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627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城镇体系建设.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一、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 2.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 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展开:(1)确定单个企业市场区的形成。(2)单一市场区网络的形成。(3)多级市场区网络的形成。(4)市场区的网络组织形式。,(二)廖什及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 1.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2.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艾萨德在1956年发表论文,总结人口密度不平衡对中心地市场区规模的影响,修改、完善了廖什的中心地模式。其研究成果如图所示。,二、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

2、,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与城镇群相比,城镇体系具有下列特征:(1)关联性(2)整体性(3)层次性,(二)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类:1.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2.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3.网络型(三)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1.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2.对中国城市规模及发展方针的讨论,(四)中日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及启迪 1.中日两国10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 2.中日两国10万人以下居住区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 降低设市标准,大力发展3万10万人口的城市,是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的,也是中国比较

3、可行的城市化的重要内容,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基础设施在投资、生产、运营和消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2.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3.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4.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5.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三、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3.投

4、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二)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绝对量的比较 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三)中外基础设施相对量的比较 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显示了中国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适应中国新世纪发展的需要。1.发展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 2.1998年1000亿元国债的分配格局及效应预测,三、能源的建设与发展(一)能源生产及能源结构 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

5、值 2.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以固体能源为主的状况将不会得到根本改变。(二)电力生产与电力结构(三)电网建设,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走势 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变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发展中国家不可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国情,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二)90年代中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三、新世纪经济区划构想(一)经济区划的目标与基本依据(二)经济区划构想:九大经济区(三)九大经济区的发展阶段及在全国的地位 根据钱纳里对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方法来评价中国九大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可得出九大经济区的发展

6、阶段。,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一)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部门(产业)发展战略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区域性 预见性 综合性 可操作性,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二)进口替代战略(三)出口替代战略(四)工业赶超战略(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一)总目标(二)具体目标(三)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三、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进行评价,主要应在下列几方面

7、进行:(一)绝对量评价(二)平均量评价(三)需求量评价(四)综合评价,四、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确定产业结构和选择重点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一)产业结构的确定(二)重点产业的选择,五、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六、案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一)处于待开发阶段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处于成长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三)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三节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一、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性质及特点(二)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三)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一般程序(一)制定规划的阶段(二)制定规划的方法(三)案例:区域经济规划方案报告的写作体例(区域规划方案报告的写作,有多种多样的体例,以土地利用规划的写作为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