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9366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需要和动机,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种类: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

2、到别人尊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除需要之外,内驱力、诱因和情绪也都可激发活动的动机。,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认知、自我提高

3、、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耶基斯-多得森定律,高成就动机者的行为特征,P7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派)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学派)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维纳:三维度六因素)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学习动机的激发p89,提出目标启发思维结果反馈组织竞赛表扬批评,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复杂多样性学习动机的较高层次性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社会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职业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巩固,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现在的你?理想目标教育改革课程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效能感以后的中学生?p89,能力与人格,能力 人格,能力,一、能力概述

4、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五、智力测量,一、能力概述,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的分类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能力理论

5、,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加德纳把智能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一)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二)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三)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 matical intelligwence)(四)视觉空间智能(Vis

6、ual-spatial intelligence)(五)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六)自知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onal intelligence)(七)交往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八)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有人几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项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可能有人认为自己天生不具备某项智能,但加德纳则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事实上每个人都

7、有能力使几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各项智能通常互相影响。当人们做某件事时,通常需要几项智能相互发生作用。聪明智慧表现在各个方面,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成功都体现聪明,没有一个统一而固定的衡量标准。,启发,1.对自己充满信心;2.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3.注意参加多种活动(课外活动),发展自己的智能4.追求成功 课外活动对学生很重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只要给学生机会,给学生创造条件,每一项智能都能得到很高的发展。课外活动一般能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和弱势潜能,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

8、,而且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天赋,开发自己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一)学生观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二)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三)评价观评价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就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成功智力理论,成功智力是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组能力。不管个体如何定义成功。成功只能根据社会文化背景来定义。

9、成功不是抽象的,而是根据个人或他人所持有的标准和期望来界定的。成功智力是认识并充分发挥自己个人优势的能力。几乎每个人都擅长某件事。成功智力是认识并弥补或改正自己个人弱点的能力。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成功智力是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表现为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行为而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环境的能力,或选择一个新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理论的启发,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三种能力要平衡发展;要追求成功,追求大成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和纠正自己的弱势;成功必须学会适应、选择和创造环境。,成功智力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一)发展学生的成功智力,重视个性化教育(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重视

10、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三)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观,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能力类型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对教育的启示,(一)能力的表现早晚的差异。启发:既要照顾个别有天赋的学生,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二)能力的量的差异。启发:教师要认真鉴别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同时照顾头尾两种水平的学生。(三)能力的质的差异

11、。启发:要了解和发挥每位学生的擅长。,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的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DNA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的因素: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思考,不接受学校教育也能成才?学校有系统完善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受社会人才欢迎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这也必须通过学校教师的引导和环境的熏陶。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五、智力测量,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1905年,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IQ=MA/CA*100,人格(个性),

12、一、人格概述二、气质三、性格 四、人格理论,一、人格概述,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含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

13、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正因为个性的存在,也因为每个人的主观经验、态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评价。,二、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特)体型说(克雷奇米尔)血型说(古川竹二)激素说(伯曼),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见下表):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3、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

14、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三、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

15、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是按照某些标准或特性,将人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不同类型的人的人格特征是有差异的。他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而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按照个人特质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将个人特质分为三种,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种人格因素调查

16、表,即16PF。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用内、外向和稳定、不稳定这两个维度作为坐标轴,可以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形成四个象限。每个维度上不同程度表现的结合,又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格,这四种类型正好对应于坐标的四个象限。,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策略,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通过建设良好的班风;通过班级的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管理班级。,诚信为人之本(鲁迅),大学生缺乏诚信会危及人际关系;大学生缺乏诚信会丧失人格;大学生缺乏诚信最终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大学生的诸多失信言行已严重影响到了诚信品质的培养及学习、赏罚、资助、贷款、就业等教育资源的公平享受,并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诚信心理的失衡。某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从主到次依次排序为:从众心理(占调查人数的53.69%)、侥幸心理(占调查人数的46.84%)、吃亏心理(占调查人数的35.17%)、报复心理(占调查人数的31.63%)、无用心理(占调查人数的29.43%)、冒险心理(占调查人数的26.50%)、成本偏低心理(占调查人数的22.03%)。可见,从众心理、吃亏心理、报复心理已成为大学生失信的主要心理。,气质与教育,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