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6341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十一章经济一体化.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s,1,2,3,4,本章主要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5,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反映了更紧密的地区经济依赖和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的原因,背景链接:,国际上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尚无统一定义。狭义经济一体化,又称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贸易集团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达成国际协议,共同采取减少歧视性或取

2、消贸易壁垒的贸易政策,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并为此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都是功能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一起发展的。,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1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 率;2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3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4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5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6生产要素跨越国境;7.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8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的原因,经济一体化经济方面

3、的优点,联合一致,抵御外部强大压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直接原因;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经济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经济技术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身所能带来的各种积极经济效应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利于维护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提高国际地位和加强对外谈判力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的原因,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1.按照组织性质和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基本形式,(注:特惠贸易安排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最松散的组织形形式),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2.按参加经济一体化

4、的范围划分:,(1)部门经济一体化,(2)全盘经济一体化,3.按参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1)水平经济一体化,(2)垂直经济一体化,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 静态效应是指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区域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贸易及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二、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关税同盟,(1)贸易效应贸易创造效应,A,B,80$,100$,C,贸易创造效应(实线:结成关税同盟前,虚线:结成关税同盟后。),第二节 区域经济

5、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1.静态效应,60$,贸易转移效应,B,A,C,60$,100$,80$,贸易转移效应(实线:结成关税同盟前虚线:结成关税同盟后),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减少行政开支 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的海关可以取消或减少,大大减少政府开支及企业支出。改善贸易条件 关税同盟形成后,一般会减少盟内成员国对外部的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导致关税同盟整体与外部世界的贸易条件朝着有利于关税同盟的方向变化。减少走私 由于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较低的税率,可以使高关税诱发的走私活动较好地得到扼制。提高经济地位,增强谈判能力 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国

6、家或地区进行经贸谈判,这必然大大提高其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2)其他静态利益:,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1)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移,市场的扩大可以使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2)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会加剧竞争,专业化分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3)为了应付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必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4)集团歧视性的对外政策会吸引外资大量流入以突破贸易壁垒。(5)市场的扩大、竞争的加剧和投资的增加,必然导致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从而推动技术进步

7、。,2.动态效应,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代表人物: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理论提出者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市场分割得狭小而又缺乏适度的弹性,只能为本国生产厂商提供狭窄的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二)大市场理论(Theory of Big Market),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1)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大市场的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理论核心,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8、及其理论,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案例:,美国安利公司经过多年的开拓和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直销机构。进入八十年代,美国安利公司已有100万以上的直销会员,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据安利公司的宣传资料,1995年安利全球员工人数达1.2万人,旗下的直销员超过200万人,销售总额高达53亿美元。安利公司被美国幸福杂志列为500家大公司之一,由于近10年来向海外市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十家公司之一。,代表人物:小岛清 内容: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

9、协议性国际分工。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同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也就是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三)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例如:拉美中部共同市场统一产业政策,由国家间的计划决定的分工,就是典型的协议性国际分工。,(1)两个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差别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同,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2)协议性分工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3)无论在哪个国家生产协议性分工的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上述三个条件表明,经济体化或共同市场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

10、国家之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即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达成协议性分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经阶段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和模式,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理论,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欧盟(EU)欧盟一体化的主要成果:(1)成立关税同盟(2)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4)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5)发行单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6)统一财税政策(

11、7)建立共同体一级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里斯本条约今生效 政治层面推动欧洲一体化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地位的里斯本条约今天(1日)正式生效,欧盟27个成员国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庆祝仪式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那么里斯本条约的生效将给欧盟带来一些什么?,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把各个成员国集合起来,以一个声音说话。过去来讲,各个国家的主权比较大,这种情况往往不太容易实现,现在有一个欧盟“总统”、欧盟“外长”,恐怕在国际上来讲,欧盟显得更加抱团一点。当然从里斯

12、本条约的内容规定来看,其实大家管它叫总统有一点不太合适,应该叫欧洲理事会主席,但是职权上来看程序性的事务更多,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权力,比如没有提议权,也不能左右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走向,所以从整体来讲,可能形象作用大于实质作用。但是无论怎样,欧盟经过这么多年的讨论,包括各国的表决,最后通过里斯本条约,肯定会是在政治层面上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11月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在当选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后出席新闻发布会。当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当

13、选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1)南北共存性(2)一国主导性(3)经济互补性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APEC的特点:(1)开放性(2)灵活性(3)多层次性(4)渐近性,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四、东盟(ASEAN)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建成。届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对区域集团内部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1)市场扩大,能获得规模

14、经济效益(2)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导致市场竞争程度提高,经济效率随之提高(3)促进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4)促进了区域内部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就业的增加(5)有利于吸引外资(6)增强和提高了区域经济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二、对区域集团外部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带动世界贸易增长,促进区域内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从而在长期上为区域外国家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2)贸易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和扩大效应增加了成员国对外贸易程度,从而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对区

15、域外国家的贸易份额下降(2)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不利,一、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度(1)顺应潮流,积极参与(2)循序渐进,积极稳妥(3)未雨绸缪,提高实力,第五节 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地区物产丰富,中国可以与其共同进行深加工,同时东南亚具有区位优势,如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港口和物流中转地;而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东南亚国家的水果等农产品在中国降低关税后,可以得到大量出口。,例如:,二、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3)曼谷协定(4)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5)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议(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7)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第五节 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