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1090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8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1.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General equilibrium and Welfare economics,1.了解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不同2.掌握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结论3.了解新、旧福利经济学不同观点和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 际条件,第一节 一般均衡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 重点、难点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学习目的:,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本章分析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对一般均衡的基本理解一般均衡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个经济变量,研究各经济变量在相互依存中如何实现均衡的。一般均衡研究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一、对一般均

2、衡的基本理解,1.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假定其他市场的供求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单一市场达到的均衡状态。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这种把单一市场孤立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局部分析法。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指所有市场在相互影响下同时达到的均衡状态。相应地把所有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的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法。,二、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的产品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产品的自身价格而且取决于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其他相关因素。一个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其他的市场的均衡也会相继被打破。引起一系列的调整与再调整,最终实现新的均衡。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也是同样

3、的。,一般均衡,以产品市场为例:,石油价格上升,电价上涨,煤气价格上涨,汽车价格下降,互替产品,互补产品,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1869年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他从事工程学和工业管理工作,任意大利钢铁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到洛桑大学任教,并被任命为瓦尔拉的继承人。1897年,帕累托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提出了一个最优状态标准,人们简称为“帕累托最优(效率)”。主要内容包括: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否则,就不是帕累托最优,而是帕累托改进。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程。,维尔弗里多帕累托(V.Pareto,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

4、家,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一、对帕累托最优的理解,帕累托最优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1.帕累托标准:假定资源的配置有A和B两种状态,如果在一个经济社会里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那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就是A好于B,这就是帕累托标准。2.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一种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改变的结果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帕累托标准的自然延伸。可理解为:在不损人又利己的条件下,增进效率或福利,那就是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称为帕累托最优。可理解为:

5、如果资源配置达到了一种不损人就不能利己的状态,那就是帕累托最优。本章从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相结合三个方面的均衡来理解帕累托最优的含义。,X,二、交换的一般均衡分析,1.分析的目的:通过商品交换使交换双方得到最大效用2.分析方法:艾奇沃斯(英经济学家)盒形图。3.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都拥有两种商品X和Y,X=XA+XB;Y=YA+YB。,A,B,二、交换的一般均衡分析,4.说明:消费者A和B对商品X和Y的偏好不同,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A、B双方的效用达到最大。5.分析过程:(1)分别画出A和B的无差异曲线,OA,Y,IA1,X,IA2,IA3,IB1,IB2,IB

6、3,OB,X,Y,IB4,IB5,IA4,IA5,OB,将B的无差异曲线图转180度与A的无差异曲线图合成艾奇沃斯盒形图,交换的艾奇沃斯盒形图,艾奇沃斯盒形图,Y,X,X,Y,OA,OB,E1,IA1,E2,E3,E4,E5,IA2,IA3,IA4,IA5,IB5,IB4,IB3,IB2,IB1,C,XB1,XA1,YB1,YA1,D,XB2,YA2,XA2,YB2,XBE,XAE,YAE,YAE,交换契约线,二、交换的一般均衡分析,6.艾氏盒图分析,0a,0b,X,Y,C,Yb,Ya,Xb,Xa,a,a,a,b,b,b,E1,E2,E3,盒内任一点C的含义:(1)代表总产品(X+Y)在A、B

7、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数量关系;(2)表示该种分配,消费者A、B分别获得的满足程度。,0a0b线:交换契约线,交换的帕累托最优,说明:C点是非均衡点,在C点,社会总效用等于a+b,在C点,对A来说,X少,MUX大;Y多,MUY小,此时,A1的边际替代率大于B2的边际替代率,A愿意用Y换取X,B反之。A希望沿着b以Y换取X,到E2 点,使效用从a提高到 a。B则希望沿着a以X换取Y,到E1点。使效用从b提高到 b,在E1点处.无论E1还是E2,均有A和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达到一般均衡。究竟是E1还是E2,取决于A、B初始的分配状态以及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实际上 很可能在E1和E2之间达到均衡,使双

8、方的效用都增加。,MRCSXYA=MRCSXYB(帕累托最优),marginal rate of consume substitution,帕累托最优,7.交换契约线:是交换的艾奇沃斯盒形图内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A、B两者经过交换达到的效用最大的商品X和Y的组合点。此线以外的点均为非均衡点。8.交换的路径:取决于(1)最初的分配状态(2)A、B的实力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三、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1.分析的目的:通过生产要素的交换使产量达到最大2.分析方法:艾奇沃斯(英经济学家)盒形图。3.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者A和B,运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两种产品X和

9、Y,L=LX+LY;K=KX+KY。4.说明:生产要素L和K的组合不同,X和Y的产量不同,只有通过交换L和K才能使产量最大。5.分析过程:(1)分别画出X和Y的等产量曲线,AX,K,QX1,L,QX2,QX3,QY1,QY2,QY3,BY,L,K,QY4,QY5,QX5,QX4,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2)将BY的等产量曲线图转180度与AX的等产量曲线图合成艾奇沃斯盒形图,K,L,L,K,AX,BY,E1,QX1,E2,E3,E4,E5,QX2,QX3,QX4,QX5,QY5,QY4,QY3,QY2,QY1,C,LY2,LX2,KY2,KX2,D,LY3,KX3,LX3,KY3,LY4,LX

10、4,KX4,KY4,生产契约线,非均衡点,均衡点,三、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Qx,Qy,L,K,x3,Ky,Ly,Lx,Kx,Y1,X2,X3,Y2,Y3,C,F1,F2,F3,盒内任意点C的含义:(1)表示既定的两种要素L和K在两种产品X和Y生产上的分配;(2)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时,社会能够用L和K生产的X和Y的产量组合。,QxQy线:生产契约线,分析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3)盒内任意一点C的含义:是L和K的最初组合状态,(4)C点不是一般均衡点,在C点总产量Q=QY2+Qx3,对X产品来说,用的L少,K多。MPL大,MPK小,增L减K,能增加产量。Y反之。要增加X,就

11、要沿着QY2用L替代K,到E4,使产量从Qx3提高到 Qx4。要增加Y,则要沿着Qx3,K替代L,到E3,使产量从QY2提高到 QY3,在E4点处,总产量Q=QY2+Qx4,在E3点处,总产量Q=QY3+Qx3,在E4、E3点处,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相等,总产量均达到最大。即:(帕累托最优),MRTSLKX=MRTSLKY,分析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6.生产契约线:是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内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经过交换L和K,使达到产量最大的组合点。此线以外的点均为非均衡点

12、。7.交换的路径:取决于(1)生产要素最初的组合状态(2)X、Y产品的社会需求状况以及价格比率,四、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两种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时的两种产品的组合。当把这些组合点转到产品空间时,就可以得到表示两种产品产量关系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斜率称为边际产品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Y,0,X,Y5,Y4,Y3,Y2,Y1,X1,X2,X3,X4,X5,E1,E2,E3,E4,E5,边际产品转换率:MRPTXY=,五、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1)将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交换的艾奇沃

13、斯盒形图放进同一个产品空间,X,A,B,E1,IA1,E2,E3,IA2,IA3,IB2,IB3,IB1,Y,交换契约线,MRCSXY=MRPTXY,X,Y,X2,Y2,五、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从生产契约线到生产可能性边界,X,Y,F1,F2,F3,V,V,X1,X2,X3,Y1,Y2,Y3,0,L,K,QX,QY,F1,F2,F3,注意: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与生产契约线上的各点是一一对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与生产契约线以外的各点也是一一对应的。,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过B作切线L,找出交换契约线上某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处的切线l,与L平行,该点上对应的X、Y的组合,使生产和交换都

14、达到了均衡状态。其均衡条件是: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PTXY=X对Y的边际替代率MRCSXY=dY/dX即:假设:说明:,MRPTXY=MRCSXY,MRPTXY=dY/dX=1/2,MRCSXY=dY/dX=1/1,减少1Y可增加2X,减少1Y可增加1X,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皮古(A.C.Pigou),他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二,如果把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就会增加社会福利总量.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他的基本观点是:以效率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唯一目标。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如果

15、资源在某种配置下达到了再增加某个人的福利,其他人的福利就会减少的状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一项经济政策是否可取,要看社会经济福利是否净增加。,二、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第一个:交换的边际条件:第二个:生产的边际条件:第三个:全面均衡的边际条件:,实现帕累托最优与完全竞争,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最好的舞台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种商品的价格P=MR=MC,每种要素的价格P=VMP=MFC,每个消费者都能根据其偏好选择和交换商品以获取最大效用;生产者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所有的人都在自由竞争中实现最大的目标,全社会的福利就达到了最大化。这就是亚当.斯密阐述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竞争

16、原理。,帕,优,最,托,累,完全竞争市场,三、社会福利函数,帕累托最优只解决了经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合理分配问题。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才能解决社会福利的唯一最优状态问题。1.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边界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组合。,三、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可能性曲线是利用交换契约线推导出来的。,UA,0,UB,U1,U2,U3,U,U,外包络线UU为效用可能性曲线边界,注意:边界外的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还不能达到的效用组合。边界内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效用组合,但不是最大的

17、效用组合。图中外包络线UU上任一点都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三、社会福利函数,从交换契约线到效用可能性边界,0,U,U,UA,UB,0,UA,UB,U,U,0,UA,UB,U1,U2,U3,0a,0b,x,y,三、社会福利函数,2.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指社会所有个人效用水平的函数。即W=W(UA.UB)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等高线,0,UA,UB,W1,W2,W3,U,U,UA0,UB0,E:最大社会福利点,代表经济效率与公平分配的最佳组合。,考研真题,1.帕累托最优状态2.契约曲线3.阿罗不可能定理4.什么叫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的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一般均衡分析的核心结论是什么?5.简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6.市场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7.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