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9394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例和托轮调整》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2500吨生产线由于传动处振动导致停窑,原因分析:1、大小齿轮斜率不同,齿面接触长度过小 2、大小齿轮表面磨损严重 3、齿顶间隙过小或过大(窑墩下沉,筒体垫板磨损)4、无润滑油,解决方法:1、调整斜率,齿面修整 2、大齿轮可翻面,小齿轮更换 3、托轮向内或向外推进,托轮座下加调整垫,小齿轮整体内进或外撤,更换窑筒体垫板。4、按技术要求和种类加润滑油,二、河南铝厂4.5*90m焙烧窑二档轮带一侧压溃导致更换轮带,原因分析:1、轮带和托轮的斜率不相同,轮带和托轮表面实际接触长度为有效接触长度的30%,并且接触面集中在轮带一侧。2、机械挡轮,回转窑筒体上下窜动困难。3、设备管理不到位,未及时调整

2、。4、两托轮受力不均,解决方法:1、调整托轮斜率,增大轮带和托轮的接触面。2、调整托轮使筒体窜动灵活,或更换为液压挡轮。3、增强设备管理力度 4、回转窑测量,调整托轮,轮带和托轮的联系和技术特点,1、轮带是主动的,托轮是被动的2、托轮表面比轮带宽3、托轮表面硬度比轮带高4、轮带和托轮的斜率相同,轮带和托轮实际接触长度不小于有效接触长度的70%,并且接触点居中。5、轮带和托轮表面平整光滑,无缺陷6、运行平稳无振动7、回转窑筒体要经常上下窜动,使轮带和托轮表面磨损均匀。,三、托轮轴断裂 经常发生在被动轮上,原因分析 1、托轮轴有缺陷 2、托轮轴疲劳解决方法 1、定期探伤 2、选用设计合理,轴颈较大

3、的托轮轴,四、托轮表面剥落,原因分析:1、制造缺陷 2、托轮与轮带接触面小,受力集中。3、两托轮受力不均,一侧过大。,解决方法:1、选用材质好的托轮 2、调整托轮斜率,增大轮带和托轮的接触面。3、回转窑测量,调整托轮使两托轮受力均匀,五、轮带裂纹,原因分析:1、制造缺陷 2、垫板与轮带间隙过大,导致轮带运行中塑性变形量大,疲劳断裂。3、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小,受力集中,解决方法:1、选用材质好的轮带 2、垫板与轮带间隙超过20mm(热态),要及时更换 3、调整托轮斜率,增大轮带和托轮的接触面,减少集中应力。,六、山东水泥厂2000吨生产线托轮轴瓦发热抱死,原因分析:1、托轮轴瓦发热未发现,或处理不

4、及时,导致轴瓦和轴抱死。2、轴瓦的接触角大,瓦口间隙过小,轴瓦发热时与轴抱死。3、润滑油使用不当解决方法:1、加强巡检,轴瓦发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检修时增大瓦口间隙,托轮轴和轴瓦接触角一档为35,二档为40,三档为38。3、调整托轮,避免发热,使用适当的润滑油。,托轮轴瓦发热的原理,一、油膜的形成 润滑油在托轮轴的带动下运动,在轴和轴瓦之间的楔形空间里,形成液体压力,使轴和瓦不相接触,包裹轴的润滑油在轴表面形成“油膜”。,二、油膜的破坏 油膜被破坏,轴瓦就会发热,原因:1、压力过大,超过润滑油的耐压极限 2、推力板受力发热,或其他原因造成油温升高,润滑油粘性下降,失去润滑作用,轴瓦发热。

5、3、瓦口过小或铜瓦刮研方法不对,在托轮轴和轴瓦之间没有形成楔形空间,无法形成油膜 4、托轮轴表面粗糙或轴拉丝严重(轴和轴瓦相当于点接触),不利于油膜的形成 5、错位重研现象,解决方法:1、选用托轮专用润滑油,抗水化,抗氧化,闪电高,抗压能力强。(偃师托轮专用油效果好)2、做好防护措施(夏季安装隔热罩,疏通冷却水路,降低冷却水温度等),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3、正确的轴瓦刮研方法(接触角不大于40)4、杜绝轴瓦拉丝现象的发生5、调整托轮,减小推力板受力,减小推力板磨损,避免重研现象的发生。,托轮轴瓦发热应急处理,1、发现托轮轴表面温升,油膜变薄时,加入空压机风冷却(较干净,灰尘少)。2、当托轮轴表

6、面温度超过65,还在升温时,加入一次水(无杂质,温度低),同时尽可能多的放出润滑油(有的厂使用油泵加快放油)3、经过一段时间约20分钟,观察轴表面温度降至水温后,撤水,如果轴表面不升温,补足润滑油,正常运行;如果轴表面继续升温,继续加水。如此循环,直至轴表面温度正常。(有的厂加水超过10天),4、当发现托轮轴瓦发热时,轴表面温度较高(有时会超过100),先降低窑速,加入凉的润滑油,当轴表面温度降至80 以下时,再加水冷却。5、在加水冷却时,必须同时加入少量的润滑油,避免托轮轴发生“拉丝”现象。6、观察轮带与托轮的接触情况,观察轴端挡板与轴瓦侧面的接触情况,进行托轮的调整。,关于回转窑托轮管理的

7、建议,设置托轮巡检工一名,不断的对托轮轴表面温度和油膜情况进行观察。在各档托轮附近,准备空压机风管和一次水水管轮带和托轮接触面不理想,托轮轴端挡板与轴瓦侧面受力较大的情况下要进行调整。托轮调整由一人负责,调整前后要做好记录使用托轮专用润滑油准备好应急处理方案,5、轴瓦的瓦口顶端为68mm,逐渐减少,形成平滑的曲面,有利与“油膜”的形成。有的厂使用大瓦口的免刮瓦。6、托轮轴端挡板(推力板)与轴瓦侧面预留35mm间隙,运转时避免一侧的轴端挡板和轴瓦侧面受力过大。7、轴瓦球面座要活动灵活,循环水畅通,温度低。8、使用合适的润滑油,七、冬季回转窑托轮“翻瓦”,原因分析:1、润滑油粘稠,运动阻力大,导致

8、“翻瓦”。2、转窑前没有对轴瓦进行加热 3、压瓦螺栓松动或螺栓拧进的深度不够,解决方法:1、冬季使用粘度低的润滑油 2、气温较低时,在转窑前要对托轮座进行加热 3、检修时压瓦螺栓要紧固好,并做好螺栓放退措施 注意事项:气温在0 以下时,如果停窑检修,球面座内的冷却水不要停,必须停水时,用压缩空气降球面座内水吹出,防止球面座冻裂。,八、掉油勺,原因分析:1、润滑油粘稠,运动阻力大。2、油勺安装不牢靠 3、轴瓦磨损严重,油勺碰到球面座,解决方法:1、冬季使用粘度低的润滑油,转窑前对托轮座进行加热,降低润滑油粘度。2、经常检查油勺安装螺栓 3、调整托轮,减小瓦边的磨损,磨损严重的轴瓦要及时更换。,九

9、、挡铁脱落,轮带窜出,原因分析:1、轮带受力过大,挡铁磨损快,当挡铁受到的压力大于焊接强度时,挡铁脱落。2、轮带和垫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挡铁加速磨损 3、挡铁的焊接强度不够,解决方法:1、调整托轮,减小轮带的受力。2、挡铁与轮带接触面加强润滑,减少挡铁的磨损。3、轮带和垫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及时更换垫板。4、挡铁要三面焊接,焊缝高度不低于10mm,焊材选用507焊条。,挡铁磨损后,轮带如何复位,1、停窑检修后,用千斤顶将回转窑筒体顶起,使轮带离开托轮,将轮带复位。2、在轮带侧面的筒体上焊接顶丝,回转窑在辅机驱动下慢转,不断紧固顶丝螺栓,使轮带复位。3、在轮带侧面上焊接楔形铁,在筒体上焊接三角铁,

10、开动辅机慢转,利用轮带和筒体的速度差使轮带复位。4、调整托轮,改变轮带的受力方向,在垫板上加润滑油,使轮带复位。,十、垫板脱落、开焊,原因分析:1、垫板焊接不牢固,焊接形式不正确 2、垫板的安装形式不正确 3、垫板上挡铁受力过大,导致垫板脱落,解决方法:1、垫板焊接时焊缝高度不小于10mm,焊材选用507焊条,垫板焊接方法是,一端满焊,一端断焊。2、垫板与筒体的安装形式有:焊接、铆接、沉头螺栓连接、浮放垫板(活动垫板)。3、调整托轮,减小挡铁和垫板的受力,十一、河南2500吨生产线液压挡轮轴承损坏,原因分析:1、回转窑筒体下行力过大 2、液压挡轮轴承润滑油不足 3、液压挡轮开启时压力过大 4、

11、挡轮与轮带接触面过小,压力集中。,解决方法:1、调整托轮,减小回转窑下行力 2、加强润滑管理,在挡轮上方加装隔热罩,防止润滑油过热,上层轴承得不到有效润滑。3、调整液压挡轮液压站的上行压力,不超过7.5MPa,回转窑托轮浸水润滑,减小挡轮上行时的摩擦力。4、检修时加工挡轮的表面,增加接触面积。,液压挡轮的技术特点,作用:控制回转窑筒体的轴向窜动,使轮带和托轮在全宽上能够均匀磨损,同时又能够保证窑体中心线的直线性,使大小齿轮啮合良好,减少功率消耗。工作压力:5.07.0MPa上下行压差:12MPa行程:50mm上下行时间:均为8h液压挡轮稀油站工作压力:410MPa,十二、回转窑主减速机机壳开裂

12、轮齿断裂,原因分析:1、减速机选型偏小,最高承载能力小 2、回转窑启动力矩过大 3、减速机推力轴承间隙大,未及时调节 4、减速机润滑不良解决方法:1、合理选型 2、回转窑启动前认真检查各部有无卡碰现象,选用粘稠度低的润滑油,冬季给托轮座加温。3、经常检查减速机轴承,测量轴承间隙,及时调整 4、加强润滑,十三、回转窑主电机电流过高,原因分析:1、来料多,煅烧等工艺原因 2、托轮轴瓦发热,或轴瓦润滑不良(短时间电流升高)3、传动系统(减速机、大小齿轮等)润滑不好 4、筒体挂曾窑头、窑尾密封装置(很有规律的高低起伏)解决方法:1、稳定操作 2、立即检查托轮托轮轴,如果发热,立即处理。3、检查润滑系统

13、 4、停窑检修时,检查窑头窑尾部分,十四、筒体裂纹,原因分析:1、筒体制造缺陷 2、筒体焊接缺陷 3、筒体直线度偏差大,应力过大导致裂纹解决方法:1、选用锅炉钢板制作筒体 2、焊接后检查、探伤 3、回转窑测量水平直线度和垂直直线度,根据结果调整筒体,保证筒体直线度。,回转窑测量,测量内容:1、测量各档托轮座的开档尺寸(两托轮轴中心间距)2、各档托轮的斜率3、各档托轮的直径4、各档轮带的直径5、筒体轴线垂直直线度(筒体的斜率)6、筒体轴线水平直线度7、各档轮带和垫板的间隙8、传动大小齿轮的齿顶间隙,轮带和托轮的测量,1、托轮座开档尺寸的测量 打开托轮瓦座的侧端盖,作托轮轴中心孔中心点的垂线,到底

14、座上做标记点,直接测量两标记点的距离2、托轮斜率的测量 拆除同一托轮的托轮座端盖,用水平仪或水管连通器直接测量托轮轴中心点的高差,3、托轮直径的测量 用钢丝直接量取托轮的周长,再用钢卷尺测量钢丝的长度4、轮带直径的测量 用钢丝直接量取轮带的周长,再用钢卷尺测量钢丝的长度,回转窑筒体直线度的测量,筒体测量法:在回转窑镶砌耐火砖前(或剥掉一部分耐火砖),在筒体内选取几点,进行水平直线度和垂直直线度的测量方法。优点:简单、直接 缺点:必须停窑检修时测量,需要剥掉耐火砖,受筒体 变形影响不够准确轮带测量法:测量轮带的水平直线度和垂直直线度的方法 优点:技术成熟,测量准确(轮带变形量小),冷态热态均可测

15、量 缺点:垂直直线度测量时较麻烦。,筒体轴线水平直线度的测量,用经纬仪建立一个垂直基准面,在测量平台上用标尺读取到各档轮带侧方中心点的距离,消除轮带厚度、垫板厚度、轮带直径等的影响因素,根据几何计算,可以得到筒体垂直直线度的偏差,筒体轴线垂直直线度(斜率)的测量,用水平仪和塔尺建立一个水平基准面,由带支座的标尺读取各档位于轮带正下方最低点相对于水平基准面的高度差,消除轮带厚度、垫板厚度、轮带直径等的影响因素,除以两轮带读取点的水平距离,即为回转窑筒体的斜率,根据几何计算,可以得到筒体水平直线度的偏差。,轮带垫板的间隙和传动大小齿轮齿顶间隙的测量,轮带和垫板间隙的测量:冷态:直接测量 热态:轮带和筒体的滑移差量大小齿轮齿顶间隙的测量:测量大齿轮顶间隙 测量小齿轮顶间隙 筒体均分8点测量,冷态热态差别不大,润滑,1、托轮轴瓦的润滑 托轮专用油2、轮带的润滑 垫板的润滑:高压脚踏泵加油 轮带专用油,或掺入石墨粉的普通润滑油 挡铁的润滑:高压脚踏泵加油 轮带专用油,或掺入石墨粉的普通润滑油3、传动系统的润滑 开式齿轮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