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0184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伤社会保障》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父亲工伤向政府求助无果 儿子发帖称要杀人讨公道,第十二章 工伤社会保险,本章学习要点:一、工伤社会保险二、工伤保险的原则三、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三、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十二章工伤社会保险,一、工伤社会保险 工伤社会保险又称工业伤害保险、因工伤害保险、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涵义,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职业病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劳动者

2、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环境而引起的所有疾病。但是在法律上职业病有一定的界限,通常由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确定其范围。,我国卫生部会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二、工伤保险的原则,(一)无责任补偿原则(二)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三)个人不缴费原则(四)区别因工和非因工原则(五)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六)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七)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一)无责任补偿原则,第一,无论职业伤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或自己,受害者都应得到必要的补偿;第二,这种补偿责任不完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而是应由国家的社会保险相应机构来承担,雇主责任保险的不足

3、:(1)工伤事故争议多(2)企业负担重(3)雇主支付的赔偿金多为一次性的(4)有些雇主参加了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无法满足受 害者及其家属、遗属的生活要求。,(二)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首先是要通过法律,强制征收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采取互助互济的办法,分担风险。其次是在待遇分配上,国家责成社会保险机构对费用实行再分配,这种基金的分配使用,包括人员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调剂。,缓解部分企业、行业因伤亡事故、职业病的负担,从而减少了社会矛盾。,(三)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这是工伤保险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的区别所在,(四)区别因工和非

4、因工原则,在制定工伤保险制度,发放待遇时,应确定因工和非因工负伤的界限。工伤与工作或职业病有直接关系医疗康复、伤残补偿、死亡抚恤待遇均比其他保险水平高,只要是工伤,待遇上不受年龄、性别、缴费期限的限制。因病或非因工伤亡,与劳动者本人职业无关的事故补偿,许多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比工伤待遇低得多。,(五)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工伤事故一旦发生,补偿是理所当然的,但工伤保险最重要的工作还包括预防和康复工作,(六)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 对因工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是因工死亡的职工,职工和遗属在得到补偿时,工伤保险机构应支付一次性补偿金,作为对伤害者“精神”上的安慰。此外,对估养的遗属

5、根据人数要支付长期抚恤金,直到他们失去供养条件为止。,(七)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为了区别不同伤残和职业病状况,发放不同标准的待遇。各国在制定工伤保险制度时,都制定了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并通过专门的鉴定机构和人员对受职业伤害的职工受害程度予以确定。,三、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一)工伤保险的范围(二)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三)工伤保险的待遇(四)工伤预防和康复,(一)工伤保险的范围,1、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2、工伤保险的补偿范围,理论上:实施范围即制度的覆盖范围,理论上应该是扩大到所有雇员,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同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

6、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农民工工伤维权有多难,2、工伤保险的补偿范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范围 国际劳工组织1925年制定的社会保险公约对职业伤害保险确定的范围:身体处于疾病状态者;由于职业伤害丧失劳动能力而造成工资收入中断者;由于永久或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完全或部分失去工资收入者;由于供养者因工死亡而失去生活费来源者职业病:由最初的三种,铅中毒、汞中毒、炭疽病毒感染修订为包括29组职业病,工伤范围的界定国际公约认定的条件-我国工伤的认定范围(教材249),在公司如厕摔成十级

7、伤残 员工获赔5.4万元,2010-05-26 00:06:00来源:新快报(广州)林伍(化名)上班前到公司公厕如厕,因地面湿滑,摔成十级伤残,因双方均不服劳动裁决,遂诉至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林伍要求公司支付97461.60元。日前经法院调解,林伍获赔54000元。据了解,林伍是湖北人,2008年4月份进入中山市某展示公司任生产主管。于2008年10月17日下午1时30分出事,公司虽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承担了医疗费用,但认为林伍是在上班时间之前因上厕所受伤,不属于工伤而不予赔偿。对此,林伍曾向中山市劳保局申请工伤认定。2009年4月24日,该局作出工伤认定书,认为林伍是在“工作时间前,在工作场

8、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而受到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并后经中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林伍的伤残为十级。,(二)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建立工伤保险基金需考虑的因素,1、考虑工伤补偿和抚恤的需要2、考虑基金建立所需资金提取的渠道和水平,1、工伤补偿和抚恤的需要,(1)工伤或职业病需要给付的医药、诊治、手术、住院、休养、疗养等费用;(2)工伤或职业病必须赴外地接受诊断、手术、治疗、休息、疗养而需要给付的往返旅费;(3)工伤或职业病住院或疗养院期间的护理费支出和膳食补助(4)工伤或职业病在治疗期间,必须享有的生活费(5)因工伤或职业病,而需享有的一次性赔偿和定期补助(6)工伤后的康复费用;(

9、7)工伤死亡的丧葬费,遗属一次性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长期抚恤费(8)其他必须给付的费用,2、考虑基金建立所需资金提取的渠道和水平,第一,按风险程度征收-对不同行业应当采取不同比例的征集办法。对工伤风险大、工伤事故多、容易发生职业病的多征收,反之少征收,以示区别,并体现公平的原则。第二,以支定收,留有储备-首先,根据历史上历年工伤实际支付的费用,测算出一年需要的费用,以此确定以支定收的比例;其次,根据历史上突发工伤事故的次数和基金需要量,测算出留有储备的比例,使储备的基金有较足够的承担恶性事故风险的能力;最后,把以支定收和留有储备两项比例之和分担给保险基金内部各专项基金和各个参保单位。,第三,合

10、理确定工伤保险费率,工伤费率的确定步骤1、初步确定统筹范围内的平均费率水平2、确定行业差别费率3、确定各个企业的费率工伤保险费率一经确定,并不是永不再变,一般3-5 年应调整一次。调整费率时,要贯彻奖罚原则。,(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1、劳动能力鉴定2、工伤待遇构成、待遇水平3、工伤争议,1、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是落实工伤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1、劳动能力鉴定,2、工伤待遇构成、待遇水平国外:(1)职业事故的短期津贴(2)职业事故

11、的长期津贴(3)遗属补偿,即抚恤金,2、工伤待遇构成、待遇水平,我国2.1、工伤医疗待遇2.2、伤残待遇2.3、职业康复待遇2.4、因工死亡待遇,2.1、工伤医疗待遇,职工因工负伤免费医疗,医疗期间工资及政策性补贴照发,经诊断证明需住院或转院治疗时,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及就医往返路费等均由用人单位行政或工伤保险机构负担。工伤职工住院膳费由用人单位按当地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报销三分之二。工伤职工转外地治疗不能及时住院的,其旅馆宿费和膳费可按因工出差待遇处理。如经诊断证明,确需专人护送,经单位领导批准,护送人员的工资和差旅费由用人单位行政负担。,2.2、伤残待遇,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经劳动

12、鉴定委员会评定工残等级,然后按照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享受不同的伤残待遇2.3、职业康复待遇职工因工残废,必须安装假肢、钢背心、钢围腰、助听器或镶牙、补眼和配置代步轮椅等康复器具所需用品,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3、工伤争议,指在工伤认定中,在劳动能力鉴定中,在医疗待遇上,在护理等级上,在工伤津贴上,在伤残待遇上,在死亡待遇上,在借调人员工伤待遇上,在出境工伤待遇上,都可能发生分歧和争执。,我国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2009年12月30日媒体报道,广东省某企业的工人徒手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手机显示屏,发生四肢对称性痛触觉减退和肢体无力,个别严重者有明显下

13、肢瘫痪和肌肉萎缩,致使无法自行站立,住院患者达到27名。经过有关方面认定,是一起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件。正己烷(n-hexane),别名己烷,由原油裂解及分馏获得。正己烷为有机溶剂,常用于橡胶、制药、香水、制鞋、皮革、纺织、家具、油漆等生产过程。近年来正己烷作为稀释剂用于黏合剂生产,或作为有机清洁剂使用,成为我国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件的元凶。正己烷常温条件下为无色液体,易挥发,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在工作环境中,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径。正己烷属于典型的神经毒物,其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在临床表现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吸入高浓度正己烷可以造成急性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

14、中毒性脑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昏迷乃至死亡。,(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1、工伤预防(1)工程技术措施(2)安全教育措施(3)管理措施2、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是指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安全角度考虑计划、设计、检查和保养的措施,(2)安全教育措施,2.1、思想教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法制观念,严格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2.2、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设备性能以及产品的结构、质量和规格。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规律性、可预防性、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尘毒防治的综合措

15、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及自救措施等,(3)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和安全标准,求其共同遵守。包括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检查,实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以及各种安全认证制度,如挂牌操作等多方面的内容,2、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技术措施上(1)生产工艺、生产材料的革新(2)对于散发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从革新工艺过程、采用新原料角度无法解决时,应尽可能将生产设备加以密闭(3)尽可能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4)加强通风(5)湿式作业(6)隔绝热源(7)屏蔽辐射源(8)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9)隔、吸

16、声(10)合理照明(11)合理规划厂区及车间(12)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13)加强卫生保健,组织管理措施,提高对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的认识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制定规划,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定期对接触职业性有害物质的人员发放经检验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普及卫生知识建立职工职业档案对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要定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2、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经过特殊的医疗照顾和训练,加以辅助工具,不同程度的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恢复劳动能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三、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

17、发展历程,(一)我国改革前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1、在全国解放前 夕,1948年12月2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及其后颁发的实施细则,是建国前我国制定的较为完备的一部社会保险法规,其中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已较为完备。,适用范围规定限于公营企业确立了建立劳动保险基金的发展方向,并按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3%筹集,基金70%存于本企业,30%存于政府指定银行作为总基金,职工个人不缴费;在管理体制上,确立企业行政与企业工会共同组织的劳动保险委员会,决定劳动保险基金的支配使用办法,劳动总局为监督实行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机关工伤保险项目确立了若干基本原则:职工因工负伤医疗期间,医药费

18、由企业全部负担的原则;因工负伤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的原则;划分因工与非因工界限若干原则;因工死亡,除有关待遇外,遗属按因工死亡职工本人工资一定百分比发放定期抚恤金的原则等。,2、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通过1951年 5月 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基本法规。这是我国第一部包括工伤、死亡遗属社会保险在内的全国性统一法规。,3、1957年2月23日,由卫生部制定和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首次在我国将职业病伤害列入工伤保险的保障范畴,并确定了将危害工人、职员健康和影响生产比较严重、职业性比较明显的职业中毒、尘肺等14种与职业工作有关的疾病正式列入职业病

19、范围,4、改革前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待遇标准偏低,伤残职工及死亡遗属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2)覆盖范围狭窄。我国传统工伤保险制度只限于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3)劳动风险难以分散(4).工伤认定、伤残标准、医疗终结标准和劳动鉴定制度不健全等,致使“闹工伤”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甚至影响了企业的安定(5)工伤保险缺乏强制性,监督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企业漏报、瞒报伤亡人数(6)缺乏工伤预防机制,(二)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同构筑了维护职业安全和保

20、障伤残者权益的屏障,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1、覆盖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不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等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21、后施行。,2、工伤事故的范围(教材249),3、享受工伤待遇的职业病范围4、劳动能力鉴定和评残(教材251)5、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5.1、基金来源: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5.2、费率的确定,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人保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6、基金管理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工伤保险基金在

22、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7、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医疗待遇伤残待遇职业康复待遇因工死亡待遇,5、我国新型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境内所有企业(2).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3).建立了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机制(4).调整了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教材24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6、存在的问题,工伤保险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制定得不够科学,浮动费率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工伤保险在事故预防上乏力,安全生产与工伤保

23、险跨部门管理,工伤保险管理部门没有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条件,缺少工伤保险的自我能动功能。,7、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适应需要,完善工伤保险的法规体系不断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理顺体制,将工伤保险纳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确立新型观念,完善工伤保险的运行系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伤保险的组织管理水平,8、2009年7月24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主要内容,(一)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 1.删去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规定。2、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以及争议处理程序(1)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2)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3)简化了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4)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3、加大了对不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 4、加强了对未参保职工的权益保障 5、提高了工亡待遇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