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5772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11章区域经济政策.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章 区域经济政策,政策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场机制是一个扶强不扶弱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会达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需要政府干预,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必须以区情为前提,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一、区域经济政策概述 历史背景、产生动因、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等。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阶段、内容,一、区域经济政策概述,涵义:区域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的统称。区域经济政策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总和,以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制定区域

2、经济政策的意义?,实现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参与区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于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解决区域问题的幻想。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理论,为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理论的指导下,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开始着手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一些旨在解决落后区域和萧条区域发展问题的区域经济政策

3、应运而生。,英国是区域差距表现最早和最充分的国家,因此一般来讲,区域经济政策最早产生于英国。随后在西欧国家广泛兴起。进而成为欧盟推进经济与政治等方面一体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产生则相对晚一些。,英国实施区域政策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英国内部区际间出现巨大的发展差距。从失业率方面看,伦敦与东南部的失业率接近14%,而在西北部、苏格兰和东北部,失业率超过了25%威尔士则超过了36%。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将一部分地区划定为特别地区,实施特别援助,它可以认定为区域经济政策在英国产生。,西欧大陆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生与经济的大萧条、大危机

4、是分不开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使得失业及随之而来的贫困面扩大,尤其在传统工业地区,这种影响更为严重,以至于形成一种政治意见,即在国家或区域内应尽量避免萧条重演。在反萧条观点的支持下,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区域政策。意大利于1950年建立了南部开发银行;随后德国(1951年)、荷兰(19511952年)与爱尔兰(1952年)迅速效仿;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区域政策;丹麦和比利时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加入该行列。,(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区域经济政策产生于市场机制在完成资源配置中严重失灵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市场失灵”是导致区域就政策产生的基本动因。对于众多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为了适

5、应中央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需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专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内容或专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政策的诞生。从实践来看,区域发展差距的存在是导致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当完全的市场机制在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失效所产生的后果。不能反映区域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与收益。不能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能自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保证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2、经济因素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区域经济差距的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区域之间发展关系的失衡,从而区域之间因区域经济不协调而出现供需能力不配套、竞争无序、区域摩擦

6、与冲突增加、区域经济秩序混乱等现象,严重抑制了区域间互补性的发挥,不仅制约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有多种存在形态,其中就业因素和区域社会发展差距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因素有:(1)充分就业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西方许多国家出现一些高失业率、低发展水平的区域(亦称问题区域),问题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仅加剧了结构性失业,而且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2)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进步的基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区域之间社会发展水平也会随之加大。,4、政治因素 H.施奈德(H Schneider)认为,在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中,应当考虑

7、政治因素,因为对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欧洲一些国家大选结果表明,问题区域的人们认为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不公正的,这种差距会产生有损于国家政策的后果。差距越大,采取某些能产生社会经济效果的全国性措施就越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实施下去。,5、环境因素 掠夺式资源开发及工业文明的鼎盛发展,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伴随着土地的沙化、资源的匮乏、物种灭绝及环境遭到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自然环境的报复严重制约了相当一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区域经济政策作为区域开发中维护各项环境因素的保障。,(三)区域经济的政策目标

8、 区域经济的政策的目标类型具有多种,但从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方面来看,主要有效率和公平。,区域经济政策主要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援助 区域优先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实施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普遍功能。区域优先发展,是指为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增强国家实力,对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实施特殊政策,推动其“优先发展”。,区域发展援助,指对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一部分地区进行制度化的发展援助,如我国的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等。区域均衡发展,是限制较为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加快大部分尚未开发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期实现国家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均衡。,(

9、四)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就业政策特殊地区的特殊政策,(五)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性政策手段和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性政策手段。支持性政策手段包括资金援助、技术援助、政策优惠等手段;限制性政策手段包括如对大城市控制规划、限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一些行业实施投资许可证制度、对某些行业征收特别税等等。,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一)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化,并考虑在“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易于通过计

10、划指令来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主要政策手段:一是要求沿海发达地区上缴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并对中西部财政入不敷出的欠发达地区给予财政补贴。如上海和江苏每年财政收入的8587要上缴中央。二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二)19801992年: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迅速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然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技术合作,扶持落后地区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加速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1、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2、对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3、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使沿海地区收益较大 以效益为中心的地区发展政策加速了

11、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迅速提高了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三)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9931999:区 域协调发展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着眼于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并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因此,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以及在制定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中央对地区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政策是:1.国家投资与布局政策2.财政政策3.开放政策4.区域合作政策5.扶贫政策,(四)2000年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1.推进西部大开发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中部的和平崛起4.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渐进的改革过程,且是政府主导,逐步推进改革的过程。从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来看,是从均衡发展到效率优先,再到协调发展,这一过程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密切相关。,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思考题: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