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6091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税收筹划》PPT课件.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税收筹划,演讲人简介:,杨雪松先生担任亚太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总监、审计与税务咨询业务高级经理担任有成律师事务所发起人律师担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中级职称会计科目的主讲教师1999年10月 律师资格一次合格2000年9月 注册会计师一次全科合格2001年9月 特许证券审计资格一次合格2001年6月 注册税务师一次全科合格2001年5月 会计师一次全科合格2002年12月 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方向)2006年9月 财政部、证监会新企业会计准则师资认证积极参与中国企业改革重组及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的私募、股票上市和买壳上市等相关的项目,累计为云南八家上市

2、公司和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提供财务与法律咨询服务。已累计为昆钢集团、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电信等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培训新会计准则1000多人次,并辅导上述公司与新会计准则成功对接,对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深厚的研究功底。在财会、法律、审计、资产/企业价值评估、企业融资及兼并收购等方面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目录,企业税务筹划的途径和方法税收筹划的七种武器税收筹划的八种方法企业购货税收筹划企业营销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收筹划资产重组和租赁的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的途径和方法,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一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事前合理地安排其经营、财务、投资活动

3、,将其纳税义务筹划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形式发生,从而实现其税后收益最大化的行为。税收筹划是一门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安排其自身经营活动从而减轻税负、增加税后收益的艺术。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链涉税综合管理 购买 生产 完工入库 税收 税收 税收 税收,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批发商,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纳税筹划的超前意识?,进口 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生产(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货物 采掘(应税资源)资源税 企业 批发 增值税 城建税 所得税 零售 教育费 个人劳务 加工修理修配 其他劳务行为 转让无形资产 营业税 销售不动产 土地增值税 书立、领受、使用应

4、税凭证 印花税 取得应税车辆 车辆购置税 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建设 耕地占用税 产权受让 契税财产 房产 房产税 土地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 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案例:超前意识,案例:甲公司和乙公司成立一个公司丙,注册资金1500万,甲出资800万,以房屋出资,乙出资700万,以货币出资。其中装修费500万,首先这500万打入固定资产的原值;每年交纳的房产税:500万701.2,摊销年限最低20年。问题:如何降低房产税?,案例:超前意识,方案:在注册时,甲、乙两个公司都以货币资金出资成立一个酒店,房屋是租赁的,并装修,对一个租赁资产进行装修一定走“长期待摊费用”;

5、走“长期待摊费用”肯定没有房产税,摊销期限5年。甲公司再以房屋对其进行增资,也就公司再以800万的房屋进行增资。得到的好处,老板、财务和咨询公司的目标都是很明确的,500万要和800万分割。如果500万一点点的进费用有风险。,税收筹划与企业关系,企业目标:盈利 税后利润最大化 非税成本 财务管理 企业 成本 税收成本 税收筹划,纳税筹划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纳税最小化,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最终的目的应定位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不应该是少缴税款。如果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仅定位在少缴税款上,那么该纳税人最好不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因为这样其应负担的税款数额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6、既然是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也理所当然是纳税筹划目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税收筹划的七种武器,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性质投资会计处理分立高难财技以乱治乱,税收筹划的八种基本技术,免税减税税率差异分割扣除抵免延期退税,税收筹划的分类,企业购货税务筹划企业营销税务筹划所得分配税收筹划企业筹资税务筹划企业投资税务筹划企业重组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务筹划,税收筹划的七种武器,收入、利润 成本费用 收入利润 成本费用,高税区,低税区,盈利企业,亏损企业,七种武器之关联交易,基本案情 某电器公司是台湾A 公司投资兴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装饰灯等产品。1996年3月正式开业。材料从香港B 公司购

7、入,生产的产品全部返销给香港B 公司.公司欠香港B 公司款额较高。2003年4月,香港B 公司以其在该企业中的债权503892美元,转作对该企业的投资(享有股权33.5%),案例,图示 电器公司 购材料 销产品 香港B 公司正常交易价格外购材料100,生产销售180,毛利80关联交易B公司从市场上100购材料,电器公司从B公司购材料150,返销价130,毛利-20问题这种做法是否违法?,基本案情某纺织有限公司是由台湾A公司在华举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晴纶线、马海毛线,原材料全部由台湾A公司提供产品全部外销给香港B公司(台湾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3年纺织公司账面销售收入105万元,

8、销售成本175万元,净亏损118万元。晴纶线销售成本7.74元人民币/公斤 向香港B公司销售价格5.4元人民币/公斤 香港B公司再销售给新加坡、日本的价格为1.8美元/公斤(汇率1:8),避税案例购销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图示 台湾台湾A公司 原材料 纺织公司 销售 5.4元 香港B公司 1.8美元 新加坡(日本)客户,避税手法分析纺织公司采用人为压低产品售价的办法转移利润避税效果 每公斤转移利润1.85.75-5.4=9(元)共销售212,518.40公斤,转移利润1,912,665.60元少纳税款1,051,988.08(33%-15%)=344,279.81(万元),避税手法分析 购销业务中

9、的转让定价方法:高进低出1、利用商品交易的转让定价:低出2、利用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转让定价:高进3、利用机器设备的转让定价。方式:抬高定价、以次充好、以旧冒新 避税筹划建议1.可以考虑在高税区企业向低税区关联企业转移利润,必要时可以在低税区设立关联公司.2.在定价时,应充分考虑价格的高低,避免成为被税区机关进行纳税调整的对象,转移定价,转移定价销售是关联企业之间进行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等交易时按内部协议价格进行交易、可起到转移利润、减少纳税目的。价格的制定属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主要发生在关联企业目的:把利润向税负较轻的企业转移,转移定价的方法,商品贸易:人为压低或抬升价格包销:价格的制定完全受人控

10、制,更为方便委托代销,仅是通过调节代理费来转移利润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机械设备的采购:抬高价格,以此冲好,以旧冒新。在合资企业比较常见。提供劳务:劳务的定价具有随意性,可操作空间较大,转移定价的方法,无形资产:利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在定价时,价值评定较为困难,没有同一标准,通过特许使用费转移利润。外资企业常见。租赁业务:自定租金:例如高税负公司从低税负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设备(高税负须向低税负支付资金占用费),然后低价租给低税负公司,后者在以高价转租给另一高税负公司,以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先租后买:A购买设备投入生产后即可计提折旧,然后再租给B企业,这样A、B两个企业就

11、可以享受计提折旧和支付租赁费抵扣所得税的好处。,转移定价的方法,贷款:利用利息、无偿借款或者预付款调节利润。总部管理费:内资(收入的2)和外商投资企业均可以向总部支付管理费,并在税前列支。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总部管理费税法没有明确计提标准,这给企业提供了筹划的空间。,转移定价总结,在转移税负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设立邮箱公司,该公司设在低税负地区,只要转移成本低于转移定价所带来的利润,就可以通过信箱公司中转。转移定价不能太过于明显,否则将面临税局的调整,得不偿失。,邮箱公司的概念及特点,所谓邮箱公司就是指不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获得税收优惠或方便资金划转而设立的具有明确经营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公司.

12、销售公司采购公司劳务外包公司表外融资,邮箱公司操作的基本途径,收入转移法 成本费用分摊法盈亏转移法,案例:设立销售公司,某卷烟厂处于生产环节,须交纳增值税和消费税,为了降低税负,设立了一独立法人销售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把卷烟销售给该公司由于销售公司位于销售环节,故只交纳增值税,不交纳消费税,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消费税税负但注意:增值税税负不变。,案例:通过销售公司销售,通过销售公司销售可以:减少征收消费税,增加企业名义销售额,增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的税前扣除转移利润,案例:通过销售公司销售,例:某集团机械制造厂2002年实现的机械制造销售收入为220000万元,发生广告费5300万元,业务宣传费20

13、50万元。则该机械制造厂广告费实际可扣除额为销售收入的2,等于4400万元,超支900万元;业务宣传费实际可以扣除限额为销售收入的5,等于1100万元,超支950万元。该集团形象广告、业务宣传费超支合计1850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仅此两项就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610.5万元。,案例:通过销售公司销售,销售公司设立后,与机械制造厂结合起来做广告和相关的业务宣传。其可扣除有关费用如下:广告费实际可以扣除限额为4251万元(2125302),业务宣传费实际可以扣除限额为1063万元(2125305)。通过合理的分摊,有关费用不超过扣除限额,可以扣除,免缴所得税610.5万元。但因为机械制造厂和销售公

14、司之间构成销售关系,除不考虑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外,还涉及印花税,因为多了一道销售关系,需要多缴纳印花税128万元(2125300.00032)。,结论:通过销售公司销售,利益集团通过设立销售公司扩大了费用列支范围减少了应纳企业所得税获得了筹划收益400多万元,案例:生产工序的分割,甲企业主要生产制造产品,产品有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完成后,单位生产成本为200元,第二道工序完成后,单位生产成本为450元,第三道工序结束后,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为500元。产品平均售价每件800元,2000年销售产品25万件。甲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其他有关数据如下:产品销售收入200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12

15、50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00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合计2300万元;利润总额5000万元;应纳所得税额1650万元。该企业分析,发现第三道工序增加的成本很少,仅为50元,而产品是在这道工序完成后对外销售的。,案例:生产工序的分割,如果在低税率地区,投资设立一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乙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甲企业将产品的第二道工序作为产成品,并按单位成本450元加价20后,以540元的售价销售给乙企业,由乙企业负责完成产品的第三道工序。假设甲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附加中的10转移给乙企业,乙企业除增加甲企业转移过来的费用及税金外,由于新建立公司另

16、增加管理成本100万元。则:,甲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5540135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25450112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0090180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合计2300902070(万元);利润总额0;应纳所得税额为0。,乙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5万件乘以800元,等于20000万元;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等于540元加上50元,等于590元,产品销售成本等于25万件乘以590元,等于147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合计 230010100330(万元);利润总额为4900万元;应交所得税为735万元。,案例:生产工序的

17、分割,由于乙企业是甲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如果乙企业保留盈余不分配,甲企业也就无需按税率之差补缴所得税。甲企业通过在低税率地区设立子公司,节省所得税额为915万元1650735。,点评:多环节生产企业的税收筹划,以纳税地点和税率的选择为契入点,利用地区优惠税率合理筹划。通过组织形式的改变和转让定价,将利润转移到地税地区企业(成本费用多由高税区的母公司负担),从而成功的降低了税负。在实际业务处理时,必须按照独立企业的要求核算和开展业务,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合法节税。,案例:转移定价,例:假定集团下属A、B两家企业,B企业为A企业提供原材料,A企业落在上海浦东开发区,企业所得税税率15%

18、,免征地方所得税,B企业座落在普通地区,企业所得税税率30%,地方所得税3%。B企业如果将1000元的价格下降10%按900元出售给A企业,B企业减少纳税=10033%=33元,A企业增加纳税=10015%=15元,企业集团减少纳税=33-15=18元,减少纳税达调整价格额18%。提供劳务、贷款、设备等情况同理。在集团下属企业不存在税收差异的情况下,转让定价对纳税不产生影响。,案例:转让定价,在上述例子中,如果A为甲投资企业,B为甲乙共同投资企业,各占股份50%,转让定价虽然使集团减少纳税18元,但A企业增加税后利润=100(1-15%)=85元,B企业减少税后利润=100(1-33%)=67

19、元同没有转让定价比较,甲投资者增加收益=85-6750%=51.5元,乙投资者减少收益=6750%=33.5元。因此,转让定价增加甲投资者权益,减少乙投资者权益。如果A、B企业均由甲投资或乙投资,或甲乙投资股份相同,转让定价对股东之间权益没有影响。,案情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香港A公司在深圳创办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该公司1994年2月开业后从香港A公司租入大量固定资产,其中:厂房、宿舍价值约4000万元,机器设备价值约3000万元,办公、电子设备及运输工具价值约530万元。年租金率为26%.1994年度该公司支付给香港A公司的租金为:=(4000+3000+530)26%10/12=1631.5

20、(万元)市场租金率:房屋:4.725%,机器设备:9.225%,其他设备:18.225%,案例:租赁业务中的转移定价,避税手法分析在租赁业务中,通过高租金的方式由高税企业向低税企业转移利润避税效果分析 正常租金合计:4,686,187.50元,实付租金1635.1万元 1994年度企业通过高租金的方式转移利润合计为11,628,812.5元,避税筹划建议租赁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对于新办的子公司所需要的房屋设备等,可以采用租用原企业的资产的方式获得如新办企业开始亏损,则低租关联企业如在高税区,则高租金率,如在低税区,则低租租金率不能过于高或者低,要考虑适当。,案情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D公司)是香港B

21、公司投资兴办的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所需材料由台湾C 公司提供,由于公司资金流通困难,长期拖欠C 公司货款,从而,公司每年需支付一定利息给C 公司,利息率12%。D公司 购材料 台湾C 公司 付息香港B公司 台湾 A公司该体育用品公司,实际投资者为台湾A公司。与D公司发生业务往来的台湾C公司是台湾A的子公司。,案例:贷款业务中的转移定价,避税手法分析 抬高融资利率避税避税筹划建议 作为高税区企业,可以采用低利率方式给与低税区关联企业(或者是亏损子公司)以借款或者允许其拖欠货款(收取低利息),反之则相反。以获得整个企业集团的利润最大化。利率的确定要适当。,案情广州最大外资避税案 中行广东省分行 贷款

22、 20亿 付息 广州某外企 无息放贷纸品 口腔保健品 北京洗涤 天津 公司 公司 公司 公司注:子公司多亏损,案例:广州最大外资避税案,避税手法分析无息贷款给亏损的关联企业避税效果分析广州某公司利用税前列支巨额贷款利息,减少了本企业利润,少纳了企业所得税。提供巨额无息贷款借贷给关联企业,回避了正常借贷产生的利息收入营业税、所得税的税负。满足了关联企业的资金需求,由此产生的利润可以先行弥补亏损而后纳税。,反避税的依据 征管法第54条: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融通资金所支付的利息或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被纳税调

23、整的原因分析1.该企业借贷资金巨大,引起税务人员注意2.直接与关联企业发生业务联系,导致被发现并查处避税筹划思路 1.提供低息贷款(基准利率)2.以支付预付款的方式满足关联企业资金需求,避税筹划提示,避免成为关联企业关联企业的含义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所谓关联企业,是指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2.直接或者间接的同为第三者拥有或者控制;3.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七种武器之投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产权,每一个资产都对应着一个产权,资产的转让必然导致产权的转让。可是我国税法却回避了这一会计等式,只对资产负债表

24、左边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几个有限的资产项目转让作了流转税的征税规定,而忽略了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减去债务后最终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税收政策对于资产转让和产权之所有权(股权)转让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国家为了招商引资、鼓励生产、鼓励扩大再生产而作出的鼓励性政策,投资及其股权转让可以免交营业税,并且土地、房产投资时还可以免土地增值税。因而所有权形式的资产流转是不用交流转税的,于是可以变资产转让为所有权的转让,来达到资产流转的目的。,案例:房地产业的项目公司,【案情】某房地产项目公司持有某地块的所有权,现无力开发,准备转让给一上市房地产公司【方案】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股权【问题】:何种方案税负最

25、优?,案例:先建后售子公司,某房产开发公司,在一海边城市开发一幢五星级酒楼,出售给一外国投资者。开发成本20亿元,售价28亿元。按规定,此项业务应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约1.77亿元(计算过程略)。如果改变做法,先投资成立一子公司“某某大酒店”,酒店固定资产建成后,再将大酒店股权全部转让给外国投资者,则可免除上述税款。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案例:先建后售子公司,第一步:联合其他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一控股子公司“某某大酒店”。某某大酒店拥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第二步:某某大酒店进行固定资产建设,相关建设资金由房产开发公司提供,并作应付款项处理。第三步,固定资产建成后

26、,房产公司将拥有大酒店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外国投资者。房产公司收回股权转让价款及大酒店所有债权。在上述业务中,股权转让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案例:挑战国税函2004390号,甲公司拥有其子公司80的股份,其他两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乙公司持股比例16,丙公司持股比例。经过审计,该子公司的净资产为85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5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万元。某投资公司欲按照审计后的账面价值收购甲公司和乙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支付收购价款为816万元,收购后投资公司对该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96,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400万元。,问题?,股权转

27、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财务人员计算该项行为对所得税的影响(甲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33):按照子公司审计后的账面价值计算,甲公司转让股权的收入为680万元(85080),减除股权投资成本400万元,股权转让收益为280万元,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280万元,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正数的情况下,该项行为应当缴纳所得税92.4万元。,解决方案,按照审计后的账面价值先购买另外一家股东(乙公司)16的股权,按照审计后的账面价值须支付136万元,至此投资成本为536万元(400136),甲公司持股比例变为96。甲公司将持有该子

28、公司96的股份转让给投资公司,转让价格816万元,转让后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96。甲公司转让收入816万元,持股成本536万元(400136),股权转让收益280万元,与未收购16股权时的收益金额是一致的。,解决依据,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的所得。为避免对税后利润重复征税,影响企业改组活动,在计算投资方的股权转让所得时,允许从转让收入中减除上述股息性质的所得。,解决结果,该子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为350万元(其中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万元),甲公司收购16的股权后,应分享

29、的金额为336万元(35096)。甲公司股权转让收益 股权转让价股权成本价(816336)536 56万元 即为股权转让损失。,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金以后,可用于股息分红、送股、配股。上市公司税后可用于股息发放的利润是用于股息发放还是送股配股应考虑税收因素。先进行收益分配还是先进行股权转让,在所得税缴纳上不同。由于收益分配不再征税,而股权转让差价要征利得税,因此,因此,先分配再转让一般可减少纳税。,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南京机械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4000万元,美国投资者A占注册资本的80,投资双方注册资金已经全部到位。经过几年经营,企业形成

30、的资本公积金有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9000万元。因此,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亿元。由于企业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美国另一投资者B也想参股投资该企业,A、B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A将其拥有的占公司全部股权的30转让给B,转让价格按所有者权益乘以股权比例计算。股权转让合同已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外国投资者在股权转让之前先进行股利分配,合法地使转让价格降低,就可以节税。同时,对于受让方来说,也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取得相同的股权。该公司可以采取两种方案,一种是股利分配前转让股权的方案;另一种是股利分配后转让股权的方案。,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在第一种方案下,股权

31、转让价格为所有者权益14亿元乘以转让股权比例30,等于4200万元;转让收益为4200万元减去30股权的成本,结果为3000万元(4200-400030%)。A取得3000万元转让收益,其应缴10的预提所得税300万元,实际转让收益为2700万元。因为股利未分配,A从剩下的50股权中还能分得4500万元,因此A实际收益包括两部分,即从合资企业得到的股息收入与转让净收入,数额为7200万元。,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在第二种方案下,即合资企业先分配股利,A、B再进行股权转让。合资企业先通过董事会决议,对未分配利润进行全额分配。因为A占有80的股权,其从9000万元利润中可分得股利7200万元。

32、按现行税法规定,该股利A不用缴纳所得税。如果考虑到企业正常运作的需要,不因支付股利带来经营上的困难,可以先将该股利挂资产负债表“应付股利”项目,待以后再进行分期支付。分配股利后,合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变为5000万元。此时A转让30股权给B,转让价格按5000万元计算,数额为1500万元。转让收益为1500万元减去30股权的成本1200万元,数额为300万元,应缴预提所得税30万元。因此股权转让后A实际收益为7470万元。,案例:收益分配和股权转让,对以上两方案比较,采取第二方案,A实际收益增加270万元,B应支付的转让价格节省2700万元。显而易见,方案二对双方均有利,因此A接受了方案二。作为受

33、让方B,由于其看中的是企业未来收益,而不是目前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所以也在这个方案中受益,至少他支付的转让价格具有货币时间价值。,点评,国税函2004390号中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标准给纳税人的资本运作出了一道难题。转让价款中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部分不确认为股息性质所得,而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大大提高了转让方的税负。国税函2004390号出台后,针对该规定,一般的筹划思路是主张“先分配,后转让”,从而降低转让所得。但是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累计盈余公积一般不用于股利分配,即使通过以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迂回方式分配,还是有限制性规定:剩余盈余公积不低于实收资本的25%。因此

34、在特定的股权转让活动中,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来满足国税函2004390号文件对股权比例的规定来节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七种武器之改变交易性质,由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存在的制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纳税人进行筹划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思路,即通过适当转变自身涉税事项的税收属性,改变涉税事项的应税税种或税目,进而适用对自身最为有利的税收政策,达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如何进行这种税务筹划的操作,纳税人应根据自身具体的涉税情况予以考虑。,案例,年,山西某煤厂二期产煤系统建设项目的法人由原公司转换为公司。基建项目法人变更后,公司与公司经协商,将二期产煤系统建设项目转让给了公司。由于二期产煤系统已经进行了前期的建

35、设,作为转让补偿,公司收取公司前期工作的转让收入万元,年中旬此项交易完成,款项业已收到。由于公司原有输煤系统的建设规模已考虑了自身将来扩建二期产煤系统的需要,为有利双方生产系统的管理,在转让二期产煤系统的同时,公司向公司进行了输煤系统的转让。转让的输煤系统资产包括为二期产煤系统准备的输煤综合楼、碎煤机室、翻车机室、输煤栈桥、转运站、犁煤机、斗轮堆取料机、翻车机、叶轮给煤机、输煤皮带机以及占用的土地使用权等。此项转让的交易金额为万元。由于输煤系统的转让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现有产煤系统的生产能力,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公司给予公司万元的输煤系统转让补偿款,作为公司重新建造满足现有产煤系统生产需要的输

36、煤系统资金,问题,由于公司获取的万补偿收入并入了土地转让收益,造成土地增值额急剧加大,从而在超率累进税率的作用下,税负变动很大。从筹划的角度考虑,如果能改变这笔万补偿款的性质,使其不再与转让土地使用权相关,那么将可以降低整体增值率,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达到合理减轻税负的目的。,第一种思路:附属设施使用合同,由于对方新建煤厂离公司的煤厂较近,而公司煤厂长期以来已经在当地厂区周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职工生活附属设施。对方在投产经营之后,完全可以通过签订这笔煤厂附属设施使用合同来避免重复建设新的生活设施,而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这些设施。因此,对方也就应当具有签订这种合同的意愿。在合同具体条

37、款上,煤厂可以与对方约定设施的使用年限,并约定违约责任,如果煤厂本身原有的计划安排中已经想通过这种租赁自身生活设施给对方而赚取一定的营业外收入,那么在合同金额的确定上,可以以双方协商后的租赁费用加上原有的万的转让费用作为此项附属设施使用的总金额。这样,公司只需就这笔合同收入按服务业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第二种思路:管理咨询合同,由于对方刚开始投产经营煤厂,在生产运作、企业管理制度制订、生产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向具有成熟的煤厂生产管理运作经验的公司咨询,由此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煤厂管理咨询合同的签订来达到实现这笔万收入性质转变的目的。同样,如果煤厂确实已经或打算向对方提供这种咨询服务,那么也可

38、以将协议后的费用与万加总后确定一个最终的合同金额。这样,亦可以达到相同的筹划目的。,七种武器之会计处理,无论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都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

39、的选择空间。,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某公司由于不同季节对生产费用的要求标准不同,每个季度发生的各项费用也不同,企业不同季节生产费用表(单位:元).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劳务费 16000 17000 20000 20500管理费 5000 4000 7500 3500其他费用 6000 4500 6500 4000合计 27000 25500 34000 28000,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该企业一年内销售收入分别为:一季度45000元,二季度32000元,三季度46000元,四季度53500元。该生产加工企业适用税率为:每季利润收入在7500元(含7500元)以下,税率为1

40、8%;每季利润收入在7500-25000元(含25000元),税率为24%;每季利润收入在25000元以上,税率为33%。【问题】该企业应选择实际费用摊销法、平均分摊法还是不规则摊销法?,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采用实际费用摊销法一季度利润收入=45000-27000=18000(元)应纳税额=(18000-7500)*24%+7500*17%=3870(元)税负=3870/18000=21.5%二季度利润收入=32000-25500=6500(元)应纳税额=6500*18%=1170(元)税负=1170/6500=18%三季度利润收入=46000-34000=12000(元)应纳税额=(

41、12000-7500)*24%+7500*18%=2430(元)税负=2430/12000=20.25%,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四季度利润收入=53500-28000=25500(元)应纳税额=(25500-25000)*33%+(25000-7500)*24%+7500*18%=5715(元)税负=5715/25500=22.41%该年内该企业的利润总收入=18000+6500+12000+25500=62000(元)纳税总额=3870+2430+5715=13186(元)税负总额13185/62000=21.27%,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采用平均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一般是将一定时期

42、内费用发生额与利润分摊,使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所含费用和利润均等。按照这样,该加工厂的每次销售收入所实现的利润及所纳税额就会发生变化。平均单位销售收入所含费用额=(27000+25500+34000+28000)/(45000+32000+46000+53500)=0.649(元)一季度利润=45000-(45000*0.649)=15807元应纳税额=(15807-7500)*24%+7500*18%=3344元税负=3344/15807=21.15%,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二季度利润=32000-(32000*0.649)=11232元应纳税额=(11232-7500)*24%+7500

43、*18%=2246元税负=2246/11232=20%三季度利润=46000-(46000*0.649)=16146元应纳税额=(16146-7500)*24%+7500*18%=3425元税负=3425/16146=21.2%,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四季度利润=53500-(53500*0.649)=18779元应纳税额=(18779-7500)*24%+7500*18%=4057元税负=4057/18779=21.6%全年利润收入=15807+11232+16146+18779=61964(元)全年共纳税额=3344+2246+3425+4057=13072(元)全年总税负=1307

44、2/61964=21.096%,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采用不规则摊销法这是指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因而它没有什么规律可寻,但更加灵活。当企业所得过高时,为降低所适用的税率,往往使成本中所含费用高一些,以冲减利润;当企业利润低的时候则少摊,以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不过,这种情况较少见,因为企业所得税是按年征收的。,企业如何选择费用分摊的方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最佳选择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成本,只要企业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进而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地平均,这样就不会出

45、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从而达到减少税收成本的目的。,案例:合理安排大修理,大修理费可作费用列支,但一次性支出超过原值20%,应作递延资产分期摊销。例:某工业企业2001年10月对一台生产设备进行大修理(11月完工),该设备的原值为601.64万元,发生修理费用124.83万元,其中:购买大修理用配件、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为102.98万元,增值税额为17.51万元,由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修理,支付工资3.82万元。另外,辅助材料(无专用发票)和运费(货运定额发票)支出0.52万元。由于该设备的修理支出超过了原值的20,应按照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来对待,同时该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

46、所发生的修理费应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案例:合理安排大修理,由于该设备上有一配件,并不是此次非换不可,而且下次更换从操作上看比较方便,其价值为4.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78万元,价款合计5.38万元。假设将该配件放在下一个纳税期间更换。该设备的修理支出降至119.45万元(此处不考虑不更换该配件所减少的极少的工资和辅助材料支出),此时,修理支出占该设备原值的比例为:119.45601.6419.85,不满足固定资产改良的条件。那么,该支出就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案例:合理安排大修理,现在来看企业可以获得的直接好处:(1)增值税进项税额16.73万元可在当期抵扣,从而少缴增值税

47、16.73万元,这使得当期税后利润增加11.21万元=11.21(1-33%)。(2)少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67万元,从而使得税后利润增加1.12万元=1.67(1-33%)。(3)该大修理费在当期直接扣除,企业所得税33.21万元=(124.83-119.45/5)33%,将滞后缴纳,与上述两个方面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一道,构成了企业的一笔无息贷款。,案例:存货的计算,企业在销售产品的成本核算时,可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三种方法没有差异,但在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存货进价的不同计算方式对企业成本和利润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宜

48、选择后进先出法,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宜选择先进先出法。假定某企业期初存货及本期进货情况如下:,假定某企业期初存货及本期进货情况如下:,项目 数量(件)单位成本 总成本期初存货 1,000 3003,000 3,000 330 9,900期初存货合计 4,000 12,900 本期进货:第一次进货 10,000 330 33,000 第二次进货 5,000 360 18,000进货合计 15,000 51,000 可供销售商品 19,000 63,900,案例:存货的计算,现假定本期销货12,000件,每件单价10元,销售及其他费用总额22,000元,所得税税率33。采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可

49、比先进先出法分别节省所得税594元和355元,节省所得税比率分别达307和183。见下表所示:,存货计算方式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销售净额 120,000 120,000 120,000销售成本 1,000 3.00 3,000 5,000 3.60 18,000 12,000 3.363 40,357 3,000 3.30 9,900 7,000 3.30 23,100 8,000 3.30 26,400 销售成 本总额 12,000 39,300 12,000 41,100 12,000 40,

50、357销售费 用总额 22,000 22,000 22,000销售利润 58,700 56,900 57,643所得税 19,371 18,777 19,022 注:加权平均法的单位成本63,900元19,000元3.363元,税法七种武器之分立,一个企业同时经营增值税货物销售和营业劳务为兼营,征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看企业主业;一项业务同时涉及增值税货物销售和营业税劳务为混合销售,征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看企业性质。兼营销售与混合销售涉及到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税负重于营业税,但也可能营业税税负重于增值税,案例:某牛奶公司的分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再进行加工制作成奶制品,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