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7159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火罐艾灸》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刮痧、火罐、艾灸,刮 痧,一、原理:,传统刮痧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二、工具与体位,1、工具:古代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多为牛角、玉石制成的刮痧板刮痧板,或者火罐等。2、体位:以患者舒适体位为宜: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腹部取仰卧位,肩部或

2、四肢多取正坐位。,三、操作,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2、消毒刮痧板蘸上刮痧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松节油、正红花油等),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单向重复地刮。3、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4部位: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5、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

3、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四、刮痧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牙痛、颈肩背痛、落枕、肠胃病、肩周炎、食欲不振、痛经、疲劳、失眠、养颜美容等。,五、痧禁忌症,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3、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5、接触性皮肤

4、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六、刮痧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

5、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七、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1、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2、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拔 罐 疗 法,【原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西医拔罐原理:1.负压作用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

6、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2.温热作用 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结合。,【种类】,罐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一)竹罐: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

7、简单,轻巧七价廉,且不易损坏,适于药煮,临床多有采用。缺点是易爆裂漏气。(二)陶罐:特点是吸力大,但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三)玻璃罐: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其缺点也是容易破碎。(四)抽气罐即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的士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有,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方法】,(1)投火法。(2)闪火法。(3)滴酒法。(4)刺血拔罐法。(5)走罐。,【适应症】,临床上,拔罐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注意

8、事项】,1、起罐:拔罐时,一般留罐5-10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2、拔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3、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4、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可略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背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则相应缩短。5、起罐后局部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或

9、数日即可消散。,6、水泡的处理:一般不需进行处理。如留罐时间较长,皮肤起较大水泡时,可用消毒针刺破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拔罐后如针孔出血,则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如局部出血严重,下次下宜在原处再拔。处理完后,让病人休息10-20分钟后方可离去。,艾灸,Second Title Page,“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那么,,何谓灸法呢?,灸法就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定义:,艾灸的分类,艾草,艾叶能灸百病。本草纲目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离娄篇,温和灸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

10、灸部位,距离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固定不移动,使患者局部温热感,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雀啄灸(多用于昏厥急救,胎位不正等)上下移动 如鸟雀啄食(觉热则起,觉热则起),回旋灸(适用风寒湿痹及瘫痪)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旋转,艾灸法的作用:,1温经通络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不通则痛)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例:隔姜灸-虚寒性胃痛)3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4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5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疮

11、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损后久不 愈合者。7.防病保健,艾灸法注意事项,1体位选择:术者方便,受术者舒适 2施灸顺序:(总原则:从阳引阴)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特殊:气虚下陷之脱肛,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引经气上行),3.禁灸:高热病人,大饥大饱或过度劳累者 禁灸部位:1.心尖搏动处、大血管处 2.睾丸、乳头、阴部 3.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 4.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等。,晕灸处理:平躺,头低脚高松解衣带,休息片刻,给温开水或茶即可。按人中,合谷,足三里,百汇,涌泉,内关 涂抹祛风油等醒神开窍,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外膝眼【犊鼻】下3寸处)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把生姜切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大、中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每日两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