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900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行政行为》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编 行政行为,第九章 行政行为概述,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涵义,一、行政行为的含义,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二、行政行为的特征,(一)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二)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与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三)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环保部门何以从先知变成了后觉?,昆明阳宗海砷含量超标,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当地环保官员,要么称对污染原因不知情,要么表示不方便说。据悉当地环保部门并未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只是对严重污染的企业罚款10万元了事。(中国青年报9月22日)既然身为环保官员,作为

2、一地环境事业的守护者和看门人,那么,守护环境,防范污染,当然也就是这些官员最基本的职责才是。而火眼金睛、三头六臂,恰恰应该是对于环保官员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姚明应当先打行政官司还是民事官司,姚明作为百事可乐形象代言人,并未授予可口可乐使用其个人肖像的使用权。于是,姚明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侵犯其肖像权,向上海市徐汇区法院提起诉讼.国家体育总局于1996年发布的505号文件,其中有这样的规定:“国家级运动员的肖像权等无形资产都属于国家所有。”肖像权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行政机构的文件不能作为依据来剥夺个人作为民事主体所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A.行政

3、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 D.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这是以行政行为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所作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特定的人或事项为行为对象,制定或发布能反复适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人或事项采取具体措施,且对特定人的权益产生影响的行为。,区别标准有:,1、对象是否特定。2、抽象行政行为针对将来要发生的事项,具体行政行为针对已发生的事项。3、是否直接决定权利义务。4、是否可反复适用。,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涨价案-,对象是否特定

4、-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涨价案中,就是从铁道部涨价通知的文书抬头来判断的,既然通知是发给北京、上海、广州三家铁路企业的,所以三家企业就是对象,对象特定,因此是具体行政行为;铁道部则认为,自已关于春运涨价的发文针对的对象,不能仅仅看通知抬头上的几家铁路营运企业,事实上涨价同时影响买方和卖方,因此还应当将广大乘客都纳入对象,因而对象是不特定的,故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反复适用-铁道部的春运涨价通知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家铁路企业来说,因为每一家企业的涨价幅度、时间均相当明确,所以不存在反复适用的问题,而是一种“持续实施”;而铁道部则是从乘客方面来看的,涨价通知对广大乘客来讲,确实就是反复适用。,物价部

5、门的发文也存在同样情况,从每一家电力企业来讲,每一家的定价都是确定的,对号入座,不存在反复适用的问题;但如果从广大电力用户的角度来讲的,则构成反复适用,反复适用本身因对象而异。一些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存在类似情形,例如拆迁许可证,对于拆迁人来讲,就是效力的持续,而对被拆迁人来讲,就是反复适用的。,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1990年9月15日,江苏省某县枫林镇人民政府发布了枫政发(1990)第32号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体制规定的文件。该文件规定,为加强全镇园林绿化管理,对经营绿化的园艺场、工程队共12个单位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或限制经营范围。本案原告花木园艺场的经营范围和其他权利因此而受到多

6、方面的限制,经济损失达3.1万多元。花木园艺场不服,以镇政府侵犯其合法经营自主权为由,向江苏省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文件是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因为文件针对的不是某一个场或者某一个人,而是对全镇10多个单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二种意见则认为,号文件是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其主要理由在于以下三点:首先,被告的文件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其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该文件似乎是针对普遍的公民、组织,但实际上就是针对全镇的12个园艺场和工程队;其次,被告的文件所规定的条款不是事前的行政行为,而是事后的、直接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的行政行为,再次,原告是经某县工商管理

7、部门依法核准、登记、验审的企业法人,其具有合法的经营自主权。,这一划分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理论意义。这是行政法学理论上的一种划分,也是法律制度所采用和确认的一种划分方法,首先,对确定和判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内容及效力的法律规定也有所区别;其三,划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也是行政法学理论上对行政行为体系构成进行考察与研究的基本思路之一。,二、外部行政行为与内部行政行为,依照行政行为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所作的划分。外部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做出的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内

8、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划分依据是看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是否存在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以及被管理人被限制的权利是否属于本组织内部特有的权利。如双方之间存在隶属关系且被管理人被限制的属于本组织内部特有的权利,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反之就属于外部行政行为。,划分的意义:其一,二者适用对象、采用方式、手段不同,因而采取的救济途径也不同。其二,内部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法律没有严格要求。所以,某些具有内部行政行为主体资格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外部行政行为主体资格。,三、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这是依照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所进行的划分。羁束行政行为指严格

9、受法律的具体规定约束,行政主体没有自己选择余地的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指法律仅规定原则或一定的幅度或范围,行政主体根据原则或在法定幅度内,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自主作出的行为。,四、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这是以行政行为是否主动采取和作出为标准所作的划分。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仅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无须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即可主动作出的行政行为。,五、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这是以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其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不同为标准所作的分类单方行政行为指以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无须取得相对人同意

10、而成立的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指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为达到不同目的而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成立的行政行为,这主要是指行政合同行为。,六、作为的行政行为与不作为的行政行为,这是以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来进行为标准作出的划分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积极作为的方式来改变原法律状态的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消极不作为方式,不改变原法律状态的行政行为。划分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明确行政行为范围;有利于行政职责的履行和对相对人权益的保护,真正体现行政法的精神和价值。,不作为,全国首例农民告县政府“不作为”案-浙江永嘉中村农民状告县政府山东农民质疑招生舞弊,两年未果,状告教育部不作为因车祸受伤的九岁男孩陈庆

11、和母亲状告成都武侯区交通局未及时清理公路上的泥堆从而酿下车祸南京市民王虹迟迟得不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所购假货的认定书,状告质监局不作为,四川农民李茂润受到疯子追杀多次向警方求救未果造成终生残疾,状告公安局不作为,七、行政行为的其他分类,以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为标准划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划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需要其他条件作为补充为标准划分为独立行政行为和补充性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必须由相对人受领为标准划分为受领行政行为和非受领行政行为。,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一、行政行为的内容,

12、是行政行为如何对一定的权利义务或法律事实进行处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一)设定权利义务(二)变更权利义务(三)消灭权利义务,(四)确认权利义务和法律事实,确认权利义务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对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及存在范围的认定。确认法律事实,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对某种法律关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是否存在,依法加以确认。确认法律事实与确认权利义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确认法律事实必然影响法律关系,但确认法律事实并不等于确认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在事实的认定之中并不能完全确认。,二、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所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约束力。(一)行政行为的公定

13、力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在法律上推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当予以承认和尊重,而不得否认与拒绝。,(二)行政行为的确定力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随意变更力和不可争执力。确定力也包含着对世的效力。(三)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和行为相对人所具有的服从、遵守的约束效力。(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成立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成立及合法要件,一、行政行为的成立,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就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已经形成或存在所应具备的条件。(1)主体要件。(2)主观要件。行为主体有影响某种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

14、灭、确认的意图。(3)客观要件。行为主体有通过一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4)效果要件。行为主体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二、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要件,(一)行政行为主体合法(二)行政行为权限合法(三)行政行为依据合法(四)行政行为内容合法(五)行政行为程序合法(六)行政行为形式合法,学校程序违法,河南省郑州大学学生董斐因补考作弊,被学校勒令退学,为追讨继续受教育的权利,该学生将母校告上法庭。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撤销了被告郑州大学对原告董斐作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法院认为本案中被告对原告作出处分后,未将处分决定送达,也未告知原告申辩、申诉

15、权,未将处分决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属行政程序违法,而且被告制定的学校规定不符合 的有关规定,被告据此对原告作出的处分明显过重,显失公正,城管队因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并动手伤人而赔偿,年许昌县建设局城管队三名执法队员执勤时,看见李淑梅在县水利局家属院大门口用人力三轮车载高压锅经营爆米花生意,即责令其到院内经营,分钟后,执法队员再次巡逻到此仍见李在门口经营,即再次责令,双方发生争执。执法队员上前掂走高压锅,李见状上前拉住衣服不放。这时,另两位执法队员也上前与李淑梅争执并撕扯。稍后,孙某等城管队员闻讯驾车赶到现场,制止了事态发展。李淑梅被家人送往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元,经法医鉴定属轻微伤。李将城建局告

16、上法庭。许昌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执法过程中,未向原告出具送达扣押物品手续即扣押原告的高压锅,其行政行为程序违法;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与原告的伤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明确,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五节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一、行政行为的无效,指行政行为自开始就完全不具备法律效力,被视为在法律上不存在,属于绝对无效,既不具有确定力,也不具有执行力。,(一)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二)行政

17、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行政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如行为机关、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人民法院宣布该行为无效;()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处所获取的一切(如罚没款物等)返还相对方。,二、行政行为的撤销,指由法定有权机关基于法定理由或法定情形作出撤销行政行为的决定或判决,并使被撤销行政行为自始无效。(一)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行政行为不适当。,(二)法律结果,()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被撤销,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如果撤销是因行

18、政相对方的过错所引起的,行政相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自行负责。,三、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行政行为的效力因某些法定因素,而不再继续发生法律效力,但对以前的效力不予否定。(一)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二)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结果,()其效力自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行政行为的废止如果是因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废除、修改、撤销或形势变化而引起的,且此种废止给行政相对方的利益造成了损失,行政主体不负赔偿责任。,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A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B 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C 不适当的行政行为D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依此作出。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