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871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向型与外向型》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讲 内向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的国际环境内向型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中国的对外开放,1.发展的国际环境1.1 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社会处理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准则、行为规范和机制。国际经济秩序通常是由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安排的。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国际社会应共同行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与经济自由化的模式;建立健全、公平、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让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管理。发展中国家自身要调整改造落后的经济结构,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1

2、.2.1 贸易条件恶化论,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表明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普雷维什和辛格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趋势,提出了“中心外围”论。中心是少数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遭受发达国家的盘剥。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1)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因此需求的增长不同;2)技术进步使初级产品的需求减少;3)制成品的技术含量高,价格高;4)初级产品品种单一,易受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打击。,1.2.2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贸易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促进的。传统经

3、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低效率产业结构向高效率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比较优势结构,进而改变贸易结构。贸易与技术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可扩大技术进口,技术引进可加快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促进贸易发展。技术进步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质量,也有利于贸易垄断。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要素的积累。资本品的进口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1.3 利用外资,资金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为加快经济发展,如何利用外资成为重要的课题。外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的援助;另一类是外国私人投资。利用外资要处理好外援、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于本国经济发展

4、的关系。,1.3.1 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的公式:I-S=M-X(I为投资,S为储蓄,M为进口,X为出口)(I-S)为储蓄缺口,(M-X)为外汇缺口。当两缺口相等时,国民经济才能均衡发展。当IS,即国内投资大于储蓄,出现储蓄缺口,为了维持均衡,就需通过增加出口,利用外汇收入来弥补。该理论强调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必要性;说明政府可以在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方面有所作为;要利用外部资源,必须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1.3.2 外国援助,外国援助是指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外援的特征:非营利性,即非商业性;优惠贷款具有较大的让与成分;

5、以经济发展为目的。外援可分为双边和多边援助;官方和非官方援助;项目援助和计划援助等。外援与援助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利益密不可分。外援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发展中国家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上。,1.3.3 外债,外债是一柄“双刃剑”。债务危机的原因:1)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大量举债;2)国际货币利率、汇率的波动;3)贸易条件恶化;4)发展中国家资本外逃。要保证合理的外债规模、结构和良好的外债收益,即利用外资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社会边际成本。适度债务率指标:1)经济债务率,外债占当年GDP的比重,不应超过30%;2)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安全线为20%;3)

6、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比重,不应超过25%;4)当年外债还本付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安全线为20%。,1.3.4 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是指外国资本从获得长期利润为目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对他国的生产部门所进行的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购买外国企业股份;建立独资子公司;投入资本或技术合资或合营;对外国企业贷款以获得经营管理权。直接投资是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其投入的部门与结构与两国间的国际分工的类型相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内向型发展战略2.1 进口替代战略,内向型经济是指面向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扩大来带动国民经

7、济的增长。进口替代战略分为初级进口替代和次级进口替代。初级进口替代是指从农产品加工部门入手,投资于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的进口替代。如食品、纺织品、造纸等。次级进口替代是指在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的同时,投资于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如电视机、汽车等。从历史来看,进口替代是各国实现工业化最早采取的战略。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盛行。,2.2 对出口和增长的影响,实施进口替代需要采取关税、进口配额以及汇率等措施保护进口替代工业。同时对企业在资金、技术、税收、产品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竞争力弱。扩大了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方面

8、的支出,外汇短缺更加严重,加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工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有限。,3.外向型发展战略3.1 出口替代战略,外向型经济是指面向国际市场,以外贸的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也可分为初级出口替代(出口非耐用消费品)和次级出口替代(出口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6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开始转向外向型的出口替代战略。,3.2 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利:1)外向型发展战略能够更多的利用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2)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国际收

9、支不平衡和克服外汇短缺现象。3)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弊:1)容易导致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2)受国际市场的限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3)国内的支持政策也会导致出口替代企业的效率低下,并加重财政负担。4)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影响经济协调发展。,3.3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比较,6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此进口替代的主张占主流地位。初级进口替代的事实还顺利,但进入到次级进口替代就比较困难。政府的保护措施使利率、汇率等扭曲严重,导致企业效率低下。

10、60年代以后,进口替代战略受到批评。经验数据表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实绩优于内向型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应联系本国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市场条件确定发展战略。,4.中国的对外开放4.1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国际上的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增强,生产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流通国际化空前发展。生产要素国际化迅速发展。全球经济联系的手段日益完善。通讯和交通的全球化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和政府间的经济协作和联合组织广泛发展。,4.2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基本内容:区域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改革贸易制度;开展国际合作;对外投资;对外援助;发展旅游事业;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各类人员等。基本特点: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2)面向全世界开放;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过程;4)与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