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7996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1测量的基本知识.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1.3 测量工作概述 1.4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与换算 练习思考题,第1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2,地球自然形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高山,陆地,丘陵,海洋,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1、自然表面 从整个地球来看:地球大致像一个椭球体,其表面极不规则,不便于用数学公式来表达。2、物理表面(1)水准面静止而不流动的水面(重力等位面),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有无数个)(2)大地水准面(1872年德国利斯廷提出)静止的平均海平面向大陆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有微

2、小起伏的不规则曲面。,4,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述,因而需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几何体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该几何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形状接近地球自然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5,3、数学表面 参考椭球体旋转椭球面a=6378136mb=6356743m 扁率=(ab)/a=1/298.257(1983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地球元素值)小范围近似地把地球看作圆球R=(2a+b)/3=6371km,6,、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O,G,大地

3、水 准面,铅垂线,7,1.2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用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上的位置(X,Y)及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来确定。如地面点:A(X,Y,H),C,Y,8,、地面点的高程 地面点的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注:地面点在大地水 准面以上,H为正;地面点在大地水准 面以下,H为负。如图:HA=166.780m HB=-136.680m,A,大地水准面,HA,B,HB,9,绝对高程(海拔/高程):某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如:HA、HB。相对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如:HA、HB。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如:hAB=HB HA h

4、AB=HB HA与高程起算面无关当hAB为正时,B点高于A点;当hAB为负时,B点低于A点;如图示,10,我国的高程系统:水准原点 全国高程的起算点。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72.260m)1956年黄海高程系(72.289m)目前我国统一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H0,验潮站,大地水准面,11,2、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 天文坐标(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球面坐标)分别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以铅垂线为基线,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如下图)。,基本概念,12,大地坐标(地面点在地球球椭面上的球面坐标)分别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以法线为依据,以参考椭球面作为基

5、准面。,13,我国大地原点位于 陕省泾阳县永乐镇。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200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原点:全国统一坐标的起算点。,14,(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提出,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Kruger,18571923)加以补充完善,故又称“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15,N,S,c,中央,子,午线,赤道,2、高斯投影的原理,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16,高斯投影必须满足:1高斯

6、投影为正形投影,即等角投影;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 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3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 不变。,17,3、高斯投影的特性,(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度变形。(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赤道,中央子午线,平行圈,子午线,O,x,y,18,(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赤道,中央子午线,平行圈,子午线,

7、O,x,y,19,4、投影带的划分,限制变形的大小。宽度一般分为6、3、1.5等几种带。我国规定按经差6和3进行投影分带。6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我国境内有11个6带(13带到23带)3带自1.5 开始,按3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带。我国境内有21个3带(25带到45带),20,6度带与3度带投影及其关系,21,6带:1)带号N与该中央子午线经度L。的关系为:L。=6N-3 例:L。=618-3=105 2)某点大地经度L与带号N的关系为:N=int(L/6)+1 例:N=int(106/6)+1=18 3带:1)带号n与该中央子午线经度L。的关系为:L。=3n

8、 例:L。=325=75 2)某点大地经度L与带号N的关系为:N=int(L/3+0.5)例:N=int(106/3+0.5)=35,22,5、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的建立:x轴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y轴 赤道的投影原点O 两轴的交点,O,x,y,P,(X,Y),高斯自然坐标,注: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赤道,中央子午线,23,我国位于北半球,X(纵坐标)值全为正值,而Y(横坐标)值,则有正有负。为了使Y值不出现负值,则将x坐标轴西移500km(赤道上3约334.8km=334800米),见右图。为了指明该点属于何带,还规定在横坐标y值之前,要写上带号。这里,未加500 km和带号的横坐

9、标值称为自然值,加上500 km和带号的横坐标值称为通用值。,24,例如:,25,例:有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x=3102467.280m,y=19 367622380m,(1)该点位于6 带的第几带?(2)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3)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4)该点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为多少?,(第19带),(L。=619-3=111),(先去掉带号,原来横坐标y367622.380500000-132377.620m,在西侧),(距中央子午线132377.620m,距赤道3102467.280m),26,不同点:1、x,y轴互异。2、坐标象限不同。3、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 定义不

10、同。相同点:数学计算公式相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 与数学上的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点:,27,(3)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可将大地水准面看作平面,并在平面上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坐标系原点一般 选在测区西南角(测区内X、Y均为正值);原点坐标值可以假定,也可 以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规定:X 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O,X,Y,测区,北,28,三、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见左图,已知A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求B的坐标和高程?在实际工作中,先测出水平角AB,水平距离SAB,以及点之间的高差HAB;然后再据此推算出B点的坐标

11、。由此可见:角度(方向)、距离、高差 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29,1.3 测量工作概念,主要内容:一、测量基本概念 二、测量基本原则 三、测量工作的类型,30,一基本概念,a.特征点:有代表性的地形点。b.控制点:测量时,先在测区内布设一些有意义的点,用比较精密的方法测出这些点的位置,这些点即为控制点,测量这些点的工作称控制测量。如下图中的A、B、C、D、E、F、G点。c.碎部点:反映地物或地貌特征变化的点,这些点称为特征点,也称碎部点,地形图测量,主要是测绘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如下图中的H、I、J、K、L、M、N、O点。,31,d.地物:地面上人造或天然固定物体。e.地貌:地表高低

12、起伏的形态。f.测站点:安置仪器的点。,32,B,33,二.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工作是有误差的,不论起始的精度有多高,逐渐测下去,误差积累越来越大,最后可能达到不能容许的程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具体实施时,先选择一些控制点,用较高的精度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然后再根据它们测定大量的要求较低的碎部点。也就是,先从整个测区的大范围来考虑控制问题,再考虑每个局部的碎部问题。这样,精度比较均匀,都能满足要求。,34,三、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类型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一般不是直接测定的。,如图:A、B为已知点C为待

13、定点,投影平面,C,35,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高差测量(h)角度测量(、)距离测量(S、D),2.测量工作的的类型:外业工作:测定和测设。内业工作:对外业采集的数据或信息(草图、像片)等原始资料进行处理的有关工作。,1.4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与换算,1长度单位 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2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是m2,大面积则用公顷或km2表示,在农业上常用市亩作为面积单位。1公顷=10 000m2=15市亩,1km2=100公顷=1 500市亩,1市亩=666.67m2,1.4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与换算,3体积单位 体积单位为m3,在工程上简称“立方”或“方

14、”。4单位换算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 1英里=1.6093公里 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1英寸=2.54厘米 1海里=1.852公里=1852米 1里=500米 1丈=10尺 1尺=1/3米 1尺=10寸,1.4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与换算,5、角度单位换算 1度(d)=60分(m)=3600秒(s)1g(新度)=100C(新分)=10000CC(新秒)1g=0.9d 1c=0.54m 1cc=0.324s=180/=57.3=3438=206265,练习思考题,1.测量的基准线和基准面各是什么?2.测量工作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3.什

15、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假定高程?不同基准面确定的相同两点的高差是否相等?4.地面点的位置由几种表示方法?5.既然采用高斯投影可以将曲面变成平面,为什么还要考虑分带投影?6.旋转椭球体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有什么关系?,40,本章结束,41,S,纬线,N,O,地 轴:地球的自转轴(NS),N为北极,S为南极。,子午面:过地球某点与地轴所组成的平面。,子午线:子午面与地球面的交线,又叫经线。,起始子午面: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子午面NGS。,纬 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 球面的交线。,赤道平面:垂直于地轴并通过 地球中心的平面WME。,赤 道:赤道平面与地球面的交线。,W,E,赤道,赤道平面,起始子

16、午面,起始子午线,G,椭球上的基本概念,42,高程、相对高程、高差,43,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部;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优点:减少误差积累;避免错误发生;提高工作效率。,44,测量中大量的角度观测元素,在投影前后保持不变,这样免除了大量投影计算工作;保证在有限范围内使得地图上图形同椭球上原形保持相似,给识图用图带来很大方便。投影能方便的按分带进行,并能用简单的、统一的计算公式把各带连成整体。,测量对地图投影的要求:,45,(二)平面直角坐标 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在工程建设规 划、设计、施工中,测量和计算十分不便。投影:将球面坐标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归算到 平面上。即 X=F 1(L,B)Y=F 2(L,B)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 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46,x,y,o,500km,=500000+=+636780.360m=500000+=+227559.720m,国家统一坐标:,(带号),(带号),47,(三)空间直角坐标如图所示:原点O 地球质心 Z轴 指向地球北极 X轴 指向首子午面 与赤道的交点 Y轴 过O点与XOZ面垂直,如:A(XA,YA,ZA),X,Z,Y,O,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