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讲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9051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校本培训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校本培训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校本培训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校本培训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讲座.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本培训讲座,2014年4月29日叶诚良,一、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1.教学设计: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书面教学设计。时间:60分钟,权重25%2.片段教学:根据教学设计进行片段教学。时间:15分钟 权重35%3.评课:根据课堂教学录像(一节课),以书面形式进行评课。时间:60分钟,书面评课500字左右,权重20%,4.学科技能:省:板书及课件制作;市:板书板画,实验操作;平潭:根据学科特点,时间:各学科规定不同,权重:20%语文:文本解读 数学、地理:解题析题英语:朗读与翻译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历史:故事评析 政治:时政评析信息技术:

2、网页设计 美术:色彩写生音乐:弹唱 体育:广播操及选项,(二)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与教案不同教学设计是为师生教与学而设计的;教案是为教师教学而预设的。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教学设计的要素要齐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2)重、难点的处理教学重点:是对教材而言,一般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是对学生而言,一般是指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状况掌握有困难的知识。(易错易混点),(3)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的三个特征: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问题情境:实验导入、故事引入、问题情境、材料分析、现象分析。(4)优秀教

3、学设计特点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合理、教学过程流畅;重视教学目标的三惟表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同步,情感共鸣、角色互换、方法互补);,片段教学,1.片断教学与说课不同说课是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片段教学是对教学的虚拟再现2.片段教学的三种方式导入新课的片段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的某一段落片段教学,整节课文的片段教学。,3.片段教学的三个关注(1)教师的职业技能:仪态仪表、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2)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设计能力、教材处理能力、问题创设能力、启发探究能力等。(3)关注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三维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4、准确,师生互动探究,引用材料鲜活。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语言简明扼要,(4)发挥自身优势,展示个人素质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评课,1.评课的六要素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效果的评价。,2.评课参照要点(八中),一、围绕课程目标组织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二、语言文字规范,教态自如。三、教学过程,程序清晰,教、学、练时间分配恰当,容量适度。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使用教学媒体,提高

5、课堂教学效率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发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创新意识。七、教与学双向信息传递过程合理,师生互动与交流融洽。八、重视智力开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九、教材、课程与学情实际相结合十、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1.三维目标有机结合。2.文本导读独辟蹊径。成功的教学创意往往源于教师对文章的深度解读和独特理解。3.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轻松自然的课堂导入,鸦雀无声的阅读思考,踊跃热烈的讨论交流,激越动人的音乐欣赏,安静紧张的防写训练、精彩纷呈的语言表达,使课堂氛围动静相宜、教学节奏张弛有度。4.媒体运用恰到好处。5.能力训练水到渠成。一

6、堂课的成功只因“合理”,合适于学情,合适于文理,合乎“课程”的要求,合乎学生的发展。,数学,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把握到位。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教材的组织合理和处理恰当,知识传授准确科学。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脉络清晰,课堂结构设计严谨,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基本做到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教学方法多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式学习。5.从教师教学基本

7、功上分析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语言准确,精当简练,板书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如何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1.复习课与新课要求不同(1)新课侧重于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识的传授。(2)复习课注重对知识的疏理与归纳、考点的把握、学生薄弱点的突破。2.考试制胜的三要素(1)基础知识的掌握,(2)考试技巧的训练,(3)心理素质的培养。,3.复习课的基本要求(1)研究考纲与历年的试题。内容的增减,分值的变化,能力新要求,题型示例变化等。历年的中考、高考试题是最好的训练题。(2)回归课本、补缺补漏、夯实基础、狠抓落实。不能以练习代复习,以考试代教学。(3)精选试题,精选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5:3:2是复习备考的黄金规律,(4)处理好讲、练、考、评关系,注意对答题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与指导,审题、解题的规范要求。(5)研究学情。加强个别辅导,做好临界性的转化工作。(6)加强集备,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料、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效益。,用力做只能做到合格,用心做才能达到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