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693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非关系史》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中非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第1节:古代的中非关系 第2节:16-20世纪中叶的中非关系 第3节:非洲国家独立后的中非关系 第4节:当前的中非关系(2000-),当代中非关系,第一,中非关系的现状是什么?第二,中非关系产生了哪些效应?第三,中非关系前瞻,西方舆论所指责的中非关系“新殖民主义论”(Neo-colonialism)“掠夺资源论”(Pillage of resources)“破坏环境论”(Damage of environment),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深化和全面发展,中非关系得以深化的政治经济背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FOCAC,2000年),每3

2、年1次,即将召开第六次会议;中国政府对非政策(2006年1月12日)提出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深化政治上的平等互信促进经济上的合作共赢推动文化上的交流互鉴2006年北京峰会: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背景: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非洲,以1996年为例:近1/4国家完成大选,非洲国家领导人依照宪法实现了平稳交替;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4.8%,首次超过人口增长;出身加纳的安南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尼日利亚足球队一路披荆斩棘,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国际社会和西方各国竞相调整非洲政策。,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非政策,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2003年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1994年

3、人民币贬值50%;1996年末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1996年,中国政府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观察和推动非洲事务的窗口,宣告中国的非洲外交进入了以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为标志的新阶段。战略考虑:一是国际政治现状使得中国和非洲都乐于接受对方、相互支持、共创未来,二是非洲有中国发展所需的巨大市场、空间和生产要素。两者的动机都是出于需要。,中国外汇储备的激增,1996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千亿美元,2006年突破了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中非合作论坛(FOCAC),2000年10月10-12日,第一次在北京召开,来自44个非洲国家的79

4、名外长和经济合作部长到会。与会的还有17个国际组织和非统等地区组织的代表,通过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2003年12月15-16日,第二次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有13国首脑、70位部长和350名企业家出席,主题是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深化和扩大互利合作。2006年11月3-5日,第三次在北京召开,48个建交国家中有4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会,宗旨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发表北京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提出中非经贸合作8项措施。,八项政策措施(2006),扩大对非援助规模(2009年比2006年增加一倍)提供优惠信贷(30

5、亿美元)设立中非发展基金(50亿美元)援建非盟会议中心(2007年5月25日奠基)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非洲开放市场(把30个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商品由190个扩大到440多个)建立经贸合作区(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加强中非文教卫生领域的广泛合作(100所农村学校,100名农业专家,30所医院和30个抗疟中心,培训培养1.5万名各类人才,4000名政府奖学金留学生,300名志愿者),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八项新举措,2009年11月8-9日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Sham el Sheikh)举行,温家宝总理宣布八项新举措:倡议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伙伴关系(100项

6、清洁能源);倡议启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100项科研示范,100名博士后)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设立10亿美元用于发展非洲中小型企业的专项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免去最不发达国95%产品的关税;加强农业合作(建20个农业示范中心,培训2000名技术人员)深化医疗合作(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各建30所,提供5亿美元的设备和药物,培训3000名医护人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建50所中非友好学校,培训1500名校长和教师,政府奖学金5500名,培养各类人才总计2万名)倡议实施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2012年7月19-20日),胡锦涛主席代表

7、中国政府宣布的未来三年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流与和平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对非合作新举措。第一,扩大投资和融资领域合作,为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重点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二,继续扩大对非援助,让发展成果惠及非洲民众。中国将适当增加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18000个;派遣1500名医疗队员;帮助非洲国家加强气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森林保护与管理。,FOCAC V五大重点领域,第三,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帮助非洲提高整体发展能力。中国将同非方建立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

8、系。第四,增进中非民间友好,为中非共同发展奠定坚实民意基础。中国倡议开展“中非民间友好行动”;在华设立“中非新闻交流中心”;继续实施“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第五,促进非洲和平稳定,为非洲发展创造安全环境。中国将发起“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增加为非盟培训和平安全事务官员和维和人员数量。,中国对非投资,主要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imbank,1994),国家政策银行,2009年在非洲投资占其总资产略逊于1/3;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NDB,1994-):2007年6月拿出10亿美元,建立中非发展基金(CADF);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投资55亿美元购得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

9、份;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领域:1979-2000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64%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8%用于资源(而美国同期投资的3/4是在石油业);2010年3月中国在非洲的石油投资只占获得非洲石油总投资的1/16,少于美国和欧洲;投资方式:中国在非洲的投资,95%是投资项目,剩下的5%是以捐赠、紧急援助和现金交付。2010年中非贸易和投资报告:中国在非FDI存量为93亿美元,非洲在中国FDI总额达99.3亿美元,大致平衡。,中非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出口:1950s农矿产品,1960s纺织品和服装,1970s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1980s农产品和轻工产品,1990s机电产品。中国进口也

10、从原来的棉花、磷酸盐、手工艺品到今天的原油、原木、矿产品和原棉。资源性产品和紧缺材料的进口占中国从非洲进口的86%以上。2000-2006,中国出口非洲87%是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品和成衣、以及其它制成品;从非洲进口62%是石油,17%是矿石和金属,7%是农产品(木材和棉花);中国对非贸易只占中国外贸的3%,而中国在非洲的贸易额已从2000年的3%升至2006年的8.6%;2008年中非贸易总额首次超过千亿美元;2009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虽降至910.7亿美元,却成为非洲大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年是1068亿美元,提前连年完成1000亿美元的指标指标;2009年是910.7

11、亿美元;2010年是1269亿美元;2011年是1663亿美元;2012年接近2000亿美元;2013年2102亿美元,2014年2220亿美元,2015年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建孔子学校(设在大学)和讲堂(设在高中),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第1所在2005年12月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截至2015年12月1日,共有46所学院和23所课堂分布在非洲32个非洲国家。(国家汉办官网:/网站有误,应该是44所学院和10所课堂)1955-2005,有24500 名非洲学生来华学习;2000-2007 年间有2万名;2009年有 6000名,奖学金生占1/3;2006年8月,中国与2

12、5个非洲国家有 67 项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并建立了23个实验室;2009年后开启“20+20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到2012年培训15000名校长和教师,政府奖学金生到2012年增到每年5000名;建立高等教育学校,如2009年建的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埃综合技术学院(ECPC)。,中国医疗队在非洲,1963年4月6日第一批派驻阿尔及利亚,到2010年底,有48个非洲国家接受了中国的医疗队。中国有17000名医生和护士先后到达非洲,其中有45名已经牺牲在非洲,累计诊治患者达2亿。现有近1000 名医生和护士分布在100多个医疗中心。他们的工作除了救死扶伤,还兼顾培训当地的医护人员。现又增加了建立医

13、院和抗疟中心,并提供医疗设备和药物。2014年3月以来,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陆续暴发。中国政府先后提供4轮总额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并派遣近10批防疫专家和医务人员1000人次。在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同时与国际组织、多国政府、民间组织开展合作,受到当事国与国际社会的赞誉。【截至2015年1月31日UN Ebola Response MPTF共接收捐款421亿美元,中国捐款额600万美元】温家宝总理称赞中国在非洲的医疗队员是“白衣天使,友谊的使者,和平的使者”。但面临可持续挑战。,中国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2003年4月,派出第一批维和人员(218名

14、)到达民主刚果。2012年3月第14批到达当地。2003年12月,558 名维和人员被派到利比里亚。现在那里的是第18批维和人员(2015年9月7日出发)。2005年10月,435名战士到达今天的南苏丹,目前在那里的已是第14批维和部队(2015年9月15日),帮助当地建小学。2007年11月有140名工程兵到达尔富尔,2011年5月第5批到达那里,在当地打井,都受到当地的好评。2013年向南苏丹派出最大一支700人的队伍。今年4月派出第11批维和部队。自2008年底开始,中国海军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自2013年7月,中国组成赴马里维和部队395人,分医疗、警卫和工兵三支分队,今年5月派

15、出第3批,主要驻守在北部的加奥大区。据UN对维和行动的统计(2010年2月底):中国在非洲维和人员共计1624人,占中国在世界维和人员总数(2137人)的76%。目前在非洲参与联合国7个维和项目(总共是9项)。,中非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经济上双赢,中国获得市场和资源,非洲获得投资、贷款和基建,债务减免等。文化上因人员的来往而增进交流和彼此了解。政治上南南合作、亚非合作,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和声援。在非洲大陆,增强了非盟的凝聚力;在国际舞台上,欧美重新关注非洲大陆的需要,由此提高非洲的竞争力及与大国对话的地位,使非洲决策呈现多样化选择。,中非关系存在的问题,友好关系主要维持在高层,囿于语言和文化

16、上的障碍,还没有深入普及民间。所以,需要促进公民(people to people)交流,发展可持续的中非关系。中方需要协调不同角色之间的战略目标:如中央和地方政府;国企与民企;国家与企业,银行与决策者,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和贸易增长过快,不仅引起非洲一些地区的不平衡和环境问题,而且多少影响到西方国家在非洲的传统利益,因此不得不面对来自西方和非洲大陆内部的诸多挑战。这些问题均可归因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忽视政治文化建设而造成的。,在当前全球化的格局中,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双方都是推动国际格局多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中

17、非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中非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中非国家的领导人又在共同致力于发展和谐世界和新伙伴计划。非洲的发展问题也是全球的、人类的发展问题,只有与世界的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应是非洲可以合作、值得信赖的伙伴。所以,应当用全球化和地区间相互依赖的视角来看待中非关系的发展。,中非关系发展的前景,发展中非关系对中国和非洲的意义,对中国而言:发展同非洲各国真诚友好、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非洲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的基础。非洲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需要非洲的市场和资源。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双方均有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对非洲而言:

18、经济复兴是非洲压倒一切的根本要求,构筑伙伴关系就是为了共图复兴。非洲人与我们具有相似的心路历程,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感情上愿意跟中国人共事。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虽然比不上西方国家,但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低息优惠贷款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非洲的独立与中国:昨天,今天和明天,论昨天的非洲独立与中国,“冷战”格局不容忽视;论今天的非洲独立与中国,全球化不容忽视。中国实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洲却像是全球化的受害者。虽然中国的受益并不是建立在非洲的牺牲基础上的,但如果中非合作无法扭转非洲继续贫困化、被边缘化的趋势,那么任何“互利合作”或“双赢”都是无法令人信服的;论明天的非洲独立和中国,不能忽视当代青年。

19、如果非洲的精英和资金继续流向欧美,而大批年轻人又在国内处于失业的状态,那么更严重的社会危机迟早会爆发虽然中国不是非洲的救世主,但当前非洲的发展却是检验中国对非政策和行为是否合情合理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做?,中非关系面临的挑战,政治上,自2000年以来,援非成了经济事务,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导致对非政策不够及时,社会文化交往严重滞后,所以有待提高软实力。经济上,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投资、贸易和援助的总体比重不大,影响力有限。不过,苏丹、南苏丹、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尼日利亚等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文化上,要深入非洲,了解非洲。“千万不要低估欧美国家在非洲的影响力,千万不要高估中国人在非洲的实力,千万不要低估非洲人的智力。”舒展大使2011年10月25日于北大国关学院的讲座,软实力的概念,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约瑟夫奈(Joseph Nye,1990)提出的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是相对于经济和军事硬实力而言的,政策、价值观和文化被视作构成软实力的三大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