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3391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容,一、桡骨远端骨折的概述二、解剖结构三、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及发病机制四、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五、小结,概述,定义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al fractures)-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骨皮质较弱因此力学结构较弱,骨折后容易发生松质骨的塌陷,皮质骨的粉碎及桡骨缩短现象。,概述,病因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跌倒时手过伸支撑其次是运动相关损伤和交通事故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多发的重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

2、者,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且骨折严重程度不一,手法复位后出现复位丢失的几率较大。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代表,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概述,自希波克拉底时代起,桡骨远端骨折一直被错误地认为是腕部脱位。直到18世纪,Petit才第一次提出猜测,认为它们可能是骨折。1783年,Pouteau,里昂主宫医院(LHotel Dieu)的主任医师将它们描述为桡骨远端骨折,并认识到这种骨折有不同种类。1814年,Abraham Colles发表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3、方面的代表作,但所刊登杂志发行量小,未引起医学界关注。1847年,Dupuytren将桡骨远端骨折介绍给它的学生们,并通过发表演讲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发展历史,解剖,A,Dorsal view illustrating Listers tubercle.B,Palmar view showing the scaphoid and lunate fossae distally,as well as the sigmoid notch ulnarly.Vascular foramina can be noted on the palmar and dorsal aspects of the di

4、stal radius.C,An end-on view of the distal radius and radioulnar joint showing the scaphoid fossa,lunate fossa,and ulnar head resting in the sigmoid notch.D,A view of the sigmoid notch from the ulnar aspect.,X线片参数,对于桡骨远端骨折,X线片参数是对骨折移位或成角程度进行量化的测定值。由于在特定范围内,大多数参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常变异,因此常需要拍摄健侧腕关节的X线片以对比正常参数值。

5、,X线片参数,中心参考点CRP(central reference point)桡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尺骨变异这三个参数可通过后前位X线片进行测量,通常以桡骨远端尺侧缘的最远端作为基准点,但这个“基准点”并非单一不变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存在变异,它表示月骨切迹的背侧角或掌侧角取决于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存在掌倾或背倾。因此需要用中心参考点 作为基准点。CRP的定义是前后位像上,月骨切迹掌背侧角之间连线的中点。,中心参考点CRP,由于桡骨尺侧缘最远端位于掌侧或背侧取决于关节面的倾斜情况,因此,这个标志对于尺骨变异等参数 而言并非可靠地参考点,而中心参考点 为月骨切迹的掌背侧缘的等分点,因此能更准

6、确测量桡倾角和尺骨变异,中心参考点基本位于月骨切迹中心的冠状面,其不由掌倾或背倾来决定。,X线片参数,桡倾角桡倾角(尺偏角),作为一个解剖参数是指自桡骨茎突至CRP的连线与桡骨长轴的垂线之间所成的夹角。正常腕关节桡倾角约为24。通常,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桡倾角15具有相对手术适应症。,X线片参数,尺骨变异尺骨变异是对桡骨远端骨折中桡骨的短缩情况进行定量的参数。它是指与参考线即桡骨干长轴 想垂直的两条直线的距离,一条垂线经过尺骨头远端,另一条经过CRP。负值表示桡骨长于尺骨,正值表示尺骨长于桡骨。尺骨变异正常为-0.6mm,标准差 1mm,短缩超过5mm具有相对手术适应症。,X线片参数,桡骨高度桡骨

7、高度作为另一参数 也用于评价桡骨的短缩情况。通过测量垂直于参考线即桡骨干长轴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具体 数值,这两条线分别为经过桡骨茎突顶点的垂线以及经过CRP的垂线。桡骨高度的正常值为11.6mm。,X线片参数,掌倾角侧位像中,掌倾角用于测量关节面的成角情况。掌倾角是指桡骨干中轴的垂线与侧位像中掌背侧缘连线所称的角度。正常腕关节掌倾角大约为10。掌侧移位的骨折通常显示为掌倾角的增加,这些骨折极度不稳定,需要一定程度的固定。,骨折分类及发病机制,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几乎所有的分类都是以受伤机制和骨折形态为依据,没有哪一种分类方法能包括所有的骨折情况。临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人名

8、命名的方法和AO分类方法。,Colles骨折,占前臂骨折的75%,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为1.59:1,左57%;右43%老年人 较小暴力就可造成粉碎性骨折。年轻人 损伤暴力较大,多见关节内骨折,往往关节面移位较大。多见坠落、交通伤。,Colles骨折,损伤机制最多见于跌伤:手臂伸出,前臂旋前,腕背伸,以手掌着地。,Colles骨折,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向桡侧移位,骨折块旋后,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掌倾角成负角,尺偏角变小。,Smith骨折,此类骨折多为跌倒,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曲致伤。但Thomas(1957)、FIandream、Sweeney(1962)等认

9、为:更容易发生此种骨折的机转是跌倒时手掌伸展,旋后位着地而造成。即患者向后跌倒,上肢伸直且手掌面着地,向掌侧移位。,Smith骨折,Smith骨折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端以远向掌侧移位,向背侧成角,掌侧骨皮质常有粉碎骨折块,骨折块旋转,桡骨短缩。有时伴有尺骨茎突骨折。,Barton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多见于成年男性,交通伤及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骨折部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损伤畸形没有类似于Cooles骨折和Smith骨折的典型表现。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缘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共分A、B、C三大类,每类有3个组,每组又分3个亚组.关节外骨折 包括

10、A1型:孤立的尺骨远端骨折;A2型:桡骨远端骨折,无粉碎、无嵌插;A3型: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简单关节内骨折 包括B1型: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B2型: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B3型: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 包括C1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无干骺端粉碎;C2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合并干骺端粉碎;C3型:粉碎的关节内骨折。,AO分型,A型:关节外骨折 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简单或嵌插骨折);A3(桡骨粉碎骨折):即colles和smith骨折,AO分型,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桡骨背侧缘骨折);B3(桡骨掌侧缘骨折):即barton

11、、反barton骨折和桡骨茎突骨折,AO分型,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C1(关节与干骺端简单骨折);C2(关节简单,干骺端粉碎);C3(关节与干骺端均粉碎),“文献中常将不稳定骨折作为一个手术指征。稳定骨折与不稳定骨折的具体描述不同文献略有不同,我们归纳为以下几点:粉碎:背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掌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骨折原始移位:背倾15,横向移位10 mm,桡骨短缩4 mm;关节内骨折:合并尺骨远端骨折、茎突基底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不能通过外固定维持复位;合并下尺桡不稳定。”,治疗,对于简单、稳定的关节外骨折及部分关节内骨折,通常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同定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骨折类型

12、的不同,复位后需采用不同的体位予以固定: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Smith骨折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并用超过肘关节的石膏同定。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上述位置固定2周后改成腕关节中立位同定至4周。,保守治疗,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保守治疗,Smith骨折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并用超过肘关节的石膏固定。,保守治疗,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

13、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可以控制对位,但不能对抗轴向负荷,60的复位丢火发生于1周内,因此,应在术后1周开始摄片复查。在复查随访中除了监测复位情况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压疮、骨筋膜室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骨量丢失加速、关节僵硬等。,保守治疗,对于骨折类型复杂且对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建议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对移位的骨块进行支撑固定、对骨缺损区进行植骨、早期进行辅助的主要功能活动,尽早恢复伤前的功能状态。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有: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失

14、败;陈旧、畸形愈合,不愈合。,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背侧入路,手术治疗,掌侧入路,保守治疗,掌侧入路,保守治疗,掌侧入路,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面平坦,有利于金属接骨板的放置;有旋前方肌覆盖,基本不会生肌腱刺激症状;掌侧骨皮质较厚,骨折后多可以找到有利于复位的解剖标志,方便复位;入路简单,可以迅速到达骨折端;避免对背侧软组织的剥离,保留了骨的血供。掌侧入路的最佳适应证是向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如掌侧Barton骨折和Smith骨折,背侧入路,背侧入路的优势有:可 以显露关节面,直视下解剖复位,并能对

15、背侧移位的骨折施以支撑固定;对月骨关节面塌陷骨折可以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同时修复下尺桡损伤。但缺点同样明显:(1)背侧移位骨折时,往往背侧皮质非常粉碎,不利于复位;破坏了背侧软组织的连续性,影响血供;对伸肌腱装置的破坏大,容易出现肌腱激惹。因此,在出现背侧双板系统之前,进行背侧入路固定采取慎重态度,腕关节三柱理论,桡侧柱由舟状窝和桡骨茎突组成。由于桡骨远端关节片存在尺偏角,手舟骨在关节面上的冲击在桡骨茎突处产生剪切力矩造成桡骨侧方皮质破坏。因此要稳定桡侧柱最好是支撑侧方皮质。中间柱由月状窝和桡骨半月切迹组成,可以看作是桡骨的基石。因为它对关节面匹配及桡尺远侧关节功能起关键作用中间柱破坏是由月骨关节面嵌压所致,伴有背侧粉碎性骨折,直接支撑桡骨尺侧背面能稳定此柱。尺侧柱由尺骨茎突组成还应包括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和腕尺韧带。,三柱理论让我们从力学角度更深刻地认识桡骨远端骨折,将注意力更集中于月骨窝的中柱和尺侧柱的下尺桡关节。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背侧双板系统。背侧双板的适应证是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实际上背侧双板的适应证与掌侧板有很大的重叠。中间柱和(或)尺侧柱损伤需要手术干预时最适合选择双板固定。,腕关节三柱理论,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