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人的社会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人的社会化》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动力第二节 社会化的历程第三节 个性与民族性主要内容参考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p5480,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动力,一、什么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三、社会化的内容,一、什么是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 人类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孤弱无能的有机体,新生儿一无所知,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至多只能生存几个小时,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的行为以及各种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生物体,这个生物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被改造成一个完全的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天性最聪明,如果没有后
2、天的教化,作为生物个体的婴儿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人。,例子:罗伯逊社会学P143-146)(1)狼孩与野孩(2)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3)制度化的儿童(4)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猴子,人的社会化是什么?定义: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涵义:一是个人在社会中学习、接受教化等各种手段,了解和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二是个人积极活动,介入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对一种文化的期许“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对于一些行为和假设,处在该文化环境
3、中的人,学得很“透彻”,不再对其有任何质疑,认为它是对的,因此对它只是接受;人社会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理解人的社会生活是在多大程度上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有天生的某种所谓基因特质塑造的。人群的生存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社会就是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而已。社会化的过程是使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使得每一个人具有预测他人行为或者反应的能力。社会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传承文明,使特定社会得到延续的过程。,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并且使它们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主要是因为人作为高级的社会动物,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些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
4、础。这些生物基础主要包括1、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有一个生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4、人有语言的能力。,三、社会化的内容(1),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p60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p60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p614、明确生活目标p615、培养社会角色p62,三、社会化的内容补充(2),6、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米德 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区分了主体我(主我)与客体我(宾我)。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或认知本身只能经由假定他人的位置而获得。个人的认同植根于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早期社会生活确立的认同,如性别、自我是主要的认同,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改变较难。,
5、艾里克森: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认同危机:他从关心理性的自我(ego)入手,对自我的发展进行研究,自我的发展可以区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认同危机产生,通过对危机的解决,人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包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的关怀。认同危机因此是Erickson的核心概念。,总体来看,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而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P58),它不是给定的,即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些东西,自我认同的支撑性话语特征是 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自我认同包括了人的概念的认知部分:我是谁?对身体的轮廓与特性的感知;对自身角色、地位、行为规范的期待;
6、我认为他人对我的期待?人自我认同在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拓展开来。稳定的自我认同也是本体安全的基础。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的内容,建构个人经历的特质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第二节 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化历程基本社会化,采用 埃里克森(Erikson)关于生命周期来看社会化的历程:婴幼儿期(岁)智能、动作、语言、情绪有明显的发展,人逐渐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孩童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开始有明显的倾向。,分为:A、婴儿期(岁)B、幼儿期(岁)第一、亲子关系模式的发展;第二、朋辈关系发展的前期(幼儿园经验和游戏经验的发展)。,C、学童期(岁)介于幼儿期与青春期之间的发展阶段
7、,弗洛伊德称之为“潜伏期”(Latency period)。学校教育对儿童自我认同的影响友谊关系的发展和群体关系中的自我对家庭教育的反叛开始电视对儿童对性和暴力认识的影响,青少年期(13-22岁)此阶段也成为“风暴阶段”,是人生命中重要的过渡阶段,分为D、青少年前期(岁)和E、青少年后期(岁)。进一步发展对自我的认同,关注自我形象独立感增强,开始进入新的生理变化时期与父母关系的冲突模式(亲子关系的重新调适)朋辈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异性关系、暴力倾向的发展)存在问题:心理上的断乳;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代沟;社会快速变迁,E、成人早期(22-30岁)成人期的五个特征:自我的肯定
8、、人际关系的灵活性、兴趣的确定、价值观的建立和关心对象的扩大。-自我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开始;-婚姻关系的探索和适应阶段;-环境适应中的挫败和成功。,F、成人中期(30-55岁)生活内容、角色地位较为稳定的时期,个体开始积极影响社会环境和完成公民责任。-婚姻关系的调适和变化-“中年危机”引发的心理困惑-真实体会疾病和死亡的威胁,G、成人晚期(55岁以后)-逐渐退出职业生涯,角色的再定位-家庭系统的变化和代际关系的冲突-老年人的自我评价和晚年生活满足感-个体价值和社会参与,一、社会化历程继续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见社会学教程p7172,一、社会化历程再社会化,原来的社会
9、化失败,重新进行教化学习的社会化过程主动再社会化:自愿接受异文化被动再社会化:劳教社会学教程p73,二社会化的因素,1 家庭2 学校3 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 大众传播媒介其他因素见社会学教程p6466,第三节 个性与民族性,一、个性及其形成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三、民族性,一、个性及其形成,1、什么是个性界定:个性也称人格,Personality,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为个性不同流派对个性的看法: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例:S Freud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人格部分,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超我是个体对社会的道德限制和楷模进行内化的结果,是个人行
10、动的检察官;自我是来自本我但又经过外部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既监督本我,又限制自我,个性形成:个性以生理素质为基础,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个性起着重要作用。马加爵个性特点:孤僻、崇尚暴力,内心自尊又自卑这种个性特点是怎么形成的,与什么样的因素有关?是贫困导致个性的扭曲还是其他原因?,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人格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模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到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果相一致。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
11、会化会形成个性。不同个体因其生理基础和所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在性格上会有所差异,但又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社会个性: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Yippccrares)提出来的,后来罗马医生盖仑(Galen)作了整理。他们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每个体内所占比例不同,从而确定了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四种性格类型。多血质 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兴趣易变,容易轻举妄动;胆汁质 直爽热情,心境变化激烈,反应快但不灵活,抑制力差;粘液质 沉默少言,反应慢而稳定,
12、抑制力强;抑郁质 孤僻,羞怯,反应慢且不灵活,情感体验深而持久。,三、民族性,社会个性: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当我们把群体看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时,这种个性即为民族性或国民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有的个性特征;国民性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所共有的个性特征。,中国人的性格美国汉学家Arthur Wright 的观点,1 服从权威父母或长辈2 服从礼法3 遵从过去和历史4 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5 循例从俗6 君子不器7 主张逐渐的改革8 中庸之道9 与人无争10任重致远11自重与自尊12当仁不让,不妄自菲薄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中国人的性格梁漱溟 的观点,1
13、自私自利。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 共团体缺乏责任感。2勤俭。节俭至于吝啬,实利主义。3爱讲礼貌。重形式,爱面子以至于欺伪,一方面是牺牲实利而要面子,另一方面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4和平文弱。5知足自得。6守旧。7马虎。8坚忍及残忍。9韧性与弹性。10圆熟老到。梁漱溟认为西方人以集团生活为本,有公共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与法治精神,而中国人伦理本位,向里用力。见梁漱溟文选:中国人:社会与人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上册,中国人的性格陈独秀观点,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恶斗死,宁忍辱);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