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895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政务教材:电子政务概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王立华,授课人:刘荣娟,QQ群:376640037,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找资料 看新闻 发邮件 网上购物 网络应聘 网上营销 电子政务,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公管1103、1104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前期相关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组织行为学等,了解电子政务的管理思想;掌握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掌握电子政务下政府如何创新;熟悉电子政务流程;掌握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电子政务概述电子政务规划与系统总体框架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政府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政府电子

2、化公共服务电子政务流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成绩构成,总成绩=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案例分析(50%)+作业(20%)+出勤(30%)分组:每6人一组,自由分组,下次课前报分组名单平时成绩未达及格水平,则总成绩不及格,参考文献,杨光凯,电子政务(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蔡立辉,电子政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琦等,电子政务,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网站,天津政务网首都之窗青岛政务网武汉政务网,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本章内容提要,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电子政务的特点电子政务的类型与内容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

3、式,1.3 电子政务的类型与内容,1.2 电子政务的概念,1.1 电子政务的兴起,目录,1.1 电子政务的兴起,技术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内因,1.2 电子政务的概念,1.2.1 电子政务的内涵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1.2.3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1.2.1 电子政务的内涵,(一)政务的含义 政务,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也指国家的管理工作”。在我国,政务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及党委、人大、政协、军委等方面的事物。,1.2.1 电子政务的内涵,(二)国内外对电子政务(E-Gov)的界定 虚拟政府网上政府,1.2.1 电子政务的内涵,(三)本

4、课对电子政务的界定 四个必要因素:(1)主体;(2)信息技术;(3)广泛的管理与服务;(4)改进。三个主要内容:(1)内部电子化;(2)部门之间信息共享;(3)与公众双向信息交流。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政府的内外管理、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打破时间、空间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1.2.1 电子政务的内涵,(四)几种对电子政务概念理解的误区电子政务是技术人员的事情;电子政务是全面“无纸化”;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上网;电子政务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一)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5、传统政务,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一)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电子政务,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一)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政务处理信息化 办公手段电子化 运行环境网络化 行政管理虚拟化 信息沟通交互化,1.2.3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两者的差异:应用的主体范围不同、应用的内容不同、管理理念与着眼点不同。两者的联系:电子政务是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上的对外延伸。,1.2.

6、3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二)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所谓政府上网,就是政府为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的目标,在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方式不断做出适应性改革和转变的基础上,联合IT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两者的区别: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三)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所谓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政府的过程,能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的联系: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具体途径。通过电子政务范围的扩大,逐步推进政

7、府信息化水平。,1.2.3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1.2.3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四)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所谓电子政府,是一个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政府管理绩效,提升政府决策质量,优化业务流程,倡导公共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概念。两者的区别:?,1.3 电子政务的类型与内容,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1.3.2 基于部门的纵向横向模型1.3.3 综合信息模型,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社会大众。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分为六种: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或G2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

8、(G to C或G2C);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或G2E);企业对政府的电子政务(B to G或B2G);公众对政府的电子政务(C to G或C2G)。,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六种模式以其相互之间的关系,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府系统的信息连接。包括的主要内容: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纵向层次网络管理系统、横向层次网络管理系统、城

9、市网络管理系统等。,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管理和服务,如电子税收、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电子采购等。包括的主要内容: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系统、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综合信息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等。,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有其他方面:,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采购与招标,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网上纳税,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三)政府对公众的电

10、子政务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从出生、入学、就业、社会保障、死亡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种信息配套服务。包括的主要内容: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民主管理、电子医疗服务、电子就业服务、电子教育、培训服务等。,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三)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 政府为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有其他方面:,1.3.1 基于主体的宏观模型,(四)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是G2G、G2B、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G2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

11、率和管理水平服务。包括的主要内容:公务员日常管理、电子人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1.3.2 基于部门的纵向横向模型,(一)电子政务纵向模型,1.3.2 基于部门的纵向横向模型,(二)电子政务横向模型,1.3.2 基于部门的纵向横向模型,(三)电子政务综合模型,1.3.3 综合信息模式,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政府信息网上发布;政府与用户(企业和居民)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主动,用户被动;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集成整合阶段。,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政府信息发布电子政务发展早期较为普遍的一种服务形式。通过网站发布与政府有

12、关的各种静态信息,如法规、指南、手册、政府机构、组织、官员、通信联络等。政府与用户是被动/被动的关系,二者在网上互不联系,或者也不通过其他方式相互沟通(如电话或传真之类)。,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二)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在这个阶段,逐步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政府除了在网上发布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但是政府却不在网上回答用户的各种询问。这个阶段的例子是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下载为接受政府某种服务需要填写的表格(如报税表)。,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三)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用户可以在网上与政府部门通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应答用户的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可以在网上取得报税表,在网上填完报税表,然后从网上将表发送至税务部门。在这个阶段,政府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就某件事情、某个非政治性的项目(如公共工程),或某个重要活动的安排在网上征求公众的意见,使公众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公众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政府提出询问或建议,并与政府进行讨论和沟通。,1.4 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四)网上事务处理(五)集成整合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