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159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 年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50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河流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公式,岸边排放与中心排放的合过程段长度之比为( ) 。A. 0.25 B. 0.5 C. 2.0 D. 4.02、某季节性生产的榨糖厂,每年旱季生产 6 个月。按照设计流量条件计算的 COD 允许排放量为 30 吨月,则核定该厂的 COD 总量指标为( ) 。A. 90 吨年 B. 180 吨年 C. 360 吨年 D. 720 吨年3、某监测点 COD 的标准指数为 2.3,表示该点位 COD( ) 。A. 超标 2.3 倍 B. 超标 1.3

2、倍 C. 超标 0.3 倍 D. 未超标4、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解析解预测河口氨氮浓度纵向分布无需输入的参数是( ) 。A. 余流量或余流速 B. 一阶衰减系数 C. 纵向离散系数 D. 横向混合系数5、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 3.6 万 td 的排污口,COD 排放浓度为 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 10m3s,COD 背景浓度为 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 10.0 万 td,COD 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 COD 起始浓度为(A) 。A. 21.56mgLB. 24.95mgLC. 42.80mgLD. 55.00

3、mgL解析:(3.6100 + 8 6.415 + 10.050) (3.6 + 8 6.4 + 10.0) =21.56。单位要换算统一,解题的关键是将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 10m3s 转换为 86.4 td。6、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级耗氧系数。 上游断面 COD 实测浓度为30mgL,下游断面 COD 实测浓度为 25mgL,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 1 天,则耗氧系数估值为(B) 。A. 0.10dB. 0.18dC. 0.21dD. 0.23d解析:t = 1d 为已知,k =lnCA/CB t ,代入数据取自然对数即可。7、采用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入河排污口岸边污染带的范围,根

4、据多次现场实测验证得到的均值为 0.7。已知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断面平均水深为 5m,摩阻流速为 0.08ms,则计算污染带范围采用的横向混合系数为(A) 。A. 0.28m2dB. 0.35m2dC. 0.40m2dD. 0.56m2d解析:5 0.0 8 0.7 = O.2 8 ,套公式,但是需要知道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8、某液氨管道出现 10 分钟的液氨泄漏,其后果计算应采用的模式是(C) 。A. 估算模式B. 多烟团模式C. 分段烟羽模式D. 高斯烟羽模式解析:根据风险导则原文的 7.后果计算: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采用多烟团模式或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等模式。此题标准答案貌

5、似为 C。考试时选择了 A,依据 2012 版技术方法教材 P185:对于小于 1 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题目问的是后果计算,A 貌似非正确选项。9、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A) 。A. 标准状态烟气量B. 理论烟气量C. 实际烟气量D. 干烟气量10、 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 50 km 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是 (D) 。A. ADMS 模式B.AERMAP 模式C.AERMOD 模式D. CALPUFF 模式解析:送分童子出的题。11、下列参数应列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是(D) 。A. 面源半径B. 烟气出口速度C. 横向初始扩散参数D. 面源初始排放高

6、度解析:送分童子又来了。12、 某铁路专用线穿过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在居民区测得的夜间等效声级为 57dB(A) ,居民区声环境评价结果正确的是(C) 。A. 达标B. 超标 2 dB(A)C. 超标 7 dB(A)D. 超标 12 dB(A)解析:考点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和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限值。不适用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13、三个声源对某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分别是 60 dB(A) 、60 dB(A) 、63 dB(A) ,则该敏感目标接收到的声级是(D)dB(A) 。A.61B. 63C.65D. 66解析:60dB(A)+ 60dB(A)= 63dB(A) ,

7、63dB(A)+ 63dB(A)=66dB(A) 。技术方法噪声部分,教材(2012 版)P260分贝和的增值表必须熟练掌握并熟练运用。 这个考点是技术方法的超高频考点,每年必考。14、距某点声源 1 米处的等效声级为 80dB(A) ,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限值, 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C) 。A.100 米B. 21.5 米C.10 米D. 4 米解析:2 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限值为 60dB(A) ,用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衰减量。15、某风机圆形排风口的直径为 2 米, 采用点声源模式预测该排风口噪声影响时,预测点距排风口中心的距离至少应是( A

8、) 。A.4 米B. 3 米C.2 米D. 1 米解析:2 倍。16、某一给水泵房室内围护结构处声级为 85dB(A) ,已知围护结构的 A 计权隔声量为 20dB(A) 。假设水泵房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 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为(B)dB(A) 。A.53B. 59C.65D. 71解析:85206 =59。计算室内向室外噪声扩散时,一定要分清隔声量 (TL) 和插入损失 (NR) 这2个概念, 牢记公式NR=L1L2=TL+6。17、将 4 台水泵,每台 A 计权声功率级为 80dB(A) ,等效为一个开阔地面的点声源, 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 距该等效点声源中心 10 米处的声级

9、为(B) 。A.68B. 66C.62D. 58解析:80dB(A)+ 80dB(A)+ 80dB(A)+ 80dB(A)= 86dB(A)8620 = 6618、野外现场渗水实验的目的是(D) 。A.含水层孔隙度B. 包气带孔隙度C.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D. 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114:渗水实验是一种野外现场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19、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A) 。A. 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B. 空隙率、给水度、弹性系数C. 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实际流速D. 有效孔隙度、弹性系数、水力传导系数20、影响地下水含水层渗透系数

10、K 值的因素是( C ) 。A.地下水水力坡度大小B. 含水层厚度大小C.介质颗粒粒径大小D. 抽取含水层的水量大小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96: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黏滞性等。21、地下水影响半径(R)表示的是以抽水井为中心至(A)处的距离。A.地下水位降深等于零B. 地下水位降深大于零C.地下水位埋深等于零D. 地下水位埋深大于零22、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背景值、对照值、监测值分别代表的是(B) 。A. 历史、天然、现状监测值B. 天然、历史、现状监测值C. 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监测值D. 非项目影响区、项目区、项目影响区

11、监测值23、 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 I 类一级评价项目,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是(C) 。A. 地下水排泄区B. 地下水径流排泄区C.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D. 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 版)P116:当 I 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23、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矩形面源影响不需要输入的大气污染源参数是(D) 。A.面源长度B. 面源宽度C.污染物排放速率D. 烟气出口速度解析:送分题。24、某城市 E 和 ESE 风向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20%和 18%,静风频率为 45%,新建热电厂选址方案正确的

12、是(C) 。A.选址在城市的东面B. 选址在城市的东南偏东面C.选址在城市的西面D. 选址在城市的东南面解析:选在城市主导风的下风向。25、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面内容,说法正确的是(D) 。A. 连续监测 6 天B. 布设 5 个监测点C. 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 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解析:大气导则的内容。26、某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分别布置在两个区块,通过约 7km 管廊互供物料。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应(B) 。A. 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估算B. 按两区块分别估算C. 仅按炼油装置区估算D. 仅按化工装置区估算解

13、析:应按最不利条件分别估算。27、某项目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按 850mgm3 设计,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670 吨。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 400mgm3,则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核算为(C) 。A. 2670 吨B. 1414 吨C. 1256 吨D. 1130 吨解析:4002670850 =1256.4729、某炼油项目填海 7hm2,配套建设成品油码头及灌区,并对航道进行疏浚。施工期海域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因子是( B ) 。A. 成品油B. 悬浮物C. 重金属D. 溶解氧解析:施工期的主要评价因子,与成品油、重金属显然无关。30、AP 值法计算

14、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 D ) 。A. 规定开发区集中供热B. 制定污水集中处理方案C. 明确固废处置方案D. 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31、某项目对含 1%氯化钠的工艺水溶液进行纳滤浓缩除盐。已知除盐水的收率为 60%,浓母液含氯化钠为 2.4%,则稀溶液含氯化钠浓度为(B) 。A. 0.05 %B. 0.07 %C. 0.08 %D. 0.12 %解析:稀溶液氯化钠浓度60% + 2.4%40% = 1%。稀溶液氯化钠浓度 = (1% 2.4%40%) 60% =0.07 %32、某设施甲苯尾气浓度为 20mgm3,风量为 200000m3h,下列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D)

15、。A. 海水法B. 排烟再循环法C.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D. 低温等离子体法33、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厂,在排放前常采取消毒处理,最经济的消毒处理方法是(B) 。A. 臭氧法B. 紫外线法C. 双氧水法D. 二氧化氯法解析:本题由争议,有人认为二氧化氯法为常见方法,但是二氧化氯法需要添加消毒剂,根据题意,最经济的,无疑是用紫外线照射。34、 某化工厂废水特点为氨氮、 氟化物浓度高, BOD5COD 为 0.25,COD 浓度为 2000mgL, 以下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D) 。A. 中和 + 厌氧 耗氧生化法B. 化学氧化 + 活性污泥法C. 中和 + 气浮 + 活性污泥法D. 气提 +

16、 混凝沉淀 + 厌氧 耗氧生化法35、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由(B)构成。A. 斑块、廊道、格局B. 斑块、廊道、基质C. 廊道、格局、基质D. 基质、斑块、格局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 版)P160: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36、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调查方法的是(B) 。A. 遥感法B. 类比法C. 生态监测法D.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137:生态现状调查的方法有(1) 、资料收集法; (2) 、现场勘查法; (3)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4) 、生态监测法; (5) 、遥感法调查法。37、关于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说法正确的是(D) 。A. 每个采

17、样点应采水样 1LB. 水样灌满后均应加盖密封C. 水深为 610m 时,应在表层和底层采样D. 水库水面面积为 10005000hm2 时,采样点数量应为 46 个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141:采样点的数量控制。A 的正确答案为 2L ;B 的正确答案为除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外,其他水样不宜灌满。水样灌瓶后,均应加入固定液;C 的正确答案为水深为 610m 时,应在表层、中层和底层采样。38、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综合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B. 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评价C. 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D. 综

18、合指数法适用于分析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276:指数法应用可用于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39、山区小型引水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源于( ) A. 土地淹没B. 厂房占地C. 移民安置D. 河流减脱水解析:减脱水是引水式电站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40、 某制药废水硝基苯类浓度为 20mgL, 不能有效处理硝基苯的工艺是( D ) 。A. 微电解B. 厌氧水解C. Fenton氧化D. 中和处理41、下列烟气脱硫方法中,不产生废水的方法是(C) 。A. 氨法B. 海水法C. 烟气循环流化床工

19、艺D.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355:燃烧烟气脱硫。氨法、钙法(石灰石膏法)均为湿法,海水法显然会有废水产生。42、某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剩余污泥量为 150m3d,含水率 99%,经浓缩后含水率降至 97%,浓缩后的污泥量为(C) 。A. 100m3dB. 75m3dC. 50m3dD. 45m3d解析:150(1- 99%)= 浓缩后污泥量(1- 97%) ,考点是物料平衡。43、某面积为 10.0km2 的开发区, 建设前森林覆盖率为 45%, 建设运行后森林覆盖面积为 3.5km2。若以植被覆盖率为质量指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出该区开发前后生态质量变化量为(

20、D) 。A. 增加 10%B. 增加 6.5%C. 减少 5.5%D. 减少 10%解析:开发后森林覆盖率为 3.510.0=35%。44、某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路由地段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栖息和迁徙的多年调查资料, 分析评价公路建设与运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该环评所采用的方法是( C) 。A. 类比法B. 综合指数法C. 生态机理分析法D. 系统分析法解析: 生态导则中介绍的各种生态分析与评价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要十分熟悉。45、 测得某样地共有 5 种植物, 各种植物在样方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该样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 。植物种数量S1S2S3S4S5152020540A. 1.4

21、4B. 1.54C. 1.64D. 1.74解析:根据香农威纳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P1=0.15、P2=0.20、P3=0.20、P4=0.05、P5=0.40。H = ( 0.15 1.89711998 + 2 0.20 1.60943791 + 0.05 2.99573227+ 0.40.91629073)=(0.284567997 + 0.643775164 +0.149786613 + 0.366516292) =1.44。数字太繁琐,作为考试,不能简单些吗?46、铅蓄电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是(D) 。A. 二氧化硫B. 镍尘C. 氟化物D. 铅尘47、从土壤

22、剖面采取土壤样品正确的方法是( C) 。A. 随机取样B. 由上而下分层取样C. 由下而上分层取样D. 由中段向上、下扩展取样48、测定灌木林生物量最精确的方法是( A ) 。A. 皆伐法B. 平均木法C. 随机抽样法D. 胸径测量法解析:测定灌草生物量,皆伐法最适宜。其他三种方法用于乔木生物量的测定。49、景观生态学中,被称为基质的斑块具有的特征是(D) 。A. 相对面积小、破碎化程度高、无动态控制功能B. 相对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无动态控制功能C. 相对面积小、连通程度低、有动态控制功能D. 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解析:本题出的有问题,景观生态学中认为景观是由基质、斑块和

23、廊道组成。基质是基质,斑块是斑块, “被称为基质的斑块”这种说法有问题。原题的本意是想让考生回答基质的特征。50、下列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不属于初步论证的是(D) 。A. 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B.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C. 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D.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解析:D 选项的内容,是初步分析应该识别的内容。如果项目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等,就没有必要进行工程分析了。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分,每题的备选项

24、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51、 为了解某石油炼化改扩建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内的调查内容有( ABCD ) 。A. 地表水水文状况B. 地下水理化特性C. 植被覆盖率D. 土壤污染状况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 版)P116: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52、关于湖库水体垂向分层的正确说法有( ABD ) 。A. 水深越浅越不易分层B. 径流越大越不易分层C. 面积越大越不易分层D. 温差是分层的主要因素53、 根据项目外排污水的污染因子进行河道水质预测因子排序, 其排序指数 ISE的可能值有( BCD ) 。A.0B.100C

25、.- 100D.- 154、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氨氮浓度分布, 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ABCD ) 。A. 河流过水断面面积B. 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C. 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度D. 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解析:预测河流中氨氮浓度需要河流的水的流速, 通过河流过水断面面积可以得知湿周、水力半径,求出水流流速。55、 关于纵向离散系数DL与横向混合系数MY说法正确的有 ( AC) 。A. 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 MYB. 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DL与 MY呈反比C. DL反映由于断面内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D. MY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解析

26、:方法教材(2012 版)P62:由于断面流速不均引起的混合过程采用纵向离散系数表征。56、新建化工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ACD ) 。A. 贮运的风险防范措施B. 项目施工的风险防范措施C. 总图布置的风险防范措施D. 自动控制的风险防范措施解析:化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属于安全风险, 不属于环境风险范畴。57、下列属于 AERMOD 预测模式需要输入的点源参数有(ABD) 。A. 排气筒的几何高度B. 烟气出口速度C. 排气筒出口处环境温度D.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解析:选项 C 排气筒出口处环境温度 ,属于 AERMOD 预测模式需要的参数,但不属于需要输入的点源参数。与此类似,在复杂

27、地形条件下,预测时还需要地形参数,均不属于点源的参数。58、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 ACD ) 。A. 现有噪声源B. 风噪声C. 环境敏感目标D. 环境噪声背景值解析:标准答案,无争议。有限长线声源的解析:标准答案,无争议。59、长度为l0,已知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0处的声级为 Lp(r0),按 r0 、r 和 l0之间的不同关系, 计算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 r 处声级的公式可近似为( ABC ) 。A. Lp(r) = Lp(r0) - 20lg(r / r0)B.Lp(r) = Lp(r0) - 15 lg(r / r0)C. Lp(r) = Lp(r

28、0) - 10 lg(r / r0)D.Lp(r) = Lp(r0) - 15 lg(r/ r0) - 8解析:ABC 为本题标准答案。详细解析见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263。60、某水泵生产企业声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分析的内容有 ( BCD ) 。A. 产品水泵的声功率级B. 企业总图布置的合理性C. 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D. 对环境敏感的产生影响的噪声源解析:A 选项,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与产品的声级无关。BCD为本题标准答案。61、与声波大气吸收衰减系数有关的主要因素有( ACD ) 。A. 空气温度B. 声波强度C. 声波频率D. 空气湿度解析:ACD 为标准答案。技术方法教材

29、(2012 版)P266:空气衰减系数是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6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计算室内声源的室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需要的主要参数有( ABC ) 。A. 室内围护结构处的声级B. 围护结构的隔声量C. 围护结构的面积D. 房间的体积解析:ABC 为标准答案,与房间体积关系不大。63、将如图所示(图略) 的四台水泵近似为位于中心位置的等效声源的条件有( BCD ) 。A. 各水泵应有不同的高度B. 各水泵有大致相同的噪声强度C. 各水泵到预测点有相同的声传播条件D. 预测点到等效声源中心的距离大于等效声源最大几何尺寸的 2 倍64、影响项目场地潜水含水层易污性

30、的因素有( ABC ) 。A.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程度B. 项目场地包气带介质C. 项目场地分区防渗D. 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控65、I 类新建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地下水天然露头监测资料可帮助确定( CD ) 。A. 该项目污染源的分布位置B. 该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C. 含水层类型及其富水性强弱D. 断层构造的导水性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66、地下水评价 I 类建设项目,需要调查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 BD ) 。A. 地下水污染B. 天然劣质地下水C.土壤污染D. 地面沉降67、 地下水评价 I 类改扩建项目,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设的依据有( ABD) 。A. 项目总

31、图布置B. 现有污染源分布C. 项目污染源种类和浓度D. 项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68、根据地形图上绘制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可确定(ABCD) 。A. 地下水流向B. 地下水力坡度C. 含水层厚度D. 潜水的埋藏深度解析:详细解析见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94。69、下列能运用解析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条件有( ABC) 。A. 无限边界条件B. 均质性的承压含水层C. 均质性的潜水含水层D. 不规则的边界条件7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使用 AERMOD 预测模式不需要输入的资料有(B) 。A. 50km 范围内最近的气象站近 20 年的地面气候统计资料B. 50km

32、 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 20 年的高空气候统计资料C. 50km 范围内最近的气象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 50km 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探测资料71、2012 年开展某燃煤电厂项目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大气影响预测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 预测因子只需选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B. 采用距离项目 50km 内最近气象站 2010 年的气象资料C. 预测内容包括预测计算点 1 小时、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D. 只用预测的浓度贡献值进行评价72、某燃气电厂项目,烟气由两根烟囱排放。

33、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工作内容,说法正确的有(D ) 。A. 设 5 个监测点连续监测 7 天B. 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3 个监测因子C.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每天监测 4 次(07:00 , 10:00 , 14:00 , 18:00)D. 应获取不利季节至少 7 天的有效监测数据解析:A 选项错误在于,监测点位需根据评价级别、敏感点的情况设置;B 选项错误在于,监测因子数量不足,常规因子均应监测;C 选项错误在于,监测频次需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73、拟建于西北地区的煤化工项目,场址为半固定沙地,在环境影响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环境要素有( ABCD ) 。A

34、. 地下水B. 植被C. 大气D. 土壤74、 分析电石法聚氯乙烯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应分析的指标有( ABCD ) 。A. 单位产品电石消耗量B. 单位产品电石渣产生量C. 单位产品催化剂消耗量D. 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解析:选项 A、C 为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其中 C 为辅料;选项 B、 D为污染物产生指标。75、 某开发区规划环评预测的水环境容量不足以支持开发区全部的规划项目,开发区废水排放总量指标的确定应考虑( CD ) 。A. 按达标排放确定排放总量B. 调整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目标C. 调整产业规划,降低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D. 制定基于满足水环境功能的流域水污染控制计划解析:选

35、项 A,达标排放并不能保证总量达标;选项 B,通过降低环境质量标准,达到总量指标的要求,不符合法规和环境政策。76、某煤制烯烃项目,以下工程投资可全部列入环保投资的有( ACD ) 。A. 厂区绿化B. 生活供水系统C. 污水处理厂D. 高架火炬系统77、 某平原城市拟在已运行五年以上的老填埋场附近新建一座规模及条件相同的新填埋场。与老填埋场相比,新填埋场渗滤液具有的特点包括( ACD ) 。A. COD 浓度更高B. NH3-N 浓度更高C. 重金属浓度更高D. BOD5/COD 比值更高解析:ACD 为正确选项,详细解析见技术方法教材(2012 版)P313。78、以下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36、 BCD ) 。A. 电镀厂污泥B. 热电厂粉煤灰C. 生活垃圾焚烧厂炉渣D. 自来水厂净水沉渣79、某喷漆厂采用“水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蓄热式热力焚烧”处理喷漆废气,废气处理单元产生的各类固废中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ABC ) 。A. 漆渣B. 废过滤材料C. 废活性炭D. 废蓄热陶瓷填料80、某铅蓄电池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通过的条件应包括(ABCD) 。A. “三废”排放达标B. 敏感点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达标C. 铅排放总量符合环评批复要求D. 环评中提出的环保设施和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81、某电镀企业包括除油、镀铬、镀锌、镀铜等生产线,铬酸雾经收集、 碱洗吸收后排放, 则需要单独收集处

37、理的含第一类污染物废水有(BD ) 。A. 除油废水B. 镀铬废水C. 镀铜废水D. 铬酸雾吸收废水解析:选项中只有铬为第一类水污染物。82、适宜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方法有( D ) 。A. 吸附法B. 膜分离法C. 冷凝法D. 低温等离子法解析:技术方法教材(2013 版)P371-372:选项 A 吸附法处理单元有限,不适用大风量;选项 C 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回收和处理。83、在风险识别中,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有( ABC ) 。A. 火灾B. 爆炸C. 泄露D. 非正常工况排放解析:导则和标准教材(2012 版)P227: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

38、危害环境事故起因, 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露三种。84、下列景观斑块优势度(Do) 、密度(Rd) 、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BC ) 。A. Do = 0.5 ( Rd+ Rf + Lp ) 100%B. Rd=(斑块 i 的数目/斑块总数) 100%C. Lp =(斑块 i 的面积/样地总面积) 100%D. Rf=(斑块 i 的密度/总样方数) 100%85、生态影响型项目影响源识别的内容有(ABC ) 。A. 工程行为识别B. 污染源识别C. 重点工程识别D. 敏感目标识别解析:敏感目标是影响源的受体,不是生态影响型项目的影响源。 这道考题考的是语文知

39、识。86、关于植物样方调查的正确说法有(ABD ) 。A. 样方大小可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B. 可用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量C. 可随机确定样方面积D. 可依据物种数量及其均匀性调整样方87、采用类比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时, 关于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说法正确的有( AB ) 。A. 生态背景相同,区域具有一致性B. 性质相同的已建成项目,已对生态产生实际影响C. 性质相同的已建成项目,尚未对生态产生实际影响D. 性质相同的拟建项目解析:尚未建成或尚未产生实际影响的项目,影响情况未知,显然无法类比。88、某坝后式水电站的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内容应包括( ABD ) 。A.

40、坝下河段的水生生态B. 库区的鱼类调查C. 工程总投资执行情况D. 移民安置影响调查解析:环保投资执行情况才是竣工验收应调查的内容。89、下列处理工艺可用于脱色的有( AD ) 。A. 混凝沉淀B. 厌氧水解C. 接触氧化法D. 臭氧氧化90、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中, 费用效益分析应在财务现金流量表基础上增加( BD ) 。A. 销售收入B. 环境成本C. 流动资金D. 环境效益91、 南方某硫铁矿山露天开采后,因氧化和雨水侵蚀形成的弱酸性地表径流,造成矿区迹地土壤贫瘠、土层很薄,下列生态恢复措施正确的有(ACD ) 。A. 表层覆土B. 种植大型乔木C. 种植草木植物或灌木D. 利用河

41、泥、湖泥或农业废弃秸秆等增加土壤有机质92、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有( BC ) 。A. 勘查期B. 施工期C. 运营期D. 封场期解析:此题有争议,有人认为应包括选项 D 封场期。本人认为封场期对生态环境会有轻微的生态影响,但不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93、用于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工艺有(ABCD) 。A. 沉淀B. 砂滤C. 气浮D. 离子交换94、某高速公路桥跨越的河流为 II 类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CD ) 。A. 桥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B. 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C. 沉淀池始终为满水状态D. 桥面雨水处理后直接排入该河流解析: 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42、通知(环发2007184 号):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桥梁, 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95、某装置尾气废气量为 5000m3/h,氯化氢浓度为 1000mg/m3,下列处理方法适宜的有( AC ) 。A. 三级逆流水洗B. 生物过滤C. 二级水洗+碱洗D. 离子交换96、 某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罗茨鼓风机曝气, 为降低罗茨风机及其风管辐射至厂界的噪声,可采用的方法有( ABCD ) 。A. 风管与风机间采取软连接B.

43、风机加装隔声罩C. 风机进气口安装消声器D. 风管外侧阻尼包扎97、在测定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 ABCD ) 。A. 生长量B. 呼吸作用消耗量C. 枯枝落叶损失量D. 被动物吃掉的损失量解析:A、B、C、 D 四项合计,测定到的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最精确。98、工业建设项目对附近景观和文物的影响方式主要有( ABC ) 。A. 废气影响B. 振动影响C. 腐蚀影响D. 游人污损99、在进行陆生野生动物物种调查时,应调查(ABCD ) 。A. 动物毛发B. 动物粪便C. 动物足迹D. 动物叫声100、建有船闸的水坝下游减水河段最小流量设计时必须保证的参数有( ABD) 。A. 最小生态需水量B. 正常航运的流量C. 平水期多年平均流量D. 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