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7173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滋养细胞疾病(2002本科1).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妊娠滋养细胞 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定义 GTD 是一组由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发生的疾病,包括:*葡萄胎 hydatidiformmole*侵蚀性葡萄胎 invasive mole*绒毛膜癌 choriocarcinoma*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GTT),胚胎 足月分娩 流产葡萄胎

2、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葡 萄 胎(hydatidiform mole),定义 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终末绒毛水肿变性成为水泡并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又称水泡状胎块。完全性葡萄胎 占绝大多数 部分性葡萄胎 很少转化为恶性,发生率,1.东南亚国家 1/500 600 次妊娠 我国(1987)1/1238 次妊娠 欧美国家 1/1500 2000次妊娠 2.有葡萄胎病史者,1%3%可再 度发生葡萄胎。,病 因 1.年龄 20岁及40岁者发病率明显增高2.家族易感性及再发倾向 23%重复发生3.遗传因素4.其它:胚胎早期死亡、营养不良、病毒感染、第二极体内复制学说等,完全性葡萄胎 染色体核型为二倍

3、体 90%为46,XX;少数为46,XY。染色体基因完全由父系而来。空卵受精、双精子受精部分性葡萄胎 核型多为三倍体,80%为69,XXY;少数为 69,XXX或69,XYY,病 理 一肉眼观 成串大小不等的水泡,直径数mm-3cm,壁薄,透亮。完全性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二组织学特性1滋养细胞增生 2绒毛间质水肿3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三卵巢黄素化囊肿 即卵泡膜黄素 化囊肿(theca-lutein cyst)发生率40%50%,双侧性,大小不等,多房,壁薄,囊液澄 清常呈琥珀色。,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出血 2子宫异常增大 3卵巣黄素囊肿 4.其它 1)妊娠剧吐及妊高症表现 2)甲亢 10%

4、合并轻微甲亢 3)滋养细胞肺栓塞 表现为急性呼吸 窘迫,诊 断 1.病史特征 1)停经24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2)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变软或子宫已5个月妊娠大小,但听不到胎动和胎心。3)有水泡样组织排出,2.辅助检查 1)HCG测定 血清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同期妊娠,且持续不降。-HCG常高于15002000KIU/L 2)超声检查 B超 最有诊断价值。见子宫腔充满弥漫光点和小囊状无回声区或雪花样图像 超声多普勒,鉴别诊断,1.流产2.双胎妊娠3.羊水过多,并 发 症 1大出血2感染3.卵巢黄素囊肿蒂扭转4.恶变: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为 15%左右,部分性仅1%3%,恶变的高危因素1)血

5、 HCG 100,000U/L 2)子宫异常增大3)年龄 40岁4)重复性葡萄胎(recurrent mole)5)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 6CM6)持续性葡萄胎(persistent mole)葡萄胎排空后3个月,血HCG尚未降至正常,处 理1清除宫腔内容物吸刮术 子宫大于12周孕者,术后1周行第二次刮宫。2子宫切除术 年龄40岁者恶变率高46倍,3黄素化囊肿的处理 1)若无并发症,不需处理。2)并发扭转者,可在B超下抽出囊液,多自然复位。3)扭转时间长,需行患側附件切除。,4预防性化疗 高危者 1)年龄40岁 2)葡萄胎排出前hCG异常升高 3)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伴不典型增生 4)葡萄胎清除后

6、hCG下降不满意 5)出现可疑转移者 6)无条件随访者 一般选用更生霉素(KSM)或氨甲蝶呤(MTX)单一治疗。,随访 2年 1)HCG测定 每周1次 3月 2周1次 4 6个月 1月1次 7 12月 半年1次 第二年 2)有无异常阴道出血,咳嗽,咯血 3)妇检;B超;X线胸片 4)嘱严格避孕12年,侵 蚀 性 葡 萄 胎 invasive mole,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向子宫外转移者,为侵蚀性葡萄胎。均由葡萄胎恶变而来,且大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宫后的6个月内。,病 理 1.滋养细胞增生至不典型增生2.有绒毛结构3.有侵蚀能力(肌层、血管等),肉眼:见切除子宫的肌壁内,或转移灶内有水泡状组

7、织。镜检:有水肿的绒毛结构,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不一,并可出现不典型增生。,临 床 表 现 诊 断 治 疗 随 访 预 后 除个别死于脑转移外,均能治愈,绒 毛 膜 癌 choriocarcinoma,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可经血行转移至全身。可发生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发生率为2:1:1。,病 理 1.无绒毛结构 2.大量出血、坏死 3.滋养细胞增生侵犯子宫肌层及血管 妊娠绒癌绝大多数始发于子宫。,巨检:子宫不规则增大,瘤灶大小不 一,单个或多个,表面紫兰色,切面为暗红色。镜检:病灶内无绒毛结构,只见排列 紊乱呈不典型增生的滋养细胞,伴大量出血坏死。,临 床 表 现 葡萄胎后1年可诊断

8、,其它多在先行妊娠后1年内发病。1 阴道出血 2 腹痛 3 盆腔包块 4 转移灶表现 主要经血行播散:肺(80%),阴道(30%),脑(10%),肝(10%),1)肺转移 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血胸,肺不张等。X线胸片示多个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2)阴道转移 多见于阴道下段前壁,出现紫红色结节,潰破后可大出血3)脑转移 多继发于肺转移后。瘤栓期 脑瘤期 脑疝期4)肝转移 出现肝区疼痛,黄疸,B超可协助诊断。,诊 断1 临床特征2 HCG测定 最主要的方法 1)流产及分娩后1个月以上,-HCG仍持续在高值不降。2)血清与脑脊液HCG比值 20:1,可能有绒癌脑转移。3.超声4 X线胸片 头颅M

9、RI5.组织学诊断 无绒毛,鉴别诊断,临 床 分 期 国内分期(1962年 北京协和)I 期病变局限于子宫期 转移至盆腔,阴道 a 子宫及附件转移 b 阴道转移,期 肺转移 a 单个病灶直径 3CM,或片状阴影 一側肺的1/2 b 超过IIIa范围期 脑,肝,肠,肾等处转移,预 后 死亡率由五十年代的90%降至近年的20%30%。,治 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放疗为辅治愈率:绒癌 80%,侵葡 100%,1化疗1)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早期及低危患者常选用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高危及耐药患者选择多药联合治疗。,单药 MTX CF 疗程间隔2周 二联 Act-D MTX 疗程间隔3周,

10、多药联合 EMA-CO Act-D 0.5mg I.V.Vp-16 100mg/I.V.MTX 100mg/I.V.MTX 200mg/IV.gtt 维持12小时 Act-D 0.5mg I.V.Vp-16 100mg/I.V.CF 15mg/次(im)自MTX开始应用后24小 时起,每12小时1次共4次 VCR 1mg/IV CTX 600mg/I.V.gtt 疗程间隔1周,2)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3)停药指征 A.症状,体征消失 B.HCG连续3次正常后,再巩固13疗程。,2.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1)病变在子宫,出现化疗耐药倾向。2)病变在子宫,无生育要求,以缩短化疗疗程。必须先行化疗23疗程后进行。子宫病灶并发穿孔,内出血者,剖腹探查行子宫修补术。,3.放疗 脑转移、肺转移(孤立病灶),随 访 随访内容同葡萄胎,随访时间:第1年 每月访一次 第2年 每三月访一次,维持3年不复发达到根治。,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