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970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道德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从个人到社会:社会伦理,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黄晓星,一、道德论,在20世纪初,欧洲一些旅行家考察哈达逊湾原始部落时惊奇地发现,该部落竟然奉行这样一种道德:当父母年老体衰时,儿女就应该为他们挖好坟墓,一家人围坐在坟墓前,酒足饭饱之后,儿女们就应该将腰带系住父母的脖子,将他们活活勒死、掩埋。这种荒诞的道德规范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中国的自杀村,现在存在。年老之后,给自己准备“老酒”(农药)在我们村里面,就没有正常死亡的如果你不死,我怎么出去打工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1、道德最初是一种旨在保障多数人利益的社会法则2、道德对个体具有普遍约束力3、个体往往知道要遵守某项道德要求,却不知

2、道遵守它的原因。,道德的起源,外在于人、客观的价值价值来源于某个或某些超自然存在物有以某种方式嵌入自然界本身的道德法则世界和世间万物都有价值,无论评价的人存在与否,道德的起源,内在于人、主观的价值起源于人类本身,道德的起源,道德源自特定背景下有意识的人和物质的、精神的或情感的“物”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道德起源于人的需要和欲望,奠基于人的情感和理性,列车困境,假如你是某列车的司机,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你发现有7个小孩正在使用中的铁轨上玩,另外有1个小孩在旁边的废弃的铁轨上玩。假设已经来不及刹车,你可以把列车往废弃的铁轨上开,这样可以保住7条命,但会压死那个在废弃的铁轨上玩的小孩。,哈曼的理想实验,

3、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1个重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哈曼的理想实验,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病的人和1个健康人。如果这5个病人不进行器官移植,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的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5个病人身上,这5个病人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一位军医给一位营长做了不必要的手术,仅仅是为了使他需要一段康复时间从而在此期间脱离战斗。由于该营长富于侵略性,他的士兵伤亡率极高。这位军医懂得,他做了这个手术,就可能拯救数百名士兵的生命;否则,他们就会成为该营长的战争欲望的牺牲品。一位同僚军医曾劝诫他,

4、即便如此,给健康人做手术也是不道德的。,一个城市旁边的化学品仓库发生泄露,这个仓库里有正在工作的工人。如果不关闭大门,这些工人可以逃生,但化学品将蔓延到城市里,会造成大批市民的伤亡。如果关上仓库大门,这些工人会失去生命,但化学品会得到控制,城市会得救。作为一个旁观者,应该怎么做?关上门,还是打开门?,以此类推:,如果杀死一小群人,能够换来一个国家经济飞跃发展,是否应该杀死这群人?如果只是杀死一个人呢?用100个婴儿的实验,换取13亿人的健康,帕累托最优状态,当且仅当该状态没有一种改变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牧羊人,2005年6月,一个由美国海军士官马库斯勒特雷尔(M

5、arcus Luttrell)和其他三名海豹突击队队员所组成的特殊军事小组,在阿富汗境内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地方,进行一项秘密的前期勘察任务:寻找一名塔利班领导人,他是奥萨姆本拉登的亲信之一。据情报显示,他们的目标是率领140150名全副武装的战斗者,藏匿在山区禁地的一个小村庄内。这一特殊军事小组在山脊上占据了一个位置并俯瞰那个村庄,突然,两名阿富汗农民赶着上百只咩咩叫着的羊,和他们撞了个对面。他们还带着一个约14岁的小男孩。这些阿富汗人没有武器,美国士兵用步枪对准他们,命令他们坐在地上,接着便开始讨论如何处理这几个人。一方面,这些牧羊人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另一方面,如果放他们走,就会冒这样的危险

6、他们可能会告诉塔利班分子,有一帮美国士兵在这里。当四名士兵仔细考虑他们的可选择余地时,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带绳索。因此,捆住这几个阿富汗人以争取时机找到另一个藏身之处的办法,在此时并不可行。他们仅有的选择就是,要么杀了他们,要么放他们走。,该不该偷药?,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

7、把药偷走了。,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结果(目的)论,用目的证明手段的合理性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人人都应该使自己的行为为其影响所及的每一个人都带来最大量的大于坏处的好处。结果的不确定性?每次重新开始之不可行性?难以教育?,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每个人都始终应当确立和遵循会给一切相关者带来最大好处的

8、规则。胡适:“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非结果论,行为非结果论: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规则或理论,只有我们不能使之普遍化的特殊的行为、境遇和人。以直觉为判断标准“你觉得好,就干吧!”做你自己的事可是,直觉就一定是道德的么?,非结果论,规则非结果论:作为道德之唯一基础的规则是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而结果则无关紧要。神诫论康德义务伦理学。善良意志;绝对命令:如果认可某一行为不能为一切人所奉行

9、,那么该行为就是不道德的eg.偷窃、杀人;实践命令:任何人都不应仅仅被视为或用作别人达到目的的手段,每个人本身就是独特的目的义务而非意向:出于义务感而行道德之事,出于义务感而遵循规则,道德的普遍性,道德终极原则: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道德的相对性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

10、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一些原则(雅克.蒂洛),黄金律。康德所谓的“可逆性标准”:“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生命价值原则。“贵生”善良(正当)原则公正(公平)原则说实话或诚实原则个人自由原则。斯克里芬:根本的道德原则。,生命价值和善良原则在逻辑上和经验上优先于其他三条原则,推己及人,圣经:“无论何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像你期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或者“怎样被对待,就怎样对待人”。,基督教【圣经】说:,圣经:“无论何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

11、人”。“像你期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或者“怎样被对待,就怎样对待人”。,伊斯兰教【圣训】说:,“一,为众人寻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那么,你就是一个信徒;善待邻居,你就是一个穆斯林;二,你自己希望得到的,施及于众人。三,最正直的人,是乐他人之所乐,忧他人之所忧的人。四,你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予别人,你自己所喜欢的,施及于他人。”,中国儒家【论语】说:,“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印度教中,【摩诃婆罗多】说:,“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就像不愿意他人那样对待你一样;期望别人也是如此你所向往和可望于别人的,自己应该做到这就是律法全部,千万留意。”,古

12、印度【益世嘉言】说:,“责任、正义、法律和道德的合法性的最终标志,是这样的你自己认为可爱和宝贵的,你自己内心所满意的,应认为别人也一样;你自己所不喜欢,别人也一样不喜欢,谁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快乐与悲伤,他就是真正的瑜伽师,他真正地与万众一心。”,犹太教说:,“你们应该爱邻如己。这是律法的最伟大的原则”(【利未记】)【利未记】还说:“一位异教徒来到沙玛面前说:在我一只脚站在地上的时间,告诉我整个律法意思,使我转变。沙玛用他手上的腕尺将他赶了出去。他又来到希勒尔面前,希勒尔告诉他:你讨厌的,就不要施加于邻居:这就是全部的律法,剩下的就是注解了,去学习吧。”,智慧、正义、勇敢、节制。,智慧是一

13、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非、真假、善恶是相对的)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苏格拉底被人们认为是有美德的一生。苏格拉底不仅生活贫困,家中有三个低能儿,还有个脾气很不好的妻子。公元前一世纪罗马著名学者、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对他的性情狂暴的老婆和几个白痴的儿子的容忍和宽厚要比他的道德学说更有教育力量。,苏格拉底名言,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对人来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无知即罪恶。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