软件发展阶段,理论基础,(1)60年代,追求降低成本手工定货发货生产缺货频繁,如何确定定货时间定货数量,时校性MRP系统,库存管理理论主生产计划期量标准,(2)70年代,计划偏离实际人工完成车间作业计划,如何保证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和及时调整?,闭环式MRP系统,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管理计划实施、反馈与控制的循环,(3)80年代,追求竞争优势个子系统缺乏联系、矛盾重重,如何体现管理系统一体化,MRP系统,系统集成技术物流管理、决策管理,(4)90年代,追求创新要求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ERP系统,供应链混合型生产环境事前控制,发展阶段

22、图,第三章 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本章讨论信息资源的概念,论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最后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一、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组成要素二、信息资源管理的涵义;三、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的组织机 构以及人的因素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技术,客户、竞争对手、有关政府、有关社会团体,一般环境,特殊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资源,人,财,物,信息,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材料、设备和能源,包括数据在内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器,信息,信息资源:数据:信息系统的输入,是信息资源的初始状态。信息:信息系统的输出,体现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信息处理器:

23、将数据转换成信息,是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一、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资源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具有经济的价值的信息本身(包括数据 资源)。(2)作为企业神经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比如:计算机硬件、软 件以及网络系统)。(3)人的因素(比如:系统人员和用户)。,二、信息资源管理的涵义,在企业资源中人、财、物被称作物理资源,信息资源被称作概念资源。我们可以用类似的过程来管理信息这种概念资源。(1)获取资源:确保能够收集到必要的原始数据。(2)加工资源:将原始数据加工成为有用的信息。(3)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形式得到必要的

24、信息。(4)废弃资源:在适当的时候废弃过时的信息,并代之以及时、准确的信息。我们称这个获取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废弃过时信息的整个活动过程为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如前所述,信息资源包括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本身、作为企业神经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人的因素这三个要素。所谓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指通过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对企业内的所有信息,数据,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信息系统成长的六个阶段,三、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局化的、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管

25、理体系由4个方面构成:1组织结构和人的因素(1)信息主管(CIO)CIO是负责制订企业信息政策和标准、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常由副总裁级的管理人员担任。在一个企业中,首席执行官(CEO)对企业的运作具有最大的影响力,CEO通常是企业的总裁。CIO和CEO以及财务总监(CFO),业务总监(COO)一起负责管理整个企业的资源。,首席执行官(CEO),信息主管(CIO),信息化委员会,其他功能领域,组织结构和人的因素,数据资源管理,信息基础资源管理,信息战略,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参考结构,(2)信息化委员会,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阶段,通常是由系统工作人员组成的特殊部门负责进

26、行信息资源管理。这个部门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系统部门,信息系统部门的总负责人通常是企业的副总经理级的高层管理人员。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的工作,并由企业的最高层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信息化委员会(Information System Steering Committee)。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通常由CIO负责。,(3)人的因素,人的因素的核心内容:1/认识CIO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CIO不仅仅是一个头衔,它表示信息服务部门的管理者在企业中应该具有的地位。CIO的产生意味着和人、财、物一样,信息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第四种企业资源。2/发挥信息化委员会的功能:信

27、息是企业的神经系统,信息资源是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不仅是信息系统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的活动。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委员会的功能,使企业内各个功能领域的管理人员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信息资源管理活动。,3/重视人才培养: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确保信息系统人才的重要性,制定招聘和培训信息系统人才的整体规划。4/提高整个企业的信息利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终端用户计算(end user computing,EUC),支持用户对信息的深层次利用。另一方面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整个企业的信息利用水平。,2数据资源管理,由于数据资源被企业内不同的应用系统所共有,数据的一元化、数据的标准化以

28、及数据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数据资源管理就是要以规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数据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要素,它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的标准化,数据资源管理的最初的、也是最为繁杂的任务。其主要内容是数据项的命名和数据项的规范化。(2)数据的定义,在定义数据库时,存在着定义概念模型、定义外部模型和定义内部模型这三个层次的设计活动。概念模型是数据库设计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结果的体现,是对数据库的整体描述。外部模型是在某一应用程序,或者特定用户的角度对数据库做出的描述。内部模型是对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实装方式的具体描述。,(3)制定代码体系 在数据库定义中必须合理地确定数据项的属性。(4)

29、数据的安全保护 数据安全性保护基本目的是,防止对数据资源的破坏和篡改。安全保护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限制、利用操作系统功能的限制、以及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的限制的方法。在进行数据的安全保护时,首先要明确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以及保护要求。然后针对具体对象和具体要求采取保护措施。,3信息基础资源的管理和评价,信息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计算机系统可以用来产生、积累并向用户提供信息。通过对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在内的信息基础资源的管理,可以达到对信息进行管理的目的。(1)网络系统的管理,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内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功能,是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侧面。(2)信息系统和企业模型,从信息

30、资源的角度对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企业模型。从经营的观点看信息资源管理,不仅要考虑信息系统,而且应该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立全局模型。这种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的、面向整个企业的问题解决模型,叫做企业模型。,(3)信息系统的评价 在高度信息化社会中,随着信息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信息系统的质量、效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系统中不仅包含由硬件设备构成的物理系统,而且包括由软件和业务形式构成的概念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就是要对这种用肉眼看不到的概念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偏差的原因,制订纠正这些偏

31、差的措施。,4 信息战略管理,(1)信息战略 信息战略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基本出点。所谓信息战略,就是作为经营战略的一个环节将具经济价值的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和人的因素这三个信息资源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以充分利用的计划。也就是说,由以下三点构成的战略性的计划便是信息战略。1/确保为达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业务活动所需的信息资源 2/采用现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综合信息处理 3/提高企业人员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框架,数据库(业务),数据仓库(决策分析),知识库(信息、规则、案例),原始数据,事物处理系统(TPS):数据输入、业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MIS):报表分析汇总

32、,决策支持系统(DSS):联机在线分析(OLAP)、数据挖掘(DM),基于知识的系统:专家系统、知识资源利用,分析汇总,知识发现(KDD),(2)制定信息战略的体制,信息是企业资源的一个要素,同时它又具有将人、财、物这三种企业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企业神经系统的特性。因此,作为经营战略的附加部分制定信息战略的方法不够全面,应该把信息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的制定过程统一起来。在制定信息战略时,可以通过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的系统分析员,召集来自经营计划部门、主要业务部门、信息系统部门等范围广泛的成员组成项目小组,进行具体工作。该小组在CIO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下确保信息战略和经营战略的

33、一致性。,第四章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与战略规划,本章介绍了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点;重点讨论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讨论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最后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规范。一、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观点;二、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基本原则和研究步骤 三、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涵义和特点 四、原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一、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观点 1系统观点,企业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具备系统的基本特性,它可以分解为一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自有起独立的功能,有起其边界,输入与输出。但各子系统之间彼此联系、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总目标。这反映了系统的目的性。对子系统本

34、身进行观察,它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与输出。一个子系统还可分解为更低一层的子系统逐级分层便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必须用系统的总体观点来进行。在系统的总目标下,设置各个子系统。孤立的开发一个个小项目只能是事倍功半,从形式上看起来可能见效快,但总体上看效率低,进度慢。,2用户观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人员决策服务的。管理人员就是系统的用户,只有用户使用方便满意的系统才称得上是好的系统,而为一个用户所接受、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服务于用户的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从最初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最后的系统实施的全过程,都需要用户与系统

35、开发人员的真诚合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用户自己,用户不仅是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人,也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人。只有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真诚的合作,才是系统成功的关键。,3“一把手”原则,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周期长,耗资大,涉及面广的一项任务。它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职能科室的业务管理人员的协同配合。它的开发影响到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以及职责范围,甚至会涉及管理机构的变化。这种影响面大的开发工作,没有最高层领导,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参与和具体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需求与步调,开发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系统开发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层的参与与支持。也称为一把手原则。,4重视企业信息系统

36、的战略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严格区分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必须规定明确的任务,提供响应的文档资料,作为下一个阶段的依据,.这些原则都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如不严格按阶段进行开发,将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混乱,以致返工或某些工作推倒从来.系统分析未完成之前,就匆忙地选机型,确定硬件配置,或系统设计未完成之前,就开始编写程序,这都是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经常出现的情况,这样做,很可能造成浪费与返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步骤,开始,确定总体规划的基本问题,收集初始信息,评价企业现状,识别计划约束,设置目标,准备规划矩阵,

37、识别活动,列出工程项目活动,列出重复性活动,选择最优活动的组合,确定优先权,估计成本费用,人员要求,准备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写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结束,回到前面合适的地方,1,2,3,4,5,6,7,8,9,10,11,12,总经理批准,二、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基本原则和研究步骤,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有内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新鲜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信息系统和企业的经营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BSP法的基本原则是:1 企业信息系统必须支

38、持企业的战略目标。2 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3 企业信息系统应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4 企业信息系统应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5 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应当由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开始,准备工作,研究的开始阶段,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企业/系统关系,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评价企业问题和收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结构优先次序,指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研究成果报告,结束,BSP的研究步骤,三、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涵义和特点,“结构化”的含义是指用一组标准的准则和工具从事某项工作。结构化系统分

39、析与设计方法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系统由层次化的程序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每一个模块只归某上级模块调用,有模块联结的准则和构造模块的标准,并且用系统结构图来表达系统的结构,尽可能用最优的方式将系统内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而不是若干个程序的拼凑。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上而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因此,它的主要指导原则有以下八点,(1)请用户共同参与系统的开发。(2)在为用户编写有关文档时,要考虑到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阅读与使用资料的目的。(3)使用适当的

40、画图工具做通讯媒介,尽量减少与用户交流意见时发生问题的可能性。(4)在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工作之前,就建立一个系统的逻辑模型。(5)采用“自顶向下(Top-Bottom)”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把主要的功能逐级分解成具体的、比较单纯的功能。,(6)采用“自顶向下(Top-Bottom)”方法进行系统测试,先从具体功能一级开始测试,解决主要问题,然后逐级向下测试,直到最低一级具体功能测试完毕为止。(7)在系统验收之前,就让用户看到系统的某些主要输出,把一个大的负责的系统逐级分解成小的、易于管理的系统,使用户能够尽早的看到结果,及时地提出意见。(8)对系统的评价不仅是指开发和运行费用的评价,而且是对

41、整个系统生存过程中的费用和收益的评价。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特点是:用画图的方法表达,自顶向下地分解,强调逻辑功能而不是物理设计,没有重复性。,因为信息系统及信息系统开发都有生命周期,因此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也称之为生命周期法。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由下面五部分组成:,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详细设计(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与设计,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四、原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相比,原型方法摒弃了那种一步一步周密细致的调研、分析,然后逐渐整理出文字档案,最后才能让用户看到结果的繁琐作法,而是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

42、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模型(或原型),这个模型大致表达了系统分析人员当前对用户要求的了解和他希望系统实现后的形式。然后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一道,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再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周而复始,直到完全满意为止。,实验原型法模型结构图,用户要求,原型过程,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在进行模型评价时一般要评价以下几点:,(1)模型是否正确的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工作 过程。(2)模型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3)模型的应用环境以及输入输出形式是否合适。(4)进一步的要求和改进意见。,原型法有着以下特点:,(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原型法更多地体现了从特殊到一

43、般的认识规律,因而更容易为人们所普遍的掌握和接受。(2)原型法将模拟(或称仿真)的手段引入系统分析的初期阶段,首先根据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模拟出一个系统原型,然后就这个模型展开讨论,沟通了人们的思想,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最难解决的一环。(3)原型法为我们准确的认识问题创造了条件。(4)原型法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工具,使得系统开发的时间、费用、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效益都大大提高了,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5)原型法将传统方法中的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原型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表现在:,(1)对于一个大型的系统,如

44、果不经过系统分析进行整体性划分,想要直接模拟是很困难的。(2)对于大量运算、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原型法很难构造出模型来供人评价。(3)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混乱的问题,使用时有一定的困难。(4)对于一个批处理的系统,其大部分是内部处理过程,用原型法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案例,案例1,案例2,网址:,http:/地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和原形法)http:/软件工程化相关标准,关于MIS,MIS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管理者们提供信息支援,以便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日常业务,对日常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MIS大多基于汇总后的分析报表,这些报表对事务处理数据库中的详细数据进行筛选和分

45、析、想管理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MIS起着将事务处理数据库中的详细数据转换成管理者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作用。,返回,关于DSS,DSS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的高级管理者解决在经营决策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决策支援系统主要是基于数据仓库、联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DSS起着对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利用的作用。,返回,关于TPS,TPS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企业内各种基础业务活动。这个系统不需要综合或复杂的处理,但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包括数据收集、数据修改、数据操作、数据存储和文挡生成等功能。,返回,关于OLAP和DM,OLAPH 和

46、DM都是与数据仓库技术紧密相关的术语。其中OLAP是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DM则表示在数据中寻找用户未知的潜在关系的过程。DM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数据中的相互关联,并以直观的方式表现这些关联。,返回,关于KDD,知识发现KDD可以看作是用以概括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某种规律的所有活动的术语。一般而言,知识发现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1.定义数据。2.获取数据。3.整理数据。4.假设和模型 5.挖掘数据。6.测试和验证。7.解释和利用,返回,第五章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本章介绍了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过程;重点讨论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的方法。通

47、过本章的学习,可基本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与方法。对于本科层次的管理专业同学来说,本章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一、现行系统分析的方法;二、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概念;三、模块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四、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的选择;五、代码的概念、类型、设计原则;六、系统评价的内容。,信息开发 步骤,一、现行系统的分析,企业信息系统是根据“基于原系统,高与原系统”的规则对现行系统的映射。为了实现这种映射,就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即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目标分析,组织机构与功能分析,环境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等,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

48、模型作必要的准备。1现行系统的目标分析,就是要分析各类目标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关系;分析各项分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冲突关系;了解系统目标是否与环境适应。2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与功能分析,就是要了解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组织机构的职能是否明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分析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辅助管理的要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调整机构设置的参考意见。3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就是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打下基础;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改进业务流程的方案,提供给决策者,以确定合理的

49、、切合实际的业务流程。4现行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就是要了解一个企事业单位总体上的信息需求;了解每项应用的详细信息需求,即社会或行为和技术需求。5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的分析,就是要找出企业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储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加以改进。,二、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信息系统分析称为信息系统的逻辑设计;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构造一个可行的和优化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信息系统设计称为信息系统的物理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将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转换为可以具体实施的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着重用逻辑的过程或主要的业务来描述对 象系统;物理模型描述的是对象系统“如何做”、“如何 实现

50、”系统的物理过程。两种模型的基本区别在于:逻 辑模型描述系统要“做什么”,或者说具有哪些功能;而 物理模型描述系统“如何做“,或者说如何实现这些功能。,三、模块设计的原则,模块(module)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能完成某项动作的一组程序语句(或描述),它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环境、内部数据四种属性。输入来源和输出去向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同一调用者,即模块从调用者处获得输入,经模块处理图产生的输出返回给调用者;模块的逻辑功能即描述模块内部如何实现要求的功能;运行环境指模块的使用环境和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内部数据是指属于模块自己的数据。由于模块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模块的组合可以使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