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5022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机说课最终》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7月20日,说课人,单片机应用技术,机械电子系,课程分析,一,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五,说课内容,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分析,一,单片机应用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计算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等,单片机应用技术,机电和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分析,一,课程性质: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定位:,课程分析,一,本课程理论课教材选用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黄双成主编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该教材为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规划教材,论述清楚、实例丰富、通俗易懂。实训教

2、材选用由武汉伟福赛思电子有限公司配套的赛思SICElab-G2200 MCS51实验指导书。该指导书结合我院单片机实训室设备条件,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实际操作。,2选用教材及特点,1.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能力目标,能使用单片机常用开发软件KEIL仿真软件,能编写程序,能读懂单片机编程语言,能根据实例改写汇编程序,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单片机软、硬件系统设计难点:

3、单片机的软件设计,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二,3.教学内容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2:LED流水灯(2学时),电子钟,电子秤,项目3:中断实验(2学时),项目4:数码管显示(4学时),项目5:LED调光灯(2学时),项目6:输入输出实验(2学时),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包含关系、由简单到复杂,本课程内容是按照1个综合实训周(16学时)来设计的。,项目1:P1口控制发光二极管(2学时),项目7:LED显示屏实验(2学时),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学生原有基础,学生特点,高职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对理论课没有兴趣,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强,动手

4、能力强,有愿意掌握技能的愿望。,1.学情分析对象:自动化、机电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讲授法,2.教法分析,3.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就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为例)包括八个环节。(100分钟)1 创设情境课程导入(5分钟)2 测试数码管,归纳总结数码管导通条件(15分钟)3 分组讨论怎样让数码管显示数字(15分钟)4 分析电路,得出编程方法(5分钟)5 利用仿真软件编程调试(10分钟)6 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30分钟)7 项目拓展(10分钟)8 总结评价(10分钟),环节1:创设问题情

5、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场合用到了数码管?由学生先举例,然后教师用PPT演示几种常见的数码管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法图片演示法,四,环节2:布置任务,让学生测试数码管,测试一下:下面两个数码管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区分出数码管是共阳极还是共阴极的。,问题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实验法,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3:让学生总结出导通规律并完成表格。(会计算每个字符的段码),分组讨论:怎样让数码管显示数字1?,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4:分析电路,得出编程方法,讲授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数码管的显示。,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5:

6、利用仿真软件编程调试,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仿真结果是否和控制要求相吻合。,演示法,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6:布置实验任务,辅导学生练习。,(1)数码管显示任一字符。(2)数码管循环显示0F(用延时实现)。,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易到难实现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7:项目拓展,(1)用查表和循环方法实现数码管循环显示0F。(2)数码管动态显示HELLO。(3)数码管动态显示两人班级学号并可使用中断切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拓展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职业意识。,知识迁移法,教学过程设计,四,环节8:总结与评价,(1)根据本次项目中学生

7、的完成情况,对各小组进行项目过程成绩评定,并提出优点和不足。考核标准如下:出勤 实验操作 报告总结 创新 总成绩=(10%)+(50%)+(30%)+(10%)(2)根据实验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应的解决方法。,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也为今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教学过程设计,四,6,教学反思,五,70%学生能够完成任务,教学效果:,6,教学反思,五,优点:本课程教学采用多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工学完美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转换。,6,教学反思,五,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各个小组的水平不均衡。评价机制简单,竞争机制不完善。没有考虑对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设置课外实践创新环节。,6,教学反思,五,教学改进:,课改理念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工学结 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感谢各位评委专家,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