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7589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总论》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学,Hygiene,劳动与环境卫生教研室 吕波,吕波:18623060210,绪论,一卫生学概念及初级卫生保健(一)概念p1(二)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254 PHC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时治疗和康复防残等4个方面。二卫生学发展简史P3(一)经验卫生学阶段(二)实验卫生学阶段(三)现代卫生学阶段,三.医学模式: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1.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特点:1.医疗服务中对个体的保健除着重生物因素外还强调个人的心理因素生

2、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2.从保护个体和部分人群,扩大到全社会的保护范围。3.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视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社会公共卫生有责任感。,健康观健康的定义:,1978年: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疾病的定义:当机体受到病原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功能失调或结构损害。,现代卫生学的发展特点:1.卫生学理论

3、向宏观微观两方面发展:宏观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出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微观从微量的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信息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2.对环境因素的研究逐渐从单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向多因素联合作用发展。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急、慢性作用向远期危害作用;从对个体作用向对后代危害方面发展。,四、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即三级预防策略,(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p247(二)三级预防p4/249五、卫生学的主要内容p4六、学习卫生学的目的P5七、卫生学涉及化学物质常用单位 空气:PPM(parts per million)、mg/m3 食品:PPM、mg/kg 水:PPM、mg/L,换算:

4、食品:1PPM=1mg/kg 水:1PPM=1mg/L 空气:PPM=mg/m3 22.4(L)m(毒物的分子量)举例:1mg/m3 SO2=多少PPM SO2?1mg 1000L22.4L 64000mg=22.4 64000000=0.35PPM反过来由PPM换算为mg/m3只需将22.4L与毒物分子量倒过来即行。,环境与健康,一人类的环境(一)概念p7 环境(environment)是相对某项中心而言的周围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了一切客观存在的,以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

5、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实或远期作用。”,(二)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P8 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心理 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三)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p91.生物圈 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表层,这个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叫做生物圈(biosphere)2.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共同构成的生物与环境的结合体。组成生态系统的四个部分: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命物质3.生态平衡(ecol

6、ogical balance)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p9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p11(一)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按照问题的成因不同可把环境问题区分为三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来自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性疾病;第二类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类是社会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从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过程来看,环境污染之所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认为可能与下述一些问题

7、有关:,大气污染问题;酸雨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平流圈臭氧层的耗蚀;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越境转移等。,四.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p13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public nuisance)。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

8、之为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一)污染来源1.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1)定义:P142)特点:P142.生活性污染:生活三废(粪便、垃圾、污水)3.其他污染:交通性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中所含HC、NOx、B(a)P、CO、Pb等。,(二)污染物的种类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pollutant)。按性质分三大类:1.化学性;2.物理性;3.生物性按途径分为两大类:P13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转归 1.

9、相互渗透,2.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p10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沿着食物链在各生物体之间传递,某些物质(尤其是一些难以降解的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逐渐增高,这种现象叫生物浓集。其程度用浓集系数来表示,设该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为Ce,在生物体中的浓度为Cb,CbCe其比值即为该物质的富集系数。举例:在DDT浓度为0.00005PPM湖水中生长的藻类物质其DDT含量为0.04PPM、鱼为2.07PPM、水鸟类为75.5PPM。,若以浓集系数表示:湖水 藻类 鱼类 水鸟类 1 800(倍)41400(倍)1.51106(倍

10、)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浓集作用必备条件: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进入生物体类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p103.转化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p23 1.广泛性 2.多样性 3.复杂性 4.长期性(二)人体对环境污染作用的反应P22 1.正常调节 2.代偿状态 3.失代偿状态,死亡,患病,机能代偿,生理反应异常变动,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正常调节,代偿状态,失代偿状态,作用强度,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生物学标志物

11、P221定义:2分类:接触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p23,急性作用:短时间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作用: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污染物低浓度长时间反复对机体作用可引起慢性中毒,尤其是蓄积性高的化学物。,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3)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致癌物的分类:P24(4)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P25(5)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P26(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抑制免疫功能、引起变态反应,(7)环境激素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12、chemicals,EDCs)p27许多环境化学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1.公害病 p271)公害病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环境污染所致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医学、法律),因它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必须经严格鉴定和国家法律认可公害并患者有权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福利事业照顾。2)公害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共同的病因、症状和体症等特征。一旦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病因得以消除即得到控制。70年代以前,工业发达国家公害事件发生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8大公害,现在是10大公害事件,多了1984印度的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

13、及前苏联的切儿若贝利核电站反应堆芯爆炸事件。,多氯联苯中毒患者,2.职业病 3.传染病 4.食物中毒,六.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P17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2.剂量或强度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它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它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环境中不同的化学物有不同类型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对这类物质主要是研究制订其

14、最高容许限量的问题(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人体的最高容许负荷量等)。三种类型反应曲线:S、直线和抛物线,100 80 60 40 20 0,4 10 25 50 100 200,体内甲基汞的总负荷量(mg),反应率%,感觉异常发音困难运动失调耳聋死亡,甲基汞中毒症状发生率与人体总负荷量的关系,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MAC是指长期接触或摄入有害物后不会对其本身及下一代引起现代医学方法所能发现的任何病理改变或超过生理适应范围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最高浓度,也就是常用的卫生标准。人体必须的元素及化合物:这类物质剂量反应关系较为复杂。少了不能满

15、足生理需要产生疾病;过多导致中毒。剂量-反应关系曲线:U和V,饮水中氟含量和龋齿数、斑釉齿的关系,3.作用持续时间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可用下列模式表示:y=Ik(1-ekt)y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I吸收量(I=每日摄入量吸收系数)t作用时间(天)k排泄率(k=Ln2 t1/2)根据此公式也可推算出污染物在体内的最大蓄积量即:y=I t1/21.44因为y=时间为t时的体内蓄积量若:t=0 y0=0 若:t=y=Ik,因k=Ln2 t1/2 故y=ILn2 t1/2=I t1/2 1.44举例:若每天吸收1mg甲基汞,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半减期为70天,计算其最大蓄积量及达到最大蓄积量需多少天?y=

16、1701.44100mg707=490(天),4.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P315.个体感受性 高敏感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中包括了诸多个体因素不同而对该物质特别敏感的人,即所谓高敏感人群(high susceptibility group)或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这部分人群比其他人群更易于受到环境污染等有害因素的损害。,七.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P32一)组织措施:1.32字方针:P322.三同时方针: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要将防治“三废”污染的项目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二)规划措施三)技术措施P3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P253,定义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