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2040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7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预防保健策略,第六章,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第一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策略,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 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赋予原卫生方针新的涵义和时代特征,继承和丰富了原卫生方针,将大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二、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2000年提高到71.4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为200,2004年下降到

2、21.5;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48.3/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全国现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2005年,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36.7万张,平均每千人3.1张,卫生人员总数542.7万人,平均每千人有执业医生1.52人。此外,还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8万人。一个遍及城乡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来,药品的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民众的医疗卫生需要。,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4,3.初步建立了城

3、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2004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有1.3亿人,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约有5000万人。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开展了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参加试点的农民人数达1.56亿人。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上世纪50年代,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居于全国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目前下降到第9位,并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等

4、重大传染病。我国虽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但多年来成功地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2003年战胜了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近两年又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建立健全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5,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历来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生育模式已经改变,实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2005年全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89.8%,住院分娩率达85.9%,新法接生率达9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50300下降到2004

5、年的25。,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6,三、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7,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目前不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设备不齐全,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公共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这种状况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传染病患病人数仍居高位,结核病、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

6、2005年全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血吸虫病患者约有85万人。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因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列在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国现有精神障

7、碍者约1600万人,患病率达13.47。我国出现了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同时并存的多重疾病负担的状况。,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8,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除了重大传染病传播蔓延外,还有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车祸、矿难,以及重大刑事案件、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带来的人员伤害。生物武器、有毒化学武器以及恐怖活动等也存在着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损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责,是一项长期任

8、务。,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9,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群众患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的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却出现了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

9、发展的状况。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过高、流通环节问题多。,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0,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应该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销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而我们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当地卫生部门把主要精力只放在本级所属的几个医院,且常常是重扶持、轻监管,难以对全行业实施有效监管。,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1,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预计到2005年全国将进入标准型老年结构,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的1

10、0%,绝对数达1.3亿。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大约花了100年左右的时间,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老龄问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只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社会经济和心理对老龄化承受能力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老年人在住房、经济、就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靠子女赡养,就医自理,另外老年人文盲率很高。这给老年人卫生保健问题带来不少困难。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要多,而且解决的难度也大。,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2,2006年我国居民死亡率前五位城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

11、中毒。,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3,四、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指疾病前期(或称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4,一级预防的综合措施包括针对人群或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针对人群的预防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营养、体质锻炼、计划免疫、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等。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创造与维护有益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改善生活、生产(职业)环境,消除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因素对人体的损

12、害。,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5,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6,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筛选)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 专科门诊等,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7,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的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13、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8,五、医疗保障体系,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9,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城镇居民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0,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地区

14、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1,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卫生学(第7版)第

15、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将从2006年9月底全国50.07%的县(市、区)扩大到80%的县(市、区)。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3,(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的原则,1.自愿

16、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2.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既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3.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稳步发展。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4,(二)组织管理,1.新型农村合作医

17、疗制度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以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2.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体制。省、地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原则上不增加编制。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经办机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调剂解决。根据需要在乡(镇)可设立派出机构(人员)或委托有关机构管理。经办机

18、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5,(三)筹资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1.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相应提高缴费标准。乡镇企业职工(不含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2.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当扶持。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乡集体经济组织类型,出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

19、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具体补助标准和分级负担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地方各级财政可适当增加投入。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引导农民踊跃参加,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每人每年补助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10元。,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6,(四)资金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农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

20、民办公助社会性资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不得挤占挪用。,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7,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9,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事件具有突发性。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事件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卫生学(第7版

21、)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0,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目的和意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进入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我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保护社会公众的健康提供了法律武器,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2,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

22、念 1978年阿拉木图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它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环节。它是个人、家庭和社区同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使卫生保健深入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要素。”,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与全球卫生策略,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3,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对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

23、的宣传教育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提供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环境实施妇幼保健,包括计划生育传染病的免疫接种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常见病伤的妥善处理提供基本药物,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4,要实施初级卫生保健,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各国各级政府在政治上和财政上积极支持初级卫生保健,承担政治义务,成立有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门机构来领导和协调逐级卫生保健工作。有专业人员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收集有关卫生状况的基础资料,为计划和评价提供依据。,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5,根据卫生状况和居民需求,制订不同时期的卫生保健目标,制订行动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和健全卫生保健网络,我

24、国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是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建立初级卫生保健的管理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制度。,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6,三、全球卫生策略,全球卫生策略是WHO提出的指导世界各国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所制订的全局性的计划,包括全球卫生目标、卫生政策、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协调与合作,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所制订的共同战略。继1977年WHO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之后,在新世纪伊始,WHO在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明确了21世纪前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在国家间和国家内

25、部促进卫生公平,使全体人民获得可持续性的、经济便捷的卫生服务。,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7,“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旨在使全世界人民普遍并在其一生有机会实现并保持最可能的健康水平。总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的公平程度;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服务。为了实现总目标,现阶段应当实施的战略行动是:与贫困作斗争,加速人类发展和经济增长,使贫穷的人口和社区摆脱贫困,是实现总目标的基础;在所有环境中促进健康,积极防治疾病和消除致病因素,提高卫生的公众形象和人民的健康意识,是实现总目标的关键;使部门卫生政策相一致,措施通过协调政府各部门间的政策和关系,以期最大地可能促进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是实现总目标的保障;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使健康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中心和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实现总目标的动力。,(吴小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