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2461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组织建设探究内容摘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是积极贯彻实践“枫桥经验,推动纠纷多元化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XX县如何积极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有序运行、目前巳建立的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作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加强XX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几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联动近年来,XX县司法局积极贯彻实践“枫桥经验”,大力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发展,先后建立了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对涉及的劳动争议、

2、合同纠纷、物业纠纷、商品消费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开展了积极的调解工作,促进了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我县实际,在总结全县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全县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行了调查和有益的探讨。一、XX县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一)组织建设情况。我县建立了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环境保

3、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房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学校意外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麦冬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二)队伍建设情况。全县从事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工作的调解员共107名,其中专职调解员13名,建立医学专家、法学专家人才库两个。(三)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11个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55件,涉及赔偿金额达成协议1280余万元。二、XX县如何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有序运行(一)紧扣区域实际,注重组建培养。XX县司法局将人民调解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立足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探索在相关行业

4、和专业领域,培育建立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一是领导高度重视。XX县政法委坚持将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将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融入“多元化解”体系建设项目。我局分管领导多次到公调对接调委会、交调委调委会、信访事项调委会等进行调研走访,同调解人员座谈交流,协调各方方量,有力地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发展。二是坚持按需设立。针对我县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资纠纷等纠纷多的特性,根据行业分布特点和运行规律,整合公安、综治、司法、人社、信访等部门的调解资源和力量,对设立行业性专业调委会进行科学谋划,按需设立,分类指导。三是联手合力打造。依托“多元化解”

5、工作平台,建立起由县司法、公安、信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处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遇到的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为调委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乡镇人民调委员会与专、行业调委会之间,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专业调解人才资源共用,及时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二)紧抓机制建设,促进规范发展。为确保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充分履行职能、有效开展工作,我们从提升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战斗力、保障力、公信力入手,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选好配齐调委会人选是确保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我们一方面以基层司法干警和专、行业领域的财政供养人员作为调委会主

6、体,同时选聘专业性的人才充实调委会,保证专、行业性调解组织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建立由资深律师、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接受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咨询或应邀参与调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保障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根据“谁设立谁负责”的原则,要求设立部门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提供保证调委会正常运转的工作经费,配备满足调解工作需要的办公设施。并按照“统一调解标识、统一调解徵章,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文书格式、统一调解法律工具书”配备工作设施,落实“五项制度”,设立“五簿”、“二册”,根据人民调解法的要求建立了各项工作机制,保证专、行业性人民调解的规范运作。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专业调解的独特作用

7、今年来,县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调解案件390件,其中: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85件、医疗纠纷35件、消费纠纷105件、劳动争议纠纷65件,调解成功359件,调解成功率达92%以上,涉及赔偿金额1280余万元。县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2020年被司法部通报表扬为“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2022年,县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通报表扬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县交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景指南同志总结出的“四心”工作法:即暖心、而寸心、细心、精心,为积极化解纠纷作出了有力的贡献。(一)发挥专业调解优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

8、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不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专业性、政策性更强,涉及面和影响面更广,化解矛盾纠纷的难度更大。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都积极吸收具有相关行业、专业背景和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专业水平。还建立了咨询专家库,为调解行业、专业领域疑难复杂纠纷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同时,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员在专业调解的基础上,注重法情交融来化解纠纷促和谐。如:2019年7月,唐某驾驶的小轿车与冯某驾驶的小轿车相撞,造成冯某车上乘车人王某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交警认定,由唐某承担

9、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冯某、王某在此次事故中无责任。乘车人王某属脑瘫残疾人,并怀有四个月身孕,因此次交通事故导致流产。事故发生后,因王某身体情况特殊,比常人更难以怀孕。王某父母要求唐某赔偿十万元。但在法律、政策规定都没有具体的赔付依据,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借鉴。王某的要求和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相差甚远,王某家中经济又十分困难,又无经济能力走诉讼程序。县交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景指南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的给双方当事人做工作,讲法,讲理,讲政策;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五天反复做工作,双方互谅互让,达成了由唐某赔偿王某4万元,终于将此次交通事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二)健全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矛盾

10、纠纷高效便捷化解。深化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形成社会各方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加强诉调对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协议免费做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同时各专、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司法局联动沟通,县法院由立案庭具体负责“诉调对接”工作有关事宜,县司法局在专、行业性纠纷调解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委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专、行业性调委会具体引导“诉调对接”工作规范开展。四、存在的问题(一)数量不多、种类偏少。目前,XX县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只建成11个,与其它市县相比有一定差距。虽然,XX县有的行业还没建人民调解

11、组织,但这些行业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却有人员组织进行化解,未发生过这些行业因矛盾纠纷而引发群体事件。(一)经费保障不到位。人民调解不收费,人民调解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也就是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应由财政解决。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案件补贴经费虽列入了财政预算,但资金缺口较大,成功调解每件纠纷才给人民调解员补贴50150元,难以调动人民调解员热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积极性。五、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基本设想(一)夯实基础,积极推进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一是横向拓展。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从服务民生、维护社会和谐

12、稳定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国土资源、工商等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行业和领域建立专业性或行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但是,只能是基本成熟一个,建成一个,逐步予以规范,决不能急于求成,闭门造车,在纸上组建,挂块牌子,而是从真正解决这些行业和领域矛盾纠纷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切切实实开展矛盾纠纷预防、预警研判、排查与化解工作,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贡献力量。二是纵向延伸。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学校、市场等设立行业性的联合调解室。这一联合调解室,将是乡镇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集成模式。(一)强化保障,积极协调人民调解经费一是保障调委会工作经费。乡镇一级调解

13、工作经费由县财政统一保障,单列经费,村(社区)一级调解工作经费由乡镇参照保障。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经费由主管部门保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贝!),逐级落实阵地、人员,列入相关考核。二是提高人民调解案件补助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纠纷争议标的金额的增大,对纠纷调处的专业性化程度的提高,个别纠纷调解员需要调处长达一到两年的时间,调处时间长、难度大,但我县的案件补助最高150元,与调解员的付出不成正比,其他县、市、区都已相应提高了案件的分类和补助标准,建议修定提高之前的分类和补助标准,并增加口头调解补助和按照调解员等级分类补助的办法,提高调解员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懂法律、有经验的同志加入调解员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