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7785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莲县街头中学张桂红.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禁止生物武器,五莲县街头中学 张桂红,引言: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一、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用生物战剂进行的战争叫生物战。,1、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武器的种类,病菌:,病毒:,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神经毒剂:,鼠疫菌

2、,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重组蜡状杆菌,重组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如肉毒杆菌毒素,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快速恐吓敌人的目的,生物武器只会钟情于那些传染力强,致死迅速的微生物。,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以感染人及一些食草动物,死亡率可达50%以上。能使细菌不受阳光、热和消毒剂的破坏而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它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皮肤接触造成的皮肤性炭疽热、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性炭疽热、通过食用受染肉类造成的肠道性炭疽热。呼吸性炭疽热后果最为严重,致命率约为95%100%。炭疽杆菌在不利的生长环境下可形成芽孢,具备极强的抵抗力和生存力。英国政

3、府在90年代整理二战德国间谍器材时,发现了47年前德国间谍携带的装有炭疽芽孢的玻璃管,其中的炭疽芽孢依然存活。这种几乎不死的特性使炭疽成为生物武器制剂的首选。,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类痘病毒,传染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患者发病时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三至五天后开始出疹,并引发败血症、肺炎、全身器官衰竭等。,1977年10月,世界最后一例天花病人被治愈。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都没有再接种牛痘,也就是说对天花没有免疫力。一旦再次出现以天花为手段的生物袭击,仍有可能发生世界性的大流行。目前已知的是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和俄罗斯新

4、西伯利亚的维克托国家病毒实验室还保留有研究用天花病毒样本,销毁或保留它们,哪一种方案会使世界更安全,尚存在争议。同时,在非官方的地方,如一些恐怖组织中是否也保有天花病毒,仍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问号。,二、生物武器的危害及特点,1.危害(1)二战中:日军建细菌武器工厂,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用细菌武器,使几十万中国百姓死亡等,(2)二战后:某些国家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如炭疽杆菌(传染性极强,感染者死亡率极高)、()(阻滞神经末梢释放()而引起肌肉麻痹,极少量使人致死)、天花病毒等,肉毒杆菌毒素,乙酰胆碱,非典病毒:针对我国的基因武器?,(3)目前:有些国家用()制造全新致病菌,使感染者突然发病,无

5、药可医,受害国极度恐慌,机构瘫痪。如新型(),转基因蜡状杆菌,含毒素基因的流感病毒等,基因重组技术,鼠痘病毒,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连我们这么小的实验室都能做这样的事,把艾滋病毒跟感冒病毒连接到一起,多可怕!有人常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毁在几个不懂法的流氓手里,要毁就毁在科学家手里。”在这里,杨教授所说的艾滋病毒跟感冒病毒连接到一起,其实就是一种基因武器,它意味着艾滋病象感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染。艾滋病毒虽只通过性交和血液,尚且在世界范围有如此巨大的感染人群,如果打一个喷嚏就可以传染艾滋病,恐怕人类早就灭绝了。再有,如果把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的基因或致癌

6、基因移入大肠杆菌中,令其繁殖,同样可以轻松地毁灭全人类。还有一种叫“热毒素”的奇特基因武器,只需20克便可致全人类于死地。,2、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污染面积广;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有一定的潜伏期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

7、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2、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

8、液浸泡等方法灭菌。,3.对生物武器的防护:,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4、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比较,1、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

9、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2、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972年4月10日,苏联,美国,英国分别签署了;1998年6月27日中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我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设备的扩散。,合理利用生物武器造福人类,椋鸟捕食蝗

10、虫,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的危害;生物武器的特点;防生物武器常识;禁止生物武器.,本节知识你掌握了吗?,1、炭疽杆菌是一种致病微生物,该菌日益引起科学界的关注,2005年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转化分解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基础练习,D,2、肉毒杆菌会产生肉毒杆菌毒素,只要有0.01 mg的肉毒杆菌毒素就可使人致死。肉毒杆菌毒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A.抑制呼吸中枢,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B.阻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C.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

11、引起肌肉麻痹D.抑制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心肌细胞无力收缩,阻碍血液循环,C,3、对于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感染者会突然发病 B.受感染者无药可医C.会造成极度恐慌 D.可以用疫苗预防,D,4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 食物传播 生活必需品传播 施用者人体传播 A B C D,C,5中国是哪一年加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A1972年 B1975年 C1984年 D1998年 6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 无药可医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 B C

12、 D,C,D,7肉毒杆菌毒素的作用原理是()A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B阻滞神经元内局部电流的形成 C直接作用于肌肉细胞 D引起肌肉麻痹8蜡状杆菌可以被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通常用的方法是()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C细胞杂交 D分子杂交,A,A,9谈到生物武器,许多人都会担心未来战争的可怕,但是和平年代,一些无形的杀手也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居住条件也大有改善,室内装修富丽堂皇。然而各种建材中的放射性物质却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氡就是其中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氡致癌是因为氡的()A电离作用 B穿透作用 C物理化学作用 D生理化学作用(2)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A,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3)降低居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方法()勤开窗户换气 利用其他元素进行中和 加热使放射物质分解 不利用放射性超标材料 A B C D,A,10、(多选)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是()A.天花病毒 B.霍乱弧菌 C.炭疽杆菌 D.金色葡萄球菌,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