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663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教育方针概述.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教育方针概述,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节 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第四章 教育方针,本章小结思考,一、教育方针的本质、特点及构成二、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三、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方针概述,一、教育方针的本质、特点及其构成,(一)教育方针的本质 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二)教育方针的特点,1)教育方针的方向性 2)教育方针的实践性 3)教育方针的时代性 4)教育方针的法令性,(三)教育方针的构成,1)教育的性质和方向2)教育目的 3)教育的途径和原则,二、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

2、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构成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构成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社会功能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目的的功能1、定向功能2、调控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二)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依据一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二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之间的区别教育方针

3、所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四、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体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的基本思想(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四、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基础教育的本质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其根本规定性,是它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根本区别。,(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应体现时代的要求。,第三节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一、素质教育概述二、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一、素质教育概述,(一)素质教育的本质 1、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一种教师主体间的合作性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特点,1、主体性与

5、成功性2、基础性与发展性3、全面性与个别性4、全体性与个体性5、交互性与层次性6、内化性与外化性7、理论性与实践性,(一)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二)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三)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四)建立以评价促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五)提高校长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六)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二、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本章小结:,教育方针与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与我国的教育目的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的概念、特点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参考题目,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素质教育与课程的改革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与考试 素质教育与评价制度的改革 素质教育与教师的素质 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