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2049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9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与哲学》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讲,文学与哲学,毕加索鸽子和豌豆(1912),毕加索:“真正的艺术在东方!”,一、文学与哲学比较概观,王国维:用西方哲学解读红楼梦鲁迅:“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唐君毅(19091978):“哲学文学关系之密,古今中外皆同。西人多有哲学为文学之灵魂文学以哲学为内涵之论。”,一、文学与哲学比较概观,(法)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要领会数不尽的作品,没有一个比较学者能够离开哲学家。”强调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方面推崇雪莱的原始感性,同时又引用拜伦的话,批评雪莱的诗中有着形而上学的说教。(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一方面承认诗人作家受到哲学家的影响,

2、同时也指出“诗不是哲学的替代品,它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宗旨。”,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一)古希腊时代理性主义哲学观的形成古希腊哲学的含义是智慧之学;哲学家就是爱智慧者。柏拉图哲学及对诗的态度(1)三个世界:理式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2)两类诗歌:模仿世俗的诗和代神立言的诗。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文学的态度。(1)诗与哲学(2)诗与历史,柏拉图开创了绝对理性的先河,因而他排斥感性的文学。亚里士多德固然肯定了感性模仿的文学,但却是以文学所具有的哲学价值来为其争取地位的。所以亚氏实际上仍然沿用着柏拉图的理性主义逻辑。这样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共同形成的理性主义哲学就成为了后世西方哲学与文

3、学的一个传统。,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二)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两种范式1、偏于柏拉图理性的一方: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2、偏于亚里士多德感性的一方:贺拉斯和托马斯阿奎那,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三)文艺复兴对理性主义的发扬光大(意)达芬奇:“诗所处理的是精神哲学,绘画所处理的就是自然哲学。”(英)锡德尼:哲学是完美的,但“他只能教导已经充分受过了教育的人。诗作是适合最柔弱的脾胃的食物,诗人就是普通百姓的哲学家。”,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四)古典主义诗学笛卡尔和布瓦洛:认为文学“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五)启蒙主义思想维柯:诗人是童年,哲学家是老人。,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

4、与哲学,(六)德国古典美学1、黑格尔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2、黑格尔认为:哲学将取代文学艺术成为认识绝对理念的最高形式。,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七)现代人本哲学(法)柏格森:“在无机的物质面前,理性是得心应手的”,但是,“当理性从事于生命的研究时它必然会把有生的东西当成无生物质一样处理”。德国以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也反对科学、工具理性和技术统治对于主体生命的压迫和分裂,以及对人生的弃之不顾。,人本哲学对科学的疏离,使他必然向艺术靠拢。于是,柏拉图的逻辑被颠倒了过来,即文学不是向理性靠拢而获取价值,而是哲学以非理性并尊重生命的感性为荣耀。,二、西方

5、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人本哲学向文学靠近的体现之一:人本哲学家对艺术的推崇叔本华将艺术的陶醉与哲学的沉思和宗教的涅槃看作是解脱人生痛苦的三种途径。尼采将艺术看成是自我超越的不二法门。在尼采看来,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和世界的存在才具有合理性。而要回到审美的生活方式,就要舍弃宗教和哲学的虚假模式。,狄尔泰:当哲学家躲进数学和逻辑的象牙之塔的时候,诗人则将追问生命的意义作为自己的使命。海德格尔:物质的繁荣掩盖不了现代人精神上已处于冥暗的午夜。“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出神圣。”,二、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人本哲学向文学靠近的体现之二:哲学家本身就是诗人或作家如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等人。,三、中

6、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一)诗、乐列入“六经”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二)中国哲学的主旨不是“爱智”而是“闻道”1、儒家之道儒家的“道”是讲求伦理秩序的“礼”,其用途在于节制人的情欲。,三、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2、道家之道道家之道体现在反文明崇自然上。如果说儒家之道倡导“大我”,是社会哲学、伦理哲学,那么道家之道则是尊重“小我”,是自然哲学、养生哲学。体现在文学上,受儒家影响的呈现出积极进取、吊古伤怀亲朋赠答、天伦之乐的面貌;受道家影响的则呈现出寄情山水、梅妻鹤子悠然飘然的面貌。,三、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3、中国哲学的“理”与西方传统哲学的“理

7、”西方的“理”是世界的本体中国的“理”即“礼”。,四、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人本哲学及其文学,(一)“天下之大本”与“本我”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疏导、节制与反理性、野性。,四、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人本哲学及其文学,(二)注重生命的整体而反对分化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说与诗词混合;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六经皆史”,文史哲不分家。尼采复活希腊人的“酒神精神”,使人与大地的本体意志合一。柏格森推崇生命整体的本能与直觉。,四、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人本哲学及其文学,(三)哲学的审美化和对艺术的推崇孔子:文质彬彬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鲁迅:唐诗可分为廊庙(儒)与山林(道)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