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762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常识》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周 浓 讲师,目 录,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中 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药 材:初步加工处理的中药原料药。草 药:我国局部地区、某些人群或民间习用,加工炮制欠规范的中药。民 族 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为我国某些少数地区聚居地的习惯运用的药物。,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国际上一般称为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或营养食品。,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道地药材:特定产地的特定品种,且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从其含义可知,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是鉴定药材品质优劣的综合性标

2、准。,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据统计,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0%。2004年中药出口7.25亿美元,中药材出口3.62亿美元,占其总值的50%;提取物出口增长最快,2.23亿美元,占其总值的30.76%;中成药出口1.39亿美元,占其总值的19.24%。亚洲出口4.91亿美元,第一位;北美洲出口1.02亿美元,第二位;欧洲出口9845万美元,第三位;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出口分排第四、第五、第六。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德国、新加坡、印度、马拉西亚和中国台湾分排中药出口国别与地区的前10名。,据华东中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药研究专家曹光明教授介绍,我国中药

3、质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重金属含量标准问题。二、农药残留量问题。三、中成药的有效成分问题。,第四章 中药的常识,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一、从发现者而得名的何首乌,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人形何首乌,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二、以产地命名阿胶(山东省东阿县),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川贝母,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三、以生长特性命名冬虫夏草,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四、以中药形态而命名龙眼,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栀子,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五、以中药气味而命名木香,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六、以中药颜色而命名红花,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七、以中药功效而命名当归,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八、以入药部位而命名菊花,第一节

4、中药的命名,九、以炮制方法而命名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第一节 中药的命名,十、以进口和译音命名苏合香(原产古苏合国,现伊朗),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中药的性能:性,药性;能,效能。就是对中药的基本性质和作用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二、五味 五味:指药物

5、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辛味:在460种常用中药中,有辛味药183种,占39.8。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等功效。主要含挥发油,其次是苷类、生物碱。,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甘味:在460种常用中药中,有甘味药172种,占37.4。具有补虚等功效。多含营养成分,大部分是机体代谢所需物质,如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及其他活性物质,各类补益药中甘味药占81.5%,其有效成分以多糖成分居多。酸(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等功效。主要含有机酸、鞣质。,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苦味:在460种常用中药中,有苦味药188种,占40.9。具有降泄、清泄、通泄等功效。注意:50种有毒中药中有苦味药23种

6、,占46%。苦味兼寒凉性质的药,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而苦温药多含挥发油。,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的功效。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主要含钠、钾、钙、镁、碘等成分。淡味: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三、毒性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中医传统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祖国医药学之毒有三:药物的总称。“医师常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药物的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中药毒理的概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毒性的分类:无毒作用平和,不致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不注明。有毒具有强烈作用

7、,可能引起不良反映的药物以及具有毒理作用,可能导致中毒的药物,需小心谨慎使用。小毒指药物使用虽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大毒具有明显毒理作用的药物,此毒药物使用时必须谨慎小心,由于毒性强烈,临床多供外用,内服须严格掌握,炮制合格,剂量严格在中毒量以内。如:砒石:0.0020.004g 硼砂:36g,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属于管理范围的毒性中药。药品管理法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等都要按照剧毒药物管理办法进行”。什么办法?在药监局核领:药品企业经营许可证。毒剧药物必须是国营医疗单位或国家批准的集体医疗机构方能配方。剧毒药物的经营必须建立严格的验收、

8、领发、查对制度。调配剧毒药的工具必须洗净,避免污染。凡规定炮制后才能应用的毒剧药物,必须炮制合格方能配方。配发毒剧中药一律凭中上处方及证明,供应数量除外用者外每次处方不得超过常用最高量,每方不得超过二剂。,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一、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关桂畏石脂。,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二、妊娠禁忌 指可能造成

9、孕妇、胎儿伤害的药物。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药大多属于剧毒药、堕胎药以及作用峻猛的药,如水银、朱砂、雄黄、马钱子等。慎用药多为活血、行气、攻下等作用强,或温热之性偏盛的药物,如红花、大黄等。,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妊娠禁忌的理由1.对母体不利:主要指影响母体健康甚或导致绝育。如槐花“破子宫之精血”。2.对胎儿不利:指损伤胎儿或导致畸形。如半夏损胎;生姜“孕妇食之,令儿盈指”。3.对产程不利:主要指药物可能造成滞产或难产。如砂仁“胎妇多食耗气,必致难产”;马肉“孕妇食之,令子过月”。4.对小儿不利:此多指妊娠期间服用药物影响小儿出生后的体质。如“食山羊肉,子多病”。,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10、合 理 用 药概 念: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意 义: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所做的最佳选择。即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水平,药品费用更为合理。,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目 的:发挥药物最大的效能,防止或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用最少的支出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违反禁忌症、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方法不当、合并用药过多、盲目

11、选用贵重药等。,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迄今为止,汤剂仍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剂型。1.煎煮器具:宜选用导热均匀,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器具,砂锅、砂罐等为首选容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次之;铁、铜、铝等金属容器忌用。,一、汤剂的煎煮法,一、汤剂的煎煮法,2.药材冲洗注意:在煎煮前应该用水快速冲洗,以除去灰尘和杂物。对于花、叶、果实等药材,需要淘洗。3.煎药用水:宜用无特殊异味、含杂质少的洁净水生活用水即可加水的量以没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一、汤剂的煎煮法,4.浸泡时间:冷水浸泡2030分钟便于有效成分溶出,一、汤剂的煎煮法,5.煎煮火候: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

12、火)6.煎煮次数:2-3次,一、汤剂的煎煮法,7.特殊煎法先煎:对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材,如牡蛎等贝壳类后下:对于含挥发油有效成分的药物(如金银花、鱼腥草、砂仁等)有效成分久煎易被破坏的药材(如大黄等)包煎:易漂浮于水面的药材(如海金沙等)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的药材(如辛夷等)使药液浑浊的药物(如蒲黄、灶心土等),二、方中药物的特殊处理用法,另煎:部分贵重药材(如人参、羚羊角等)。烊化:胶质类药材(如阿胶、龟甲胶等)。冲服:液体类药材(如蜂蜜、竹沥等)或入水即化的药物(如芒硝等)。,三、服药方法,药物的用法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中药品种繁多,用法用量各有不同,应用时需正确掌握其用法用量的基本原则

13、与要求,才能达到最佳药效,做到用药安全有效。正如清代名医徐灵怡所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三、服药方法,(一)服药时间(1)空腹给药补益药宜饭前服,以利于充分发挥药效。驱虫消积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补益药宜于饭前服用,使之与食物中营养成分一并吸收,以利于身体健康。现代研究提示,补益药在作用脏腑功能最低或接近最低时给药最好,二者恰好相符。清热药宜在作用脏腑功能最高或接近最高时服用。,三、服药方法,饭后给药消食导滞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宜饭后服。及时给药需及时给药的有缓解心绞痛药、解表药、咽喉疾患局部用药、止泻药和危急重症用药。提前给药截疟药,口服者宜在疟疾发作前23h服用;调经药宜在经前45天服用,如属肝郁型痛经或乳胀在经前45天服用疏肝解郁药可收到良好效果。,三、服药方法,2.服药多少根据病情缓急轻重来确定服药多少3.服药冷热:温服治寒证用热药,宜热服治热证用寒凉药,宜凉服4.药后调护:如发汗解表药后温覆取汗,天道酬勤,商道酬信,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