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3899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读课文的教与学》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略读课文的教与学,耿家庄小学 赵倩,略读课文的重要性,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明确略读课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现状一:变“略读教学”为“精耕细作”,现状二:把“略读课文的教学”与“略读”混为一谈,现状三:似教非教,似学非学,现状四:教法单调,缺乏拓展,正确认识略读课文编排意图

2、,发挥略读课文的两大独特功能:1.巩固迁移功能 2.拓展延伸的功能,科学实施略读课堂的几点策略,1、利用提示,自主阅读,2、围绕重点,品味语言,3、精读与略读的有机结合4、对比相关内容、拓展教学,利用提示 自主阅读,找骆驼一课的阅读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人教版三(上)第三组】绝招一课的阅读提示:上面两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小伙伴之间的趣事。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人教版三(

3、下)第四组】,围绕重点 品味语言,围绕重点,品味语言,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第五组的训练点是:通过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根据这一训练点,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程序可以预设为:学法引路。即让学生回忆本组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方法。品味语言。即引导学生先从文中寻找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情感变化的句子;再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处,运用学法细细品读体会。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去获得情感的体验。如从“藏”“冒”“铺满”想到“他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4、加深感悟。一方面通过学过的课文内容,加深体会,升华情感;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与体验。,围绕重点,品味语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五年级下册走进西部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重点在提示的第二个问题中。我让学生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他们遇到的困难,用波浪线划出他们是怎样克服的相关语句,并找出一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再默读这部分,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四人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采用精读课文中常用的按顺序交流,教师相机在重点段落,抓关键词指导朗读的方法,而是先梳理概括出遇到的困难,并直奔孩子们认为面临的最大困难部分,抓住第八自然段中的“撕扯、砸”等关键词语,用换词、想象等方法,体会修筑铁

5、路的艰辛。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浏览课文梳理出了问题的关键,而重点部分的再次默读,则更加突出了学习重点,做实了略中有精的教学策略。,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我 心 中 的 主 席耿家庄小学 赵倩,在七十年代的我们眼中,主席的形象是高大的、神圣的,因为亲历了那段充满回忆的年代,所以对他有份特殊的情感。而对于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走进历史,面对曾经的艰辛,认识这位看似平凡但并不平凡的主席,必须通过一些必要的教学手段,去缩短他们之间内心的距离。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啊!主席也是普通人,从平凡人的角度去触摸他的内心,也许会走得更近。七律长征中我们看到在主席领导下的红军

6、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气势磅礴的语句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主席的雄才伟略。开国大典中,我们又从高呼的那一句“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中看到他对人民深深的爱。,那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又会让我们看到什么呢?细细读来,这位父亲失去爱子后那不能释放的彻骨悲痛,无不令人动容,他是一国之主,亦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凡人的情感让我第一次感觉我们离他那么近。课堂上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主席的喃喃中、眷恋的眼神中、黯然的目光中,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结尾“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让孩子们陷入了一片沉寂。课文中这一夜,主席是怎么度过的,课文并未提及,我在猜想:在这个夜晚,在这

7、间屋子里,在这位老人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于是我和他们一起走进了那一夜。我让孩子们结合课文的写法,抓住主席的动作、神态去想象那一夜的情景。有孩子写道:深夜里,他抱住儿子进入梦乡,但是,那是错觉,那是儿子的棉被。风呼呼的吹着,他一点儿也不冷,因为他抱着自己的爱子,那颗火热的心温暖了他冰冷的心房。有孩子写道:秘书出去后,主席在那里呆坐了几个小时。渐渐天色暗了下去,主席慢慢地站起身,向透过皎洁月光的窗边走去,他仰着头,伤心的泪水滑过他苍老的脸颊,一滴一滴地滴在那冰冷的地板上。那节课,每个孩子都在这些文字中徘徊,我相信他们的眼中,他们的心中一定看到了那位普通的父亲。,对比相关内容,拓展教学,文成公主

8、进藏教学案例对比体会,感受民间文学魅力兰州华侨实验学校 李芸,情景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呢?我在略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体会的方式,让学生先感受了一点民间文学魅力。以下是其中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文成公主进藏,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和老师上课前讲的历史故事相比,你们觉得哪个更有吸引力?(大部分)生:民间故事!师:能说说原因吗?生:民间故事听起来有趣!生:我觉得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中有奇妙的地方。生:有些内容不是真实的,是人们想象

9、的。师:对啊,这就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神奇色彩。同学们,快拿出笔勾画出文中具有神奇色彩的语句。师:找到的同学和我们分享一下吧!生: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生: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生: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

10、样。生: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文成公主的脚印。师:是啊!用树枝搭桥、剪羊毛铺路、背走乃巴山等事情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因此,民间故事中就充满着许多神奇色彩。师:那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对比读一读文中“文成公主进藏”的内容和这段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记载。生:好处是更吸引人!生:为了更加表现出人们对文成公主的崇拜与爱戴。生:在人们心中,早已把文成公主当成神,这样写更能证明这一点。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感受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时,用了什么方法?生:对比的方法!师:是的,我们用

11、对比体会的方式,感受了一点民间文学魅力。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感受中华文化的更多魅力。,藏戏 人教版六年级下,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略读课文拓展实践,阅读方法的拓展,表达方法上的拓展,搜集信息方面的拓展,略读课文的指导朗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略读课文的语言表达训练 句式模仿训练,课堂上学要做到几点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更多地关注以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更多地关注语言文字的习得;更多地关注学习方法的应用;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关注语文素养的锤炼、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多地关注拓展延伸的内容、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