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132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本质的要求,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张涛,2,语文教师的困惑:作文指导是否有必要?长期在指导后完成习作造成一个隐患:学生不会自己审题、立意,毕竟考试中不会有写作指导。哈佛大学:“一个成功者并不在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思维的方式。”“有些教师在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教和教什么之前,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了。”,3,一、为什么要倡导有效教学?,关于课堂教学本质两种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认识: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在新知识、新信息大量涌现的时代,如果教学依然只强调“讲听”式,不仅传递文化的任务无法顺利完成,而且学习

2、者也会因其阅读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陶行知:鸡吃米的故事,4,第二种认识:教学在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包含哪几层含义?第一,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第二,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第三,教学这种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第四,教师组织的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有效。,5,二、怎样使教学有效?,作文:记述一堂语文课(一)对有效教学的片面认识:第一个层面:“灌”得越多越有效特点:教师煞费苦心学生不动脑筋结果1效率低下2学习兴趣丧失。,6,7,第二个层面:“磨”得越多越有效中国青

3、年报:美国中学生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特点学生做题辛苦;教师阅卷辛苦;结果1知识速成,不会应用。2高分低能。3学习兴趣丧失。,8,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

4、人吗?!,9,第三个层面:“秀”得越多越有效李希贵:“学生喜欢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特点教师表演,关注的是自身而不是学生学生成为道具或观众结果1知识掌握不牢固2能力得不到提高3效率低下 以上三个层面的共同特点:无效教学。按上述方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无效教师”。,10,(二)有效教学的要点:1.有效设置学习内容“我要上厕所。”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我们应该叫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他的老师,你们今天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2.有效解读教材“统计与猜想”、“从实际问题到方程”,11,3.有效讲授张文质:“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夸美纽斯:“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5、法国人卢梭则强调“自然的进程”。他说,“自然的真正进程是比较缓慢地逐渐前进的,血液一点一点地开始沸腾,心思一点一点地趋于细致,性情一点一点地慢慢形成。”4.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李希贵:“学生喜欢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12,5.有效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新时期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6.有效倾听戴维伯恩斯坦说,对于倾听应该有“强烈的自觉”。“一旦你开始倾听人们的话,机会就是无限的。”从倾听中获得信息、发现教学资源。,13,7.有效激励能否有效激励,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

6、有“激励性人格”,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14,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统计与猜想”经过统计,学生知道了全班同学在不同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春季3人,夏季12人,秋季4人,冬季3人。片段1:这时老师让学生分析: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春季与冬季一样多。”“春季比秋季少一个”“春季和冬季共6个。”“夏季是春季的3倍”最终,老师把一颗象征“智慧”的小红五角星奖给了那位发现“夏季是春季的3倍”的同学。片段2:课至半酣,老师让其他学生对一个表现一致很好的小组提出挑战,方法是提出问题让这个小组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很快就被答对了。这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

7、个问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过生日的学生共有几人。”第一个学生答错了,另一个学生跑到前面数了起来,第三个学生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全班同学热烈鼓掌,老师高兴地奖给了这个同学一个红五星。,15,不久,似乎奇迹发生了。女儿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法语开始,女儿首次得了满分!女儿说,一次法语课,有别的老师进来找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正忙着,她就跟我聊了两句,我们老师过来以后说“她刚从中国来”。那个老师说“我知道”。我们老师又说“刚来,法语就已经得100了”。那个老师感叹:“Jesus(耶稣呀)!”这声惊叹让女儿心花怒放。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女儿给我的信写道:今天化学考试又得了100。

8、老师判完了卷子以后,拿给别的老师看,然后说:“班里没别人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卷了。”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他就跟那人说:“问Stephanie(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女儿的每次邮件,都要写几句老师对她的评价。让我惊奇的是,这些评价无一例外是赞扬,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等等,女儿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这些赞扬有点像兴奋剂,不知为什么,女儿开始自信得让我感到陌生,一些我原来并未发现的特质似乎开始呈现。我不大有把握有资格“指导”她了。,16,三、有效教学例谈,(一)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1.什么是探究?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

9、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7,2.探究性学习的要点:(1)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科学素养的。(2)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要学生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做给他们看的事情”(3)探究既是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的。(4)探究不只用于科学课程,还针对社会与人文问题。(5)虽然探究性学习很重要,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应该追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18,3.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举例如何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

10、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1.问题情境指引问题的方向1.1问题情境应具有严密的结构1.2问题情境要包含一定的矛盾冲突1.3问题情境不能过于复杂,19,2提出问题发散思维的过程“测定反应速度”实验:问题情境:“一位同学掷来一个苹果,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你的同学说:嘿!反应真快。”反应速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吗?反应速度与身体状况有关吗?反应速度与测量的时间有关吗?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测试材料与反应速度有关吗?同一个人在不同测试形式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

11、吗?人的反应速度与外界干扰是否有关?人的不同结构部位反应速度相同吗?,20,3.评价问题反思完善的过程3.1 探究的问题必须是科学问题3.2 学生探究的问题不能过于开放3.3 问题要具有适合学生的探究价值4表达问题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过程,21,“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一位同学掷来一个苹果,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你的同学说:嘿!反应真快。”根据这个情境,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请你判断其中的哪一个最适合在课堂上探究?A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B反应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吗?C反应速度与测量的时间有关吗?D反应速度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吗?,22,(二)复习课的有效性1 复习课中存

12、在的问题 炒冷饭:以练代学:放任自流,23,2复习的策略(1)复习课更要求目标明确 复习课的三大功能:梳理知识、沟通联系、提升能力。(2)复习课更需要精心设计设计学习内容:一堂高效率的复习课,无论是突出“主体”地位也好,增加“练”的比重也好,都不能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解学生实际: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不要相信学生的基础有多好,也不要相信他们的提高速度有多快,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小池塘为何物?”,24,(3)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对知识点、观点、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复习课上尽可能不用旧材料,而选用新材料。这样不仅使学生有耳目

13、一新之感,而且为学生多提供一次对大脑的“刺激”,经历一次全新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助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4)形成知识结构梳理就是引导学生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泛化,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这些显然是复习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要对相关知识烂熟于心,对相关能力的运用“游刃有余”。,25,(5)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李希贵:“学生喜欢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总量大了,才有可能启动他们的智力发展。没有屏神凝思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

14、。因此,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是在备课时就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美国学者罗威(Rowe)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秒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26,(6)加强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和维系靠:你的关注压力。要布置任务,亲自批阅。一能了解学生复习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二对学生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7)进行复习方法教育。给学生多传授一些复习的原则、方法、技巧,并指导学生

15、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7,四、好课的评价,按照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德国一堂课的评价,28,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

16、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29,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30,“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其能力所及的事情,结果会使我们自己震惊。”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