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874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冉龙鑫骨质疏松症》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骨质疏松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体征;2、能说出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社区康复问题;3、能说出骨质疏松症主要的社区康复评定方法;能力目标:1、能熟练地对骨质疏松病人进行康复评定;2、能熟练地运用社区适宜康复技术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3、能在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症预防知识的宣传。,某患者,男性,55岁,因:“腰背痛半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腰部平直,胸腰段触压痛明显,腰背肌触诊显紧张。X 线示:L1 椎体呈楔形改变,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变细,有中断。诊断:1.骨质疏松症,2.L1 压缩性骨折。请思考:1、该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应进行哪些社区康复

2、评定?2、该患者应采取哪些适宜的社区康复训练方法?,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单位容积内骨组织总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小梁变细,骨密质变薄,骨髓腔增宽,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使骨脆性增加和骨折的危险度升高。,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骨质疏松症是社区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康复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二、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相关因素较多。相关因素:1、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2、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3、缺乏运动;4、

3、钙、磷、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三、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目前临床将其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前者常由于年龄增加或绝经后骨组织的生理变化所致,包括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者指由于某些原因而诱发的骨质疏松。在社区康复工作中,主要针对长期卧床或因各种原因瘫痪所致运动功能长期减弱和丧失而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的慢性腰腿痛患者。,分类示意图,四、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继发骨折等症状。,疼痛加剧,身长缩短,驼背,骨折,五、骨质疏松症康复的主要问题,骨质疏松的康复的主要问题是疼痛,腰背部疼

4、痛最常见,其原因主要为骨吸收致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稀,乃至断裂,这实际上是一种微小骨折,致使局部疼痛加重,特别是腰背部。,微小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老年性驼背。由于驼背等改变,老年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同时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一但跌倒或者外伤后极易发生骨折,有时轻微的外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大大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由于上述因素,患者对其产生恐惧心理,抑郁症的倾向比较明显,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使生活质量下降。,六、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评定,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评定是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骨

5、折或者担心骨折等原因而出现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从而导致其生存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症的评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涉及从骨结构、骨质量等基础问题到患者的症状、功能、生存质量等多层面的问题,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对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才更具有针对性、个体性和科学性。具体方法如下:,(一)一般情况评定:必须详细审查和评估个人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继往病史、以及相关致病因素,了解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自身或疾病导致的钙摄入和吸收量不足、维生素(如维生素D 等)缺乏、蛋白质不足等都会促成峰值骨密度的降低和骨量的减少,使得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增加。,(二)疼痛评定:疼

6、痛干预和评价骨质疏松症疗效,制订康复目标和康复计划有重要意义。对于疼痛的描述,采用的方法包括疼痛的强度,疼痛的特点;疼痛的影响,包括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影响疼痛的因素;疼痛的时间;疼痛的部位等。,(三)骨量的的评定:骨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现已成为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1X线检查:为最早的检测骨密度的方法。X线放大摄影还可以观察骨结构的微细改变,尤其对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如骨折、骨肿瘤等提供重要的依据,故目前在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双能X 线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7、为严重骨质疏松。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是L1L4腰椎及髋部。,(四)骨折评定:骨折的评定主要涉及骨折的部位、程度及骨折的影响,包括疼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通过评定可以获知患者骨折的稳定程度,是否需要固定,能否承受运动产生的应力,运动对于骨折是否有益,这些对于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指导意义。,(五)功能评定:对于功能的评估是骨质疏松症康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功能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评估途径。,七、骨质疏松病的社区康复方法,本世纪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而康复治疗是对机体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

8、节。具体方法:1、饮食疗法 2、日光照射 3、运动疗法 4、物理治疗 5、心理治疗 6、药物治疗,(一)饮食疗法:成人每日钙最低需要量为600毫克,平时注意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豆制品、和鱼虾类,不足部分从钙制剂中摄取。高危患者钙每日摄取量宜为10001500mg。在补钙同时必须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减少用盐量及少吃腌制食物,减少钙质流失。,(二)日光照射:光照可以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积,因而提倡经常在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而春天是户外活动接受光照、补充维生素D的最好时机。因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而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三)运动疗法:运动疗法

9、不仅是骨矿化和骨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能促进性激素分泌,肌肉收缩尚可以对骨产生应力作用,并可以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骨小梁的结构排列得更加合理,同时能增加骨的负荷,均有利于促进骨钙代谢,明显地改善肌肉神经功能,增加肌肉的强度,从而减少骨量丢失,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1、运动疗法的方式:踏步、跳跃可刺激髋骨,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承重训练利于腰椎增加骨密度;慢跑、爬楼梯则对维持骨量和保持骨的弹性具良好作用;等长抗阻训练有骨矿化作用,由于训练时不产生关节的运动,所以不会引起剧烈疼痛,对合并有骨性关节病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较为适合。,2、运动疗法的具体方法:(1)增强肌力练习(2)

10、纠正畸形的练习(3)预防跌倒,3、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疗法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运动。,(四)物理治疗:电疗、水疗、磁疗、温热治疗对防治骨质疏松、减轻疼痛均非常有利。温热疗法可以采用超声、高频电疗等,而最方便的就是热敷、家庭使用的热水盆浴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五)心理治疗: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骨质疏松症发病的轻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的人症状较轻,治疗效果也较好;而性格孤僻、郁闷寡欢的人往往症状较重,治疗效果亦差。因此,

11、心理因素的调整应该引起重视。,(六)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从治疗机制上可分为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增加骨量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如下: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如降钙素2增加骨量的药物 如氟化物,八、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教育,提高患者骨质疏松保健知识,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社区除自身开展健康教育外,医院还应当将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面向社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骨质疏松症的问题,同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所管辖地区的群众的健康意识。,首先必须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骨质疏松知识培训,然后在他们指导下,可通过老年协会,或

12、老年活动室的宣传窗、黑板报、宣传画等方式进行辅导教育,积极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鼓励人们主动开展有效的保健活动,增进健康。进行防跌倒宣教与训练,要求患者戒除不良嗜好、坚持平衡饮食、多做户外活动和家庭自我运动训练,九、骨质疏松症的转介服务,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引起人们重视,因此老年人每年定期监测骨密度,以及时发现低骨量,并加以干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应尽早建议他们到医院寻求医师的指导或药物治疗。病情一旦诊断清楚,立即通过药物与非药物康复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当发生骨折及并发症时,应将患者转送到适当的机构实施对患者的转介服务。,转介服务,十、知识链接,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属病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女性多见,60岁以上人群多发。多为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既要遵循一般骨折术后的康复规律,又要考虑到该类患者骨质量差、内固定不牢固及骨折愈合缓慢的特点。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