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895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研究一种产品市场价格,而不考虑这种价格与其它价格的关系。即假设一个产品的供求只取决于这种产品自身的价格。事实上,其他产品的价格,特别是有替代或互补作用的其他产品的价格会影响我们讨论的产品的供求。同时,其他产品的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从而影响其对我们讨论的产品的需求。,22.1一般均衡,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因此,某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见案例:4个市场的相互关系。,4个市场的相互关系,图形分析,22.2经济效率,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

3、,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均衡理论属于实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经济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最优状态)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3、实现经济效率所要具备的条件,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问题的提出假定整个社会只包括两个人甲和乙,且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如A和B,甲和乙在A和B之间进行选择。问题:如何判断A和B的优劣?如何确定谁是最优资源配置呢?,2、过程分析甲有三种可能的选择:ABABAB乙有三种可能的选择:ABABAB整个社会共有九种可能的选择:1.AB,AB 2.AB,AB 3.AB,AB

4、4.AB,AB 5.AB,AB 6.AB,AB7.AB,AB 8.AB,AB 9.AB,AB,九种可能选择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甲乙意见完全相反(3和7)A、B无法比较,没有客观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判断。(卡尔多的假想的补偿标准)2、甲乙意见完全相同(1、5和9)任何一个人的看法都代表了社会的看法。3、甲乙的看法基本一致(2、4、6和8)也可能由个人的观点形成社会的看法。,七种可比较的情况,可形成以下三种社会观点:1.A优于B,包括AB,AB;AB,AB;AB,AB。如果甲和乙之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观点看有A优于B。2.A与B无差异,包括A=B,AB。如果甲和乙

5、都认为A和B无差异,则从社会观点看,A与B无差异。3.A劣于B,包括AB,AB;AB,AB;AB,AB。如果甲和乙之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劣于B,而没有人认为A优于B,则从社会观点看有A劣于B。,总结:,将以上所说总结起来,便得到两人社会在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中的一种选择标准: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或劣)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或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或劣)于B。如果两人都认为A与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与B无差异。,推论,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1)帕累托标准(2)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状态,(1)帕累托标准,将上述结论推广到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

6、选择的一般情况。便得到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2)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

7、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1、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2、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22.3交换,假设参与交换的行为人为A和B,所交换的商品为商品1和商品2。交换的埃奇沃思盒状图描述了两名消费者可行的消费束及他们各自的偏好。,用表示A的消费束,B的消费束用表示。XA和XB这一对消费束称为一种配置。和表示参与人A和B拥有的初始禀赋分配。,可行配置,消费者A,消费者B,禀赋,商品2,商品1,W,埃奇沃思方框内的各个点可表示这一简单经济中的所有可行的分配状况,观察过禀赋点W的参与

8、人A和B的无差异曲线:A的经济境况改善区域由通过W点的A的无差异曲线之上的全部消费束组成;B的经济境况改善区域由通过W点的B的无差异曲线之上的全部消费束组成。A和B境况都更好的区域是两个区域的相交部分。,交易,消费者A,消费者B,禀赋,商品2,商品1,W,M,A的改善区域,消费者A,消费者B,禀赋,商品2,商品1,W,M,B的改善区域,消费者A,消费者B,禀赋,商品2,商品1,W,A和B均更好的区域,M,由W点趋向M点的移动,意味着A放弃单位商品1,换取单位商品2;同时意味着B放弃单位商品2,以获得单位商品1。重复M点的分析,可画出通过M点的两条无差异曲线,构成新的“互利区”。设想交易双方移至

9、该区域中的新的点N,交易继续进行下去,直到不存在可以使双方都获准的交易为止。,消费者A,消费者B,商品2,商品1,W,A的改善区域,W,E,B的改善区域,帕累托有效配置,在E点,A和B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即A的境况较好的区域不与B境况较好的区域相交,这意味着使一方境况变好必然使另一方的境况变坏。在E点不存在对双方均有利的交易。这样的配置被称为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1、无法使所有各方境况更好;2、不可能使某一方境况更好,而又不使另一方境况变坏;3、从交易中能得到的所有收益者已得到;4、无法进一步再作互利的交易。,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的多种表述方法,交换的帕累托集或契约曲线,在埃奇沃思盒状图内所有帕累托

10、有效率的配置点的集合称为交换的帕累托集或交换契约曲线,即参与人A与参与人B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集合。帕累托集描述了从埃奇沃思盒状图内任何一点开始的互利交易所可能产生的全部结果。,消费者A,消费者B,商品2,商品1,W,交换的契约曲线,5,3,,A愿意付出5单位Y来获取1单位X,,对B来说,减少1单位X要用3单位Y来,弥补,如果A用4单位Y来换取B的1单位X,则A和B都,能从交易中获得1单位Y的好处。,一个数字说明,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就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23.4生产,生产的沃奇沃思盒状图生产契约线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假设,假定两种要素分别为L和K,其既定数量为 和。两个

11、生产者分别为C和D。下面用埃奇沃斯盒状图为工具来分析这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厂商C,厂商D,K,L,a,b,生产的埃奇沃思盒状图,厂商C,厂商D,K,L,生产契约线: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满足以下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1,厂商C愿意用2单位K来换1单位L,对于厂商D来说,减少1单位L只需增加1单位K来弥补,如果厂商C用1.5单位K来交换厂商D的1单位L,则双方都可得到好处。,23.5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

12、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假定C生产X,D生产Y。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亦即无差异曲线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线为给定不变。,厂商C,厂商D,K,L,由生产契约线推导生产可能性边界,(,),Y,X,生产可能性集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边际转换率(MRT),由生产契约线推导生产可能性边界,由图可知,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两个性质:1、向右下方倾斜在生产契约线上,由e向c移动时,伴随着X的增加必有Y的减少。2、凹向原点由边际转换率(MRT)递增造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在既定要素数量和技术状况条件下所可能生产最大产出组合。如果要素数量或者技术状况发

13、生了变化,则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组合就可能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取一点B,B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从B点出发引垂线到和可以构筑一个辅助的埃奇渥斯盒状图。图中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既定产出和 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分配。该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IA,IB,分析图形,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点的切线S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转换为Y的边际转换率MRT,IA和IB的共同切线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替代产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数字例证,MRSXY1,MR

14、TXY2减少X的生产可以增加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当MRTMRS,仍然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即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MRSXY2,MRTXY1减少Y的生产可以增加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当MRTMRS,仍然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即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3.5完全竞争市场:帕累托有效率,问题: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西方经济学对此的基本结论是: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以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者达到最

15、优的条件:,所有消费者达到最优时,对任意给定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即:,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状态,生产者达到最优的条件:,所有生产者达到最优时,对任意给定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即:,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PMC,完全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有效率的,MRT表示在技术上X和Y两种产品的转换比率;MRS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X和Y两种产品的意愿交换比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含义,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表述了一种可用来确保帕累托有效配置结果的普遍机制竞争性市场机制。其成立的隐含条件包括:(1)不存在外部性;(2)没有垄断;,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含义,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

16、我们分配与效率问题可以分开考虑。任何帕累托有效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不管公平分配的标准如何,都可利用竞争市场来实现。,价格在市场体制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即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分配作用,即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购买各种商品的数量。,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这两种作用可以区别开来,即我们可重新分配商品的赋有量来确定各人拥有多少财富,然后,再利用价格来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实现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第二定理的政策含义,一次性总额税还是控制价格?价格应能反映稀缺。财富的一次总额转移应该用于以分配为目标的调整。这两种政策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分开的。切记:通过实行

17、不同价格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做法实为下策。,23.6 福 利,偏好的加总社会福利函数福利最大化个人社会福利函数,偏好的加总,问题:如何加总个人偏好以得到社会偏好?多数人投票排列顺序投票,多数人投票,导致非传递性投票的偏好,一般说来由多数投票决定的社会偏好并不是性状良好的偏好,因为这此偏好不满足传递性。因此,在选择集(x,y,z)中不存在最好的选择。社会选择哪种结果将取决于投票顺序。,排列顺序投票,只有x和y两个选项时,投票的结果将是两种选择无差异,引入选项z,x的总分为4,y的总分为3,y偏好于x,x和y之间的选择取决于x,多数人投票和排列顺序投票这两种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是它们的结果可能受到操纵。

18、多数人投票:改变投票表决的顺序排列顺序投票:引进新的选择是否存在加总偏好的社会决策机制能够免受上述操纵?(阿罗不可能性定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我们希望社会决策机制具有以下性质:1、当任何一组完全的、反身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2、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3、x和y之间的偏好唯一地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它选择的顺序。,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性质1、2和3,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独裁:所有的社会偏好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不存在完美的方式把个

19、人偏好加总成社会偏好。如果我们要寻找一种加总个人偏好的方法,将不得不放弃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描述的社会决策机制三性质中的一个。,社会福利函数,放弃性质3从个人偏好得出社会偏好的一种方法将个人效用函数相加,用相加所得的数字来表示社会效用。即当以下条件满足时我们认为从社会偏好角度看,配置x比配置y更受偏好。,社会福利函数:是各消费者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排列建立在个人偏好基础上的不同配置的顺序,而且它是各个人效用函数的增函数。,几种社会福利函数,1、古典效用主义或边沁福利函数,2、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这一福利函数说明社会福利的配置唯一地由境况较差的经济行为人的福利决定。,福利最大化,

20、如果我们所有的在消费者间分配的商品1,k的总数为X1,X,福利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效用可能性集合,最大福利点,等福利线,U1,U2,效用可能性边界,福利最大化点是帕累托效率的,它必然出现在效用可能边界上,效用可能性边界:具有帕累托有效配置的效用水平集合;等福利线:具有不变福利的效用组合。每一个福利最大化点是帕累托有效率的,而任一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必然是某一福利函数的福利最大化点。,做人的原则,1、经常保持微笑,(二)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三)乐于助人,(四)保持一颗童心,(五)学会和各种人和睦相处,(六)保持幽默感,(七)学会安慰他人,(八)有知心朋友,(九)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十)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并相信自己,(十一)不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十二)具备胆识和勇气,(十三)偶而也要放纵一下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