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9010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杆菌病》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节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即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能起各种动物疾病的总称。主要危害幼畜,常发生败血症和腹泻,第一章 多种动物共患病,一、病原,一般特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多数无荚膜、有鞭毛,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抗原构造:0、K、H三种,分别已发现至少有165、100、60种,按抗原成分不同,可将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许多血清型。,分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在较温暖季节,引起幼儿流行性腹泻,食物中毒。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ST或LT,可引起旅游者腹泻,动物、婴儿、成人腹泻的重要病原;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主要引起食物中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多见于猪和绵

2、羊的水肿病。,毒力因子与发病机理(1)定居与粘附素(2)肠毒素的作用毒素的总效应是:引起水、Na+、Cl-、HCO3-等离子分泌亢进,导致分泌性腹泻。(3)水肿素的作用(4)内毒素的作用(5)过敏反应,补充,内毒素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细胞壁的成份,是一种脂多糖。内毒素对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宿主发热、毒血症、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肾炎,甚至休克死亡。由于内毒素只有菌体死亡溶解后才能被释放,因此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疾病时,如果单纯大量应用抗菌素,会使细菌死亡并释放更多的内毒素,使上述症状得不到缓解,甚至出现内毒素性休克,而使死亡增加。

3、因此当前控制细菌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不但要抑杀细菌,更要清除内毒素。“治炎素”的抗菌机制正与大肠杆菌的上述致病机理相吻合。,培养特性,普通培养基:隆起、光滑、滑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麦康和远藤氏培养基: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麦康凯培养基 成份:蛋白胨 20克 氯化钠 5克 乳糖 10克 琼脂 20克 H2O 1000毫 1%中性红溶液 3-4毫升 1%结晶紫 01毫升 PH74 除中性红临时用时加入外,其余均高压灭菌备用,结晶紫,【别名】龙胆紫;氯化甲基玫瑰苯胺,甲紫【外文名】Methyl Violet【适应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无刺激性及毒性。溶液用于表浅创面、糜烂、

4、溃疡及皮肤感染,糊剂用于足癣继发感染及脓皮病等。【用量用法】外用。【规格】紫药水(含龙胆紫);糊剂。结晶紫 结晶紫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9%)和酒精(溶解度8.75%)。结晶紫在细胞学、组织学和细菌学等方面应用极广,是一种优良的染色剂。他是细胞核染色常用的,用来显示染色体的中心体,并可染淀粉、纤维蛋白、神经胶质等。凡是用番红和苏木精或其他染料染细胞核不能成功时,用它能得到良好的结果。用番红和结晶紫作染色体的二重染色,染色体染成红色,纺锤丝染成紫色,所以也是一种显示细胞分裂的优良染色剂。用结晶紫染纤毛,效果也很好。用结晶紫染色的切片,缺点是不易长久保存。龙胆紫 龙胆紫是混合的碱性染料,主要

5、是结晶紫和甲基紫的混合物。在必要是,龙胆紫能跟结晶紫互相替用。医药上用的紫药水,主要成分是甲基紫,需要时能代替龙胆紫和结晶紫。,中性红:细胞活体染色和酸碱性指示剂的一种碱性吩嗪染料。中性红(Neutral red):学名“3-氨基-6甲氨基-2-甲基吩嗪盐酸盐”分子式:C15H16N4.HCl;深绿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醇,水溶液呈红色,醇溶液为黄色其溶液 用于染细胞中的液泡,可鉴定细胞死活.活细胞被染成红色,而死细胞不变色。这点和台盼蓝相反。,吩嗪,原理:中性红是一种弱碱性 pH 指示剂,变色范围 pH6.48.0之间(由红变黄)。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植物的活细胞能大量吸收中性红并向液泡中

6、排泌,由于液泡在一般情况下呈酸性反应,因此,进入液泡的中性红便解离出大量阳离子而呈现樱桃红色,在这种情况下,原生质和细胞壁一般不着色;死细胞由于原生质变性凝固,细胞液不能维持在液泡内,因此,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相反,中性红的阳离子,却与带有一定负电荷的原生质及细胞核结合,而使原生质与细胞核染色。,复红亚硫酸钠培养基(远藤氏培养基)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3.5g琼脂2030g蒸馏水1000 mL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20 mL 培养基的配制:先将琼脂加入900 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使溶解,补足蒸馏水至1000 mL,调pH至7.27.4。加入

7、乳糖,混匀溶解后,115灭菌20min。称取亚硫酸钠置一无菌空试管中,加入无菌水少许使溶解,再在水浴中煮沸10min后。立刻滴加于20 mL 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中,直至深红色褪成淡粉红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复红的混合液全部加至上述已灭菌的并仍保持熔化状态的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倒平板,放冰箱中备用,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周。,二、仔猪黄痢 为新生仔猪(一般在周龄内,多为日龄)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以腹泻、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一周龄内,1-3日龄内仔猪最多,生后8-12h即可发病,在自繁自养猪场,尤为头胎母猪所产的仔猪较多发生。一窝中由1头迅速传至全窝,发病率常在9

8、0%,但母猪不发病。邻近密切接触的仔猪可能不发病,带菌母猪排菌,污染地面,皮肤、乳房,仔猪经口感染后,又进一步使环境污染严重,传染于其它母猪。诱发因素:初乳不含抗菌素或哺乳过迟。应激因素:卫生不良、通风不好,寒冷潮湿等。季节性产仔的猪场,则呈季节性发生。,症状和病变,生后0.5-3天,最急性者,不见下痢、突然死亡急性者可见水样、黄色液状粪便,食欲稍减,迅速消瘦、脱水,衰竭死亡,但一般不发热。,黄色粪便粘污后肢,黄痢黄色粪便,病变主要见于肠道,小肠(尤为十二指肠)呈急性卡它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多汁。,黄痢(胃内凝乳不全),诊断,根据发病日龄、黄痢等特点,可作出初诊 确诊需作微生物学检

9、查,需作一些类症鉴别。第一步,简易法鉴定粪便酸、碱性:ETEC属分泌性腹泻,内容物碱性,而吸收不良性腹泻,为酸性(病毒性腹泻);第二步,将濒死或死亡不久的仔猪小肠前、中、后段内容物(有时可用新鲜粪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挑取红色菌落作生化、溶血等试验。如从小肠前段分离到有大量单纯E.coli,可作为仔猪黄痢的一个特征,进一步要通过血清型鉴定,确定其病原性,一定的血清型是肠病原性的。同一发病猪场,大多可分离到同一种O抗原型,多数有溶血性。,防治,一般预防措施:不从有病猪场引种,固定猪圈、运动场,生产时产房及母猪阴部、乳房用0.1%KMO4消毒,接产时挤棹少许乳汁,注意营养不良(如日粮成分不均衡,维

10、生素缺乏)及影响乳汁分泌疾患(如母猪全身感染、乳腺炎,不吃常乳仔猪对E.coli同样易感)。,免疫接种:是减少仔猪黄痢是最有效方法,菌苗有灭活、弱毒及基因工程疫苗及主要0抗原和K88和多价菌毛抗原的疫苗。一般说,(来自当地流行菌型的)自家场疫苗给妊娠母猪(产前34周)经口免疫(多价、不用抗生素)效果较好,药物(抗血清)预防:母猪临产产后3-5天投喂抗生素,仔猪可口服抗血清或使用抗生素,一日二次,连用45日。其它预防方法:用微生态制剂,如NY-10为非病原性和一株猪源的嗜酸性乳酸杆菌混合冻干,用它喂刚出生的小猪,肠道中能繁殖处被大量NY-10菌占领,与乳酸杆菌共同组成一个正常肠道菌群,竞争性抑制

11、排斥病原性E.coli繁殖。10天后NY-10菌从肠道中完全消失,对两广、上海等10个猪场试验,结果如下:组别试验头数 发病 死亡 试验组 2077 37(占1.8%)16(占0.7%)对照组 2783 1658(占59.5%)950(占34%),推广应用防病效果达75%,少数猪场无效或出现轻微症状(原因:投了抗生素、之前已感染、母猪中有抗体、其它病原),使用方法:仔猪生产后经口滴0.20.3ml,经1.52h再喂奶。其它如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8501)等都有较好作用。,用遗传的方法培育缺乏K88受体的猪,用蛋白酶饲料添加剂控制仔猪腹泻,破坏其消化道表面的某些蛋白受体分子,使之与成年猪相似

12、,这些方法较之药物防治而言具有不残留,不会使病原产生抗性的优点。,三、仔猪白痢 是23周龄仔猪常发的一种以排泄灰白色带腥臭糊状粪便为特征的疾病。白痢发生较为普遍,死亡率较低,流行病学,发病日龄1020日龄,30日龄以上少见,此时乳汁抗体急剧减少,主动免疫刚开始出现,此时仔猪开始舐食异物,特别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引起菌体失调症,即肠道细菌微生态环境紊乱,病原性ETEC达小肠大量繁殖,引起发病。多是成窝发病,在产仔季节。,症状,病猪突然腹泻,排出灰(乳)白色腥臭糊状粪便,脱水,消瘦,成为僵猪,较少死亡,体温食欲变化不大。,白痢,僵猪,仔猪排出灰白色糊状粪便.,病变,胃内积食小肠呈卡它性炎症,结肠 内

13、容物乳白色、浆糊状。,诊断 防治同仔猪黄痢,提早开食,补铁预防贫血,运动场面散黄泥等药物治疗:抗菌俞收敛止泻助消化等,但下痢应及早投药或注射,若48h再治疗,治愈率30%以下,中兽医疗法:小种倒勾藤,白痢灵注射液,辣蓼注射液、十滴水、羊红膻等治愈率均在90%以上;CO2 激光治疗:将医疗机导光头对准交巢穴,开动高压微动开关,即有激光束射出烧灼穴位,一次治愈率9295、8%,药物对照组61、5%,三天疗程。6天后恢复不留疤痕。美国学者Y、C、Hwang等,用针灸治疗ETEC腹泻,治愈率81.8%,超过电针和新霉素疗法。,四、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常见的血清群有O

14、8,O45,O138,O139,O141等,多能溶解绵羊红细胞,我国以O139为主。它是小猪的肠毒血症引起变态反应,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很高。,流行病学,断奶前后半个月发生,(45月龄架子猪也有)与仔猪特异性抗体消失有关。多为膘肥体壮的猪。与饲料单一或浓厚蛋白质饲料或饲养方法突然改变有联系。国外报道:发病常常有12天轻度腹泻为先兆。有些呈季节性(45,910月),散发,一般不传染同栏猪。,症状,突然发作,出现运动失调,肌肉震颤,叫声嘶哑,后肢或全身瘫痪,或是盲目乱冲,圆周运动等神经症状。多数出现眼睑和面部下颌间隙等处水肿。体温不高或低于常温。,眼睑水肿,病变,主要为面部、眼睑、胃(大弯部)水肿

15、。肠系膜、胆囊、肠系膜淋巴结、喉头、肺、脑等组织水肿,胸、腹腔、心包均积有多量胶冻状液体,病理组织学:水肿 部嗜酸性细胞浸润。,胃粘膜水肿,心房冠状沟水肿,结肠襻系膜水肿,水肿病小肠卡他.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胃水肿,肺水肿,诊断,注意类症鉴别,确诊需由小肠内容物分离病原性E.coli,血液、脏器一般无E.coli。山东牧医所有1HA的方法诊断。,防治,逐步改变饲料及饲养方法(尤其断奶前后)。发病地区和季节,用呋喃西林、痢特灵、土霉素、SM、大蒜等药物预防,并少喂精料。例如江西农大研制预防剂,预防率93,死亡率从10 2以下(对1785样品,三个猪场)。治疗:福建泰宁畜水产局治愈率90(12113

16、7):氢化可的松25mgim,10%SM20ml/腹腔注射,商陆,生姜,蒜头,红糖熬汤服用(可结合VB1,VB12 im)治疗4日,第5日康复。,五、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牛白痢),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犊牛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具有败血症、肠毒血症等多种表现。主要侵害犊牛。,流行病学,1周龄内犊牛最易感,但23周龄也有发生,一般情况下单纯感染EColi不发病,但与RV、CV、BVDV、沙门氏菌,隐胞虫混合感染则可发病,多见于冬春舍饲季节,诱因未食初乳,喂人工乳或乳中缺乏Ab。,症状,1)、败血型:生后7日龄(未吃初乳)发热,沉郁,常于症状出现数小时死亡,症状有衰弱、嗜睡,很

17、快死亡。腹泻间有,或仅在死前出现。有些病程长也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脑膜炎。2)、肠毒血型:(7日龄内吃初乳),常突然死亡,病程较长者有CNS症状,先兴奋不安,后沉郁昏迷而死,伴有腹泻。3)、肠型:(710日龄,吃初乳)发热,下痢,粪便带有气泡,呈灰白色,水样,酸臭,有的还表现关节炎和肺炎症状。,病变,前二型常无明显病变。肠型:卡他性肠炎变化,如胃内大量凝乳块,真胃、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覆有粘液,肠内容物水样、恶臭,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诊断 败血型从血液、内脏,肠毒血型从小肠前段粘膜,肠型由发炎肠粘膜分离E.codi鉴定血清型。,防治 加强孕牛的饲养管理。尽早喂初乳。抗菌素治疗:注意早期

18、发现,选择敏感药物,投药量初为治疗量的2倍。肠型要配合补液,防止酸中毒。孕牛接种可将带有K99菌毛抗原的单价或多价苗,也可用从同群母牛采取的血清、球蛋白制剂用于预防。,六、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1、发病日龄 一般报道中,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通常以1月龄前后的幼鸡发病较多。日龄较大的鸡也会发生,有时也可造成严重损失。成鸡特别是产蛋鸡发生该病,除死亡造成损失外,产蛋量下降以及防治本病花费的人力物力等,使经济损失颇为惨重。2、发病率和死亡率 从文献资料看,发病率为11-69%,死亡率为3.8-72.9%;致死率为40.2-90.3%.,3、发病季节 四季均

19、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大,场地旧、污染严重,则随时都可发生。4、传染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消化道:饲料和饮水为本病污染,尤其是水源被污染引起发病最为常见。呼吸道:沾有本菌的尘埃被易感鸡只吸入,进入下呼吸道后侵入血液而引起;蛋壳穿透:种蛋产出后为粪便等脏物污染,在蛋温降至常温的环境温度的过程中,蛋壳表面的大肠杆菌很易穿透蛋壳进入蛋内,这种种蛋常在孵化后期引起胚胎死亡,或刚孵出的雏鸡发生本病;交配:患本病的公、母鸡与易感鸡交配可以传播本病;经蛋传播:患有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的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本菌即可进入蛋内,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此种传播途径不容忽视。,症状与病变,急性败

20、血型 病鸡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主要病变是:(1)纤维素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不透明,甚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机相粘连;(2)纤维素性肝周炎,表现为肝脏不同程度肿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纤维素性渗出物,甚者整个肝脏为一层纤维素性薄膜所包裹;(3)纤维素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腔有数量不等的腹水,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充斥于腹腔肠道和脏器间。,2、卵黄性腹膜炎 又称“蛋子瘟”。这是笼养蛋鸡的一种重要疾病。病鸡的输卵管常因感染大肠杆菌而产生炎症,炎症产物使输卵管伞部粘连,漏斗

21、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卵泡因此不能进入输卵管而跌入腹腔而引发本病。广泛的腹膜炎产生大量毒素,可引起发病母鸡死亡。不少蛋鸡场或种鸡场常因本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次种死、病母鸡,外观腹部膨胀、重坠,剖检可见腹腔积有大量卵黄,呈广泛性腹膜炎景象,肠道或脏器间相互粘连。3、输卵管炎 多见于产蛋期母鸡。输卵管充血、出血,或内有多量分泌物,产生畸形蛋和内含大肠杆菌的带菌蛋,严重者减蛋或停止产蛋。,4、肠炎 病鸡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这是本病引起腹泻的一种征兆。有报告指出,本菌可引起出血性肠炎。5、生殖器官病 患病母鸡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

22、的病例卵泡破裂,输卵管粘膜有出血斑和黄色絮状或块状的干酪样物;公鸡睾丸膜充血,交媾器充血、肿胀。从上述病变器官均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还有报道,本菌会引起母鸡卵泡囊肿。6、关节炎或足垫肿 幼、中雏感染居多。一般呈慢性经过,病鸡关节肿胀,跛行,从此类病鸡的关节或足垫中常可分离到大肠杆菌。7、肉芽肿 部分成鸡感染本菌后常在肠道等出产生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十二指肠和盲肠等部位以及偶尔在肝和脾脏产生肉芽肿,病变可从很小的结节到大块组织坏死。,8、死胚和孵化率低下 本菌经蛋传播或穿透蛋壳进入蛋内的情况下,即可发生。9、蛋黄囊炎和脐炎 指幼鸡的蛋黄囊、脐部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

23、龄的雏鸡,死亡率为3%10%,甚者高达40%。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腹部肿大下垂等异常变化。10、全眼球炎 患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的病鸡,眼睛灰白色,角膜混浊,眼前房积脓,常因全眼球炎而失明。11、大肠杆菌性脑病 本病为广东禽病工作者近年所报道。发现血清型O22、O53和O86B7等大肠杆菌能突破鸡的血脑平装进入脑部,引起病鸡昏睡、神经症状和下痢,不吃不喝,难以治愈。且该菌在脑的分离成功率最高。本病可在滑膜支原体病、败血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基础上继发或混合感染,又可独立发生。12、肿头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46周龄肉鸡,认为是大肠杆菌与冠状病毒共同引起。国内亦有大肠杆菌

24、引起鸡肿头病和浮肿性皮炎的报道。,脐炎、腹围大,左卵黄囊黄绿色,右卵黄囊出血、脓血性内容物,腹气囊炎,气囊充盈黄色干酪样物,胸气囊炎,气囊充盈白色干酪样物,肺水肿、淡绿色,腹膜炎,肝周炎、心包炎,心、肝被厚层纤维性膜包裹,诊断,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病史、临诊症状,尤其是病理变化,即可作出。确诊病原分离及纯培养:初始分离可同时使用普通肉汤、普通琼脂斜面和麦康凯氏培养基。在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露珠样菌落,在麦康凯氏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一些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上能溶血。据我们的经验,在对使用过药物治疗的病鸡或死鸡进行本菌分离时,普通肉汤十分必要。染色镜检查及形态观察:将分离到的菌进

25、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本菌为阴性的短小杆菌。,生化试验:本菌分解乳糖和葡糖糖,产酸产气,不分解蔗糖,不产生硫化氢,VP试验阴性,利用枸橼酸盐阴性,不液化明胶,靛基质及M.R.反应为阴性,动力试验不定。但生化试验不能鉴别分离到菌株有无致病力。致病性试验:经上述步骤坚定的大肠杆菌,用其24h的容汤培养物注射于小鸡或小鼠,即可测知其致病力。,治疗,氟哌酸 510-5110-4混料35天。四环素类药物 0.02%0.06%混料34天。敌菌净 按0.02%比例溶于饮水3天。呋喃唑酮 0.02%0.04%混料710天。个别病鸡可肌注庆大霉素0.5万1万单位/kg,或卡那霉素3040mg/kg,或链霉素1002

26、00mg/kg。上述3种药物均为每天注射一次,连续3天。,预防措施,一般措施 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下列几方面:检查水源有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则应彻底更换;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禽舍及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种鸡场应及时集蛋,每天收蛋4次,脏蛋应以清洁细沙擦拭之。灭活菌苗的制造和使用 经生产场和广大专业户几年来大规模使用证明,这种灭活菌苗安全可靠,免疫效果确实,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即能有效的控制本病的发生,乃至在一个场,或一个局部地区消灭本病。,灭活菌苗主要制造步骤包括:病原分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选取通过鉴定的菌株作制苗使用分级增菌培养(最后测定菌数)灭活加佐剂安检、效检分装备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营养肉汤预热至37摄氏度条件下接入菌种,6h后即可达到生长高峰。这不但为灭活最佳时间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以大大缩短培养时间,加快了菌苗生产的整个流程,使生产周期缩短,产量增加。菌苗的使用,可在本病发生高峰期1015天视鸡大小肌注0.51ml。据我们的测定,免疫期至少可达3个月。,自家菌苗的优点是:(1)血清型对号,预防效果好;(2)安全,即使1日龄雏鸡注射1ml也无不良反应,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蛋鸡、种鸡的产蛋无不良影响;(3)不用冷藏运输,一般可存放与阴凉处,当然如果能于48摄氏度环境保存更为理想。,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