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6076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村(社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村(社区)稳定发展,制定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基本情况1.1辖区概况村(社区)下辖4个经联社,3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542户,常住人口5830多人,辖区内耕地面积3045亩,其中水田2820亩,山林面积3150亩。1.2风险隐患(1)房屋住宅火灾、山林火灾风险(2)生产经营活动事故风险(3)台风、大雨、洪水、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4)地震、危房,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5)新冠病毒、鼠疫、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一氧化碳

2、中毒、人员溺水等风险。1.3适用范围本预案是村(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总纲,指导村(社区)内的突发事件防控、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恢复与重建体系工作。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组织体系1 .1指挥体系成立那市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村(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手机:*成员:村(社区)干部及各经联社党员志愿者、村民义务志愿者。2 .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负责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

3、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突发事件现场控制,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紧急转移、安置保障工作;必要时请求相关部门协助。并向镇应急指挥部汇报。2、负责村(社区)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村(社区)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3、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和评估工作。4、负责村(社区)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5、承办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2.3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1)组长职责:L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分工和调配。2.根据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3.组织村(社区)群众疏散转移、现场警戒、保护等先期处置工作。4.组织村(社区)突发事件

4、各项善后工作。(2)组员职责:协助组长开展上述4项工作,按照组长安排,分头负责开展各经联社各项处置工作。保持通讯系统的畅通,做好通讯记录。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汇报,高度重视,严密监控事态发展。2. 4联系方式1 .镇值班电话:*3处置流程3. 1发现机制(1)事故事件发生前。成立辖区日常巡查网格小组,网格员有村内党员、村民骨干、志愿者等组成,并形成日常巡查发生工作制度,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再由领导小组根据所报告情况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案。(2)事故事件发生后

5、。受灾当事人、村民、网格巡查员为第一发现人。3.2报告机制(1)事件发生前。网格小组人员将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各类事件安全隐患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再根据隐患的处置情况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2)事件发生后。自然灾害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村(社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村(社区)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镇党委政府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3)事件处理后。事件处理后由村(社

6、区)应急领导小组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受灾害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视事态发展,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办公室。3.3先期处置(1)生产安全和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指挥做好先期伤亡人员施救、灭火和人员疏散工作;组织村民骨干和志愿者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等待消防救援;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准确的将事故基本情况和先期处置的基本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报告。(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后领导小组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党员、村民骨干和志愿者在保障人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

7、援抢险工作,并如实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当前的险情和先期处置情况。(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如实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组织力量控制事件的扩散态势,做好相应到现场的保护,收集相关资讯,以便协助专业部门开展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3.4善后处置(1)火灾事故。为受灾人员安排合理的场所,提供合理的生活保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补充应急物资,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2)自然灾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迅速设立受灾人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安置和救灾款物和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受灾人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消毒、疫

8、病防、清理污染物品。及时归还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恢复重建。积极组织村民做好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级给予援助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配合相关部门查明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事件处理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结合突发事件处理的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应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补足应急物资的储备。(4)生产安全事故: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动员事故发生单位和伤亡人员家属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配合镇政府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解决。伤亡人员家属是村(社区)委人员的,积极配合协助镇干部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及时掌握并报告家属思想动态。4.保障措施4.1 队伍保障(1)村(社区)干部:5人。(2)村(社区)义务应急响应队:10人(党员志愿者、村民义务志愿者)。4.2 设施、物资配备保障42.1存放地址:村(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联系人:*,联系电话:*4.2.2物资清单:干粉灭火器2个、救生衣20件、救生绳1根、雨衣雨鞋10套,一次性手套、消毒液喷洒壶、水银温度计、口罩等。4.3安置保障(1)疏散安置点地址:那市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容纳:1000人(2)生活保障。安置点内配备床铺、厕所、厨房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设备,提供饮食和健康保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202*年11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