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7157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讲:教育与收入分配Educ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2,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道德层面:平等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功利层面:收入分配的平等与否将影响经济增长和人们的福利,3,引言,4,收入分配理论概述,一、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distribution of functional income)讨论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之间的分配。也称要素收入分配理论,5,收入分配理论概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劳动价值论(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马克思)在不考虑土地投入的情况下,劳动创造的财富分为两个部分:工人得到工资,由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最

2、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部分,即利润,6,收入分配理论概述,2.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边际生产率理论(克拉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各自的边际生产率决定,而它们得到的收入份额由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边际生产率共同决定欧拉定理: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正好等于社会所生产的总产品。该定理又叫做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还被称为产品分配净尽定理。Q=LMPL+K MPK+A MPA,7,收入分配理论概述,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即:P*MPt

3、=W(1)P*MPk=r(2)由式9.9和9.10可得:MPt=W/P(3)MPk=r/P(4)P为产品的价格,W/P和r/P分别表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实际报酬。因此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单位劳动、单位资本的实际报酬分别等于劳动、资本的边际产量。假定整个社会的劳动总量和资本总量为L和K,而社会总产品为Q,那么就有:Q=LMPL+K MPK(5),8,收入分配理论概述,二、个人收入分配理论(distribution of personal income)讨论国民收入在不同的微观经济单位(个人、家庭等)之间的分配,9,收入分配理论概述,1.核心问题:如何解释收入的对数正态分布(或收入分布的正偏态)?,正

4、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10,收入分配理论概述,2.几种解释能力理论(the ability theory)随机理论(the stochastic theory)人力资本理论(the human capital theory),11,收入分配理论概述,3.功能性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生产,租金,利润,工资,A,B,C,D,功能性分配 个人分配,12,教育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阐释,一、教育为什么能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教育可以提高个人收入工人效应(worker effect):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因教育的每项变革而增加的生产(韦尔奇)配置效应(allocation effect):获取和

5、分析有关成本和其他生产投入的信息、重新配置资源,特别是“评价和采用能够获利的新技术”(韦尔奇)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舒尔茨),13,教育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阐释,二、教育对于改变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特殊意义: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穷人的最大财富就是他们的人力资本。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既然对现存的资产和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从政治层面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创造新的资产,如人力资本这一途径就被普遍地接受了。”(世界银行,2000),14,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一、微观层面的研

6、究基本思想:考察个人收入的变异有多少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差异解释研究方法:明瑟收入方程(Mincerian Earning Equation),15,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LnY=a+bS+cExp+dExp2+eLnY:工资或收入的自然对数S:受教育年限EXP:工作经验EXP2:工作经验的平方 e:随机误差项,16,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二、宏观层面的研究1.研究内容教育规模扩展与某一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的关系教育机会的分配与某一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的关系,17,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对不平等程度的度量:一些指标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或方差(Variance)变

7、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收入的百分比份额洛仑兹曲线(Lorenz Curve)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18,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人口的累计比例(%),收入的累计比例(%),19,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一些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20,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一些国家的教育吉尼系数1990年时,美国和波兰的教育吉尼系数最低,均在0.2以下;马里和阿富汗最高,达到了0.9,21,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机会均等还是结果均等?教育机会分配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初步验证,22,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3.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1)教育扩展降低

8、收入不平等程度Winegarden(1979):32个国家Ram(1990):94个国家于陆(2000):1996年,中国29个省市(2)教育扩展加大收入不平等程度Murphy等(1991),23,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3)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倒U型假说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收入不平等程度首先会加大,尔后逐渐减小(Kuznets,1955)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假说(赖德胜,1998)49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英国19世纪的时间序列数据解释:结构效应和抑制效应,24,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4.教育机会的分配与收入分配a.教育分配的均等化降低了收入不平等Chiswick

9、&Mincer(1972):美国各州数据Winegarden(1979):32个国家Ram(1990):94个国家b.教育分配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明确Bluestone(1990):随着美国教育不平等程度的降低,1963-1978年工资不平等程度下降,但1978-1987年工资不平等程度却上升了,25,结语,投资于教育直接增进了个人和全社会的福利,也有可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相对于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而言,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包括教育)以减少收入不平等是更为可行的途径。教育的分配是机会的分配,而收入分配是结果的分配。机会分配的公平与否比结果分配的公平与否更为重要。,26,结语,但是,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

10、系可能远比人力资本理论所设想的要复杂。在改变收入不平等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需求方(如宏观经济变化、国家政策变更、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变迁、工资歧视等)的变化也许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相较而言,工人个体特征(能力、受教育程度等)的作用可能微弱得多。为了使教育更有效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必须使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性资本(自然资产和物质资本)结合,在政策上应更平等地分配土地、分配股本和鼓励竞争以及提供开放性的竞争市场,27,参考文献,卡诺依主编(1995)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五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明塞尔(1993)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德布拉吉 瑞(1998)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译本世界银行(2000)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赖德胜(2000)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于德弘、陆根书(2000)“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