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2609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理性思维的启明星 前苏格拉底哲学,目录,一、引言二、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三、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四、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五、小结六、参考书目,同整个西方文明一样,西方哲学也肇始于古代希腊。从古希腊第一个可以称为哲学家的泰勒斯算起,西方哲学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面貌独特的古希腊文明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传统,它不同于东方(中国、印度、阿拉伯等)的思维方式。这种传统持续了两千多年,经久不衰。其间出现的思想体系,可谓派别林立,浩如烟海。,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公元前 6世纪,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制逐渐兴起。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城邦”奴隶制后期。奴隶制关系的确立,使得生

2、产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古希腊哲学提供了用于总结和概括的材料。由于奴隶制的确立,奴隶主依靠对奴隶的剥削才有可能脱离开单纯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精神生产与研究。(“闲暇”)在希腊的各种政体中,都必须遵从一定的法律规范。正是这种从变幻无常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某种恒定性和统一性的尺度或规范的心理倾向,最终形成了希腊人的思辨性格。,2.古代神话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初,古希腊哲学开始出现时,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关于诸神谱系的故事已流传了300年。神谱一部以神话语言,以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是以后哲学的、思辨的宇宙生成论范本。希腊神话在西方哲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希腊哲学的起源,部分来源

3、于和神话的冲突中。3.古代东方各民族思想文化对希腊哲学的影响。科学自古被认为是来自东方,在算术,天文,历法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第一阶段:自然哲学阶段 从泰勒斯创立希腊哲学开始,直到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哲学的超出,其中贯穿的核心问题是万物的本原问题。主要流派:米利都学派;爱菲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元素派;原子派,第二阶段: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 学阶段 所探讨的问题不再限于自然,而是转向了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大系统,在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都达到了古希腊哲学的最高峰。主要流派:智者派、苏格拉底哲学和小苏格拉底学

4、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化哲学。,第三阶段:亚里士多德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哲学逐渐与伦理学、宗教相结合,更加关注人生问题;科学理性精神犹存,交杂有神学目的论和“天命”论;伦理成为中心问题,论证个体伦理和世界主义的政治伦理;理性主义逐渐被怀疑主义、宗教神秘主义所代替,最终融入基督教神学。这一时期,主要是伊壁鸠鲁哲学、斯多亚主义和怀疑论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又称“前苏格拉底哲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本原问题为中心议题。在探究的方法上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日常素朴思维贯穿于探究过程中。地缘关系和地域特色也很明显,一个哲学派系一般都

5、较为固定的活动区域。早期的希腊自然哲学也表现出较强的历史穿透力。,米利都学派,希腊哲学起源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尼亚的米利都(今天在土耳其境内),这个城市濒临爱琴海,是古代亚、非、欧的交通枢纽,工商业繁荣,人文荟萃,被称为伊奥尼亚地区的花朵。在这里孕育了古希腊哲学中的第一个学派。,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学派,它因其发祥地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年)、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546)、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前525),他们是师徒三代,各相差约20岁。,(一)泰勒斯(Thales),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从

6、亚里士多德起,他就一直被为整个西方哲学的始祖。富有政治智慧,与雅典的梭伦是好朋友,并赢得了同大名鼎鼎的梭伦一样的“贤人”的称号。作为希腊的“七贤”之一,泰勒斯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两则逸事:他在西方最早开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因天文观测而失足落井,遭婢女嘲笑 柏拉图记载:“泰勒斯仰观星空竟失足落在井里”,伶俐的色雷斯女奴嘲笑他“只热衷于认识天上发生的事情,却看不到在脚下发生的是什么”。因天文观测而预测橄榄丰收,大发横财,基本观点,1.“水是万物的本原”第一,他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据亚里士多德讲: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产生,靠湿气

7、维持的(万物由此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他想法的一个事实。,第二,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大地是飘浮在水上的说法,他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如果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那么就不难推想世界的最初状态只能是水,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正如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的经验事实所显示的那样。,意义,这是一种素朴的唯物论,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统一于某种特殊的具体物质。此前的希腊神话把万物的根源归结为神,泰勒斯第一次用一种具体的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根源,标志着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从神话中独立出来,开始用科学的理性来观察世界,宣告了古代神话宇宙观的结束,因而具有开创的意义。,2.万物皆有灵魂与神

8、灵。在泰勒斯看来,大地以及其上的万物从水中生成之后,水仍然作用于地上的事物。水推动万物的力量被称为“湿气”,它弥漫于世界之中,无所不在。按当时的流行观念,能动的力量即灵魂,正是在此意义上,泰勒斯称万物有灵魂,并进而把水的能动力量奉作神圣的力量,又说万物都充满了神。,对泰勒斯的评价,(1)积极方面:泰勒斯第一个明确地表述了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世界观,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水是世界本原的命题,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这个命题标志着欧洲哲学史的诞生。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命题。它的一个鲜明特点,就在于否定用超自然的原因去解释自然,坚持从自然本身去说

9、明自然,用物质性的水来表达万物统一的根源。,(2)局限性:泰勒斯的这种唯物主义观点还是很原始的、朴素的。把万物本原归结为某种特殊的、具有一定感性形态的东西,实际上是用一种特殊的东西去说明其他特殊的东西,这种理论概括还未能摆脱感性形态。这表明在哲学刚产生的时候,人们的理论思维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命题还只是思维和存在问题的最原始的唯物主义表述,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理解还不是自觉的、明确的。,(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1、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阿派朗(ape iron)本义是“无限制、无界限、无规定、无定形”,也就是能够全方位扩展的无限物;世界由此而产生,并且最终归于这种

10、无限物。它在空间的量、在运动和时间中有“无限”的本性,能够生成无数个世界;它永恒运动,使万物生灭不息;作为本原,它没有开端和终结。目的:解决泰勒斯的“水为本原”难以解释水生成万物和自然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性问题。,2.“无定”生成无数世界 他在希腊哲学中最早形成“对立”范畴,认为阿派朗(apeiron)蕴含着无限多的“对立”,也就有生成无限多样事物的可能性。永恒运动的阿派朗把无限多的“对立”冷热、干湿分离出来,生成多样性的事物,又在毁灭中复归于它。但是,他的“对立”仅仅是从本原论角度指冷热、干湿等基本物态成分,还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法则,不能把他拔高为最早发现辩证法规律的人。,3.宇宙论 他认

11、为,地球根本无须以他物为依托,它只是悬于太空中的一个固体,与其他所有物体保持着同等距离。他并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他看来,人类生活在平坦的地表上显然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地球是圆筒状的。“大地.无所凭依,它之所以静止不动,在于它与其他所有物体保持同等距离,其状.如鼓。我们在它的一个平面行走,其他人则位于它的另一面。”,评 价,(1)阿那克西曼德提出阿派朗范畴,直接影响了后来以“气”为本原的学说。(2)用阿派朗的物质变化所论证的宇宙生成论、进化论渗透着自发的辩证法精神,他预言世界可以有许多个,人类生活的世界只是其中一个,这个思想被中世纪的布鲁诺用来作为反对宗教神学的武器。(3)猜测到世界万物具

12、有必然性,认为各种事物都产生于阿派朗,消灭后又复归于阿派朗。(4)他最早提出“对立”,是赫拉克利特建立对立统一学说的先声。,(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1.本原是无限的气 他综合了数量、空间上的无定形性和质上的确定性,是阿派朗(apeiron)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米利都哲学本原论的完成形态。“气”是万物的本原,说万物生于空气的永恒运动,并复归于空气。无限的气永恒运动变化,内在动因是气所蕴含的冷热、干湿等对立物态成分。这是一种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美尼的分离生成观形成对照。,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3.气

13、与灵魂 发展了泰勒斯的灵魂学说,认为灵魂是气、是气息,气是生命赖以维持的本原,这就既坚持了用气来说明一切的原则,又能较好地说明生命现象的发生。,评 价,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论,较好地说明了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仅坚持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论,还提出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不是凭猜测,而是通过观察气的稀散与浓聚的物态变化,来说明万物的生于气又复归于气,具有实证科学精神的萌芽。,(四)米利都学派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评价),米利都学派的哲学是整个欧洲哲学史的光辉开端,在哲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1.肯定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统一性和万物的生灭变化。是一种原始的、

14、自发的唯物主义。2.有运动变化、历史进化的观点。3.在政治上,它否定了贵族奴隶主的神鬼迷信观点,肯定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合理性。总之,米利都学派的哲学从总体上、路线上是正确的,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它在理论形态上还十分朴素。它以直观为基础,企图用一种具体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统一性,还不是科学的抽象。这不仅为后来的唯物主义留下了进一步发展的余地,也为唯心主义留下了理论缺口。,爱菲斯学派,爱菲斯是伊奥尼亚地区仅次于米利都的繁荣的港口城市。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杰出代表

15、。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有“晦涩哲人”之称。“时间是一个下跳棋的孩子,而支配权就在孩子的手中”。“如果人们的头脑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那么眼睛与耳朵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无用的摆设。”,基本观点,“世界是一团活火”他提出火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都是火的转化形态。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万物皆可化为火,火亦能化为万物,犹如货物可以换得黄金,黄金可以交换货物一样。”,2.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 在赫拉克利特这里,宇宙万物的转化是在一定尺度下进行的某

16、种有秩序、合规律的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来说,“火”和宇宙万物都遵循着那普遍存在的“逻各斯”。“逻各斯”作为火的特性,首先是指万物变化的普遍尺度,大致上等同于后世所谓的“规律”。正是通过保持适当的量度,虽有不断的变化,事物仍能维持原样。“逻各斯”的另外一种含义乃是指人的思维能力。“逻各斯”是人的灵魂所固有的,它自行增长。只有思想才能发现它,“思想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3.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许多辩证法思想。例如:他认为一切皆变。他认为,万物时刻在流动变化,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命题,把万物比作一条“河流”。他说没人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走进同一条河流

17、的人遇到的是新的水流,这强调了运动变化的绝对性方面。,还提出了对立面统一的思想,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是统一的。他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在他看来,一切皆相对。因为事物既然是对立面的同一,它就是由矛盾双方构成的,必然具有双重性质,人们对一事物的评定就应当以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而定。,总之,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次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这对欧洲哲学史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辩证法观点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因而是朴素的、自发的,缺乏科学的分析,并常有猜测性质,包含循环论色彩(万物产生于火又回归于火,世界每隔10800年

18、就发生一次世界大火,旧世界就灭亡,新世界就开始)。,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毕达哥拉斯学派产生于南意大利。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70前500)是古希腊第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欧洲最早的一批数学家,把希腊早期思想被推进到一种较高的抽象的逻辑思维水平。这个学派具有科学性与宗教性的双重特性。,1.数是万物的本原 与此前的米利都学派从具体自然物质中寻找万物的本原不同,他们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看到事物都具有数量的特性,并且遵循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由此他们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数是万物的本原。在他们看来,万物都是由数产生的,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数是万物的范型,万

19、物都是模仿数而产生的,是数的摹本。,2.和谐有限的宇宙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本原论中,形成了一个重要范畴和谐(harmonia)。原义是“将不同的东西美好地连接、调和在一起”,在哲学上就是指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认为作为本原的数之间有一种关系和比例,这种关系和比例产生和谐,和谐产生秩序,整个世界、人类社会都由这种和谐和秩序作统治和支配。和谐不仅是万物有善的限定性原理,也是该学派的审美和伦理观念。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命题。,评价,毕达哥拉斯撇开物体的具体特性,找出共同的特性数作为自然事物的本原,无疑,他是一个自然哲学家,相比于米利都派的单一的具体物质形态,直观的成分减少了,思维的因素增长了。

20、把现实的自然过程看成浓聚、稀疏的猜想被数量关系所取代,人类过去是力图摆脱超自然的神话,用个别的自然事物解释一切,现在又开始努力摆脱个别,寻求超个别的东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反映了人类思维为迈出这一步所作的努力,它预示着一种新的更高阶段的哲学的出现,爱利亚学派,爱利亚学派也以其发祥地爱利亚(Elea)而得名,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5世纪延续了100多年。它是古希腊早期哲学的重要转折点,是早期南意大利传统的成熟阶段。在探讨运动、变化着的东西之外,爱利亚给给古希腊哲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探讨不运动、不变化的东西,把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把思想作为研究的对象。,色诺芬尼关于“神”的思想,1、对

21、拟人化传统宗教的多神论的批判 他反对人神同形的观点,认为这些都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出来的:“凡人们认为诸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同他们一样的容貌和声音。”他嘲讽说:“假如牛、马河狮子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和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和塑出狮形的神像了。”这一思想明显打击了当时流行的传统神话,对后来反宗教神学也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2、“一”:带有泛神论色彩的理性神 色诺芬尼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批判多神论和神人同形论,目的是为了论证“有一个神,他是神和人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形体上或心灵上都不像凡人”。这种“神永远在同一个地方,

22、根本不动”,它“全视、全知、全听”,“神用不着费力气,而是以他的心灵和思想使万物活动”。这种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只能通过理智去把握,对神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超感性的本原的认识。这个“唯一”、“不动”的神,也就是宇宙全体的本性,这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巴门尼德。,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巴门尼德(Parmennides,约公元前540前470)是色诺芬尼的学生,是爱利亚学派的的奠基人,他的哲学著作是哲学诗论自然,但已失传,现在见到的只是一些残篇了。最早使用“存在”(being)这一抽象而具有本质意义的范畴来规定世界的本原,强调理性思维在认识真理中的重要作用,超越了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从直观观察中探求万物本原

23、。,1.存在的学说 对于物质,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它存在”;对于虚空,我们则称之为“它不存在”。在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认为“它”不存在,好像“它”存在过似的。赫拉克利特甚至还说过“在同一时间既存在又不存在”。与此不同的是,巴门尼德仅仅断言了“它存在”。这种观点意味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能被思考的,因为人不可能思考“无”。不能被思考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而存在的东西是可以被思考的。这是巴门尼德论断的一般主导思想。,2、真理和意见 巴门尼德的“非存在”,是指变动生灭的现象世界,“意见”就是凭感性对现象世界的认识,是一种没有把握世界本性的认识。他第一次把世界二重化、把认识区分为真理和意

24、见,后来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为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重化,把认识划分为意见与知识。,他从存在论出发,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一是低级的认识,叫做意见,即感性认识;二是高级认识,叫做真理,即理性认识。在他看来,感官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及其现象都是可生可灭的,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不可靠的,因此,对自然物的认识只能获得虚假的、不确定的意见 只有唯一的、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只有对“存在”的认识才能通向真理。对真理的认识不能凭感觉,而要凭借理智。,评价,巴门尼德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学仅从感官对象中寻求世界本原,说明世界的片面性观点,强调从理智和思维去把握世界。因为世界的本原“存在”只能是思维的对象。从这里开始,哲学

25、由以前研究始基和派生物的关系转向了研究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巴门尼德这种学说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巴门尼德学说是古代早期哲学向思辨的本体论转化的光节点。所以,黑格尔称其为真正的哲学史的开端。另外,巴门尼德的否定感觉、否认现象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否定了自然哲学家的朴素辩证法,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芝诺(Zenon),芝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作进一步的论证,即论证存在的“唯一”、“不动”,否定“多”和“运动”。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个使用逻辑推理的主观辩证法揭露客观世界和思想之间的矛盾,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论辩术的创始者”。,1.反对众多的论证

26、芝诺为巴门尼德的作为世界全体本性的“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做论证。所谓“多”是指作为世界本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多元,也指空间组成部分的多,而不是指现象世界的多样性。他认为,如果“存在”是“多”,那么存在就既是无限大,又是无限小。(1)在空间构成上(2)在数量关系上 所以,“存在”如果是“多”,它就同时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这是矛盾的。因此,“存在”只能是“一”,不能是“多”。,评价:芝诺对“多”的反驳,客观上揭露了“多”的矛盾,提出了大和小、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问题,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反驳“多”、揭露矛盾的目的,是借此来否认“多”的客观性、真实性。他论证的错误在于:不懂得有限和无限、

27、大和小、一和多的辩证法,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绝对地对立起来,把矛盾当作虚假的,从而否定矛盾。,2.反对运动的四个论证 为了证明存在是不动的,他又运用反证法来证明运动的不可能,提出四个论证:二分法:运动的物体永远达不到目的阿基里追不上乌龟:最快的永远追不上最慢的飞矢不动:飞矢并没有离开自己的空间运动场: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元素派,“元素”的希腊文原义是“字母”,自然哲学家用来表示性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主要有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和阿那克萨格拉的“种子说”。,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2前432),比巴门尼德年轻20多岁,与阿那克萨格拉、普罗泰戈拉同时代,

28、智者高尔基亚是他的学生。他是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派政治家,领导民众推翻僭主政权而建立民主政体,倡导清廉,享有很高声誉。当民众要授予他王位时他拒绝接受,宁愿过一种节俭的生活。政敌们乘他访问奥林匹亚时发动政变,他被迫流落异乡。,1.本原论“四根说”和“爱”、“争”动因说,是一种新的本原论。(1)“四根说”:最早的物质元素论 水、火、气、土是“化生万物的四个根”,是世界的四大物质根源。四根中,火居于重要地位,这吸收了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四根自身永恒不变,它们的结合与分解才造成世界万物的生成和毁灭。这是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和化学上的元素概念的最初萌芽。,(2)“爱”与“争”恩培多克勒认为四种

29、元素是彼此独立、不能相互转化的,也不能自己运动。爱、争(恨)是四根运动的原因,使四根不断结合又不断分离,造成万物的生灭变化,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去统一和分裂物质。它们和另外四个元素一起构成六元素。这样,当四元素分裂时,“争”就在它们中间占有一席之地;当四元素统一时,爱就将它们结合在一起。,2.认识论 同类相知的流射说 是一种素朴的反映论。他认为任何物体都不断地发出一种“粒子流射”,这些流射粒子进入感官,和成分相同的元素的构成部分相遇,进入合适的孔道,就形成感觉。“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虽然恩培多克勒这些看法是十分幼稚的,但却是一种朴素

30、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他没有做出感觉和思想的区分,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阿那克萨哥拉,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第一个把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介绍给雅典人。在定居雅典的30年中,他对著名的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有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希腊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发展。他试图综合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两种哲学传统,以彻底的多元论修正和革新伊奥尼亚哲学,提出“种子”和“努斯”的二元论哲学,使物质和心智范畴的分化更加明朗化。,1.“种子”和“努斯”他的本原论,是种子和努斯的二元论。物质和精神两大范畴的区分从此开始明朗起来。因此,努斯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他用无限多

31、样又无限微小的物质粒子种子,来解释自然界的无限多样性,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种子的混合和分离;在动因上,认为“努斯”即心灵是万物的本原。2.“异类相知说”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原子派,由留基波开创、德谟克利特确立的原子论哲学,实现了对早期希腊各派自然哲学的综合,在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标志着早期希腊哲学的终结,即将进入希腊哲学最繁荣的时期建立体系化的希腊古典哲学。,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前370年)是留基波的学生,建立了原子论唯物主义体系,虽然在古希腊也许没有太高的地位,但在今天却获得了空前的认可,原因就在于两千多年前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被20

32、世纪物理学证明着有惊人的准确度。,1.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1)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作为原子运动场所的“非存在”。自身有差异的原子在虚空中的结合和分离,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毁灭。我们周围的世界实际上是由处于运动状态的原子组成,而我们是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验它。这就统一了“存在”与“非存在”,在人类认识史的一次飞跃,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有重要意义。,(2)虚空并不是指空气,而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是完全空虚无物的空间,虚空的特点是空虚、无形体,所以它是一种“非存在”,但是这种“非存在”也和“存在”(原子)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明确地

33、提出“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3)世界的构成 他认为,由于大小、形状不同的原子在虚空中任意移动着,运动的速度很大,不规则,因此相互发生碰撞,并且以各种方式彼此勾结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在结合中,原子的结构不同,事物的性质不同。所以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性质变化不过是原子的结合与分离而已。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的结合与排列不同造成的,因此,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只是原子和虚空。,2.“影像说”在认识论上,德谟克利特坚持灵魂也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的原子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影像。在原子论的基础上统一了身体与灵魂、感知和理性。他认为视觉是一种影像(image),视觉是眼睛和

34、对象都发出原子射流,相互作用而产生视觉影像。其他各种感觉也是双向原子流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印象。,对原子论学派的评价,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之大成,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原子论哲学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很有启发和影响,德谟克利特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前驱”。,小结,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本原的思考有两条线索:一和多以及变和不变。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

35、者,可以看出,在一与多、变与不变的关系的思想框架中思考本原问题,早期自然哲学家已经穷尽了一切可能性,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终止了。希腊哲学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问题的转变和思想框架的转变。智者运动提供了这一转变的契机。,参考书目:【1】布莱恩麦基著,季桂保译:哲学的故 事,三联书店,2009。【2】何中华等:爱智慧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伯特兰罗素,崔权醴译:西方的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见君:享受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1989;1996修订。【5】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第一卷,1988。【6】【7】【8】,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