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6802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本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更为频繁和紧密,由此出现了从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本章阐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它们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的研究成果。,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和社会组织,一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 在社会学中,社会建制与社会制度基本同义,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

2、组织系统。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价值观念是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在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科学社会建制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关于科学的社会目标和功能的理论中,特别集中体现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上。行为规范是制度运行过程中起实际作用的要素,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具有其社会成员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反映出对于成员行为的制约性。,组织系统是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这一系统包括组织

3、首脑、职能部门和组织成员。科学社会建制的承担者是科研组织,有学术带头人、从事研究活动的科学家和其他相关人员。社会建制的行为规范是通过组织活动实现的。物质支撑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分为实体性物质支撑和象征性物质保障两大类,前者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后者如波尔把“阴阳鱼”太极图作为自己思想的象征。象征性物质体现组织的存在价值和终极目标,是物化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二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核心,随着科技发展的脚

4、步不断拓展和丰富着其内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体制包括科技投入体制、科技结构比例、科技法律调整、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体制的主要内涵,对于理解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1.科学技术的投入体制 科技投入形式上是对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但本质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系主要由政府拨款的财政科技经费、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筹科技经费、社会风险和创业资金、基金会和民间捐赠资金组成。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 当代科技活动的结构主要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组成的庞大的有机体系。建立恰当的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科学技术体制

5、的重要内含。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提出的“稳住头,放开片”的方针,就是关于正确处理三种研究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3.科学技术的法律调整“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日益复杂,科学技术活动的疆域大为拓展,法律对于科学技术活动调整的任务从开始只注意保护发明创造和维护市场秩序,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科学技术立法几乎深入到人类科技活动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科技法制建设相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严重滞后。4.科学技术研究的管理体制 美国是多元化的科研组织体系,市场导向是它的主要特点;英国、德国、日本既发挥市场功能,也注意政府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单一导向的弊病。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经济体制

6、,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世界科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宏观管理的职能正在从具体项目管理向间接服务管理转变,其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微观层次科研院所进入市场,享有充分自主权、实行科学管理的独立法人。,三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有实体性的,如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等。除实体性组织,科学技术还有非实体性组织,这就是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从内涵讲,科学技术共同体的概念,与各类科学技术社会团体有许多重叠之处,但两者也有区别。前者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以成员的互动作为存在的基础:后者更多地是为了专业管

7、理和协调方便而建立的。非实体性组织由于成员互功的范围往往超越了某个研究机构,也可称为实体间组织,这种超越实体机构的互动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中非常普遍。,1.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共同体这个概念在普通社会学中译成“社区”,通常指与某一个地址范围相联系的人群,但在科学社会学中,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却首先突破了地域范围的限制,强调科学家群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具有特殊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其任务是在科学范式指导下,根据共同的实践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研究。所以,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是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科学范式是科

8、学共同体存在的依据,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与解体和新旧范式的更替密切相关。,库恩提出了“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科学发展模式。其中,常规科学的特定的范式和科学共同体联系在一起。所谓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等。在库恩的理论中,范式和科学共同体这两个概念是融为一体的,他把范式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的运动转换成科学共同体在这些发展阶段上的运动,并通过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来揭示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科学共同体中,“无形学院”是受到关注的重要形式。,“无形学院”:

9、科学史家普赖斯在研究现代科学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时发现,现代科学即使是最小的分支也有成千上万的同行,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会分裂为非正式的小团体。他认为,任何一个大学科中都有这种小规模的优秀人员构成的“无形学院”,其成员通过互送未定稿、通信等迅捷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高产的团体。在科学前言,往往有“无形学院”通过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大范围的正式交流系统来评价、承认、推广和传播。2.技术共同体与“创新者网络”技术共同体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一定的原理,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技术专家群体是技术共同体,任务是在技术范式的指导下

10、从技术的解题活动。技术共同体有一种重要形式是“创新者网络”。它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创新者网络概念原于技术创新经济学,指一种特殊的创新者组织形态网络组织,它介于市场企业组织之间,是两者相互渗透的产物。,3.科学共同体是一种特殊的分层结构 科学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由于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的无形的等级体系,且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结构。科学共同体是以奖励系统作为内部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的。科学增进知识的体制目标对科学家的要求是独创性。独创性获得共同体或社会承认,是对科学家的最高奖赏,“承认是科学王国的通货”。谋求“成果承认”,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不仅是科学家行为的内在激励因

11、素,也是庞大的科学共同体得以灵活运转的“能源”和动力。科学共同体的这种奖励体制在科学共同体内部造成了一种优势积累效应,默顿称之为“马太效应”。这表现为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优势后,就有了更多机会进一步获得成果和承认,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力以至压制“小人物”的机会。但是这一效应是必然的,并且有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1.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爱因斯坦把其分为三类:爱好科学,科学是他们的娱乐。具有纯粹功利目的。有消极和积极的两种动机(消极摆脱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束缚;积极以适当的方式描绘容易领悟的世界图景,不是为了金

12、钱,而是为了追求客观的知识本身)。科学的体制目标归根到底是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及其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时的作用。技术的体制目标是功利性的,是要利用科学发现进行技术发明,并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即利用知识谋利。其中,“知识”可以是技术专家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是科学家创造的。“利”是发明者获得的经济收益,也是社会得到的好处。,2.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1)科学的社会规范(CUDOS)公有主义规范 普遍主义规范 无私利性规范 独创性规范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 2)技术的社会规范,公有主义规范 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科学发现在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属于整体科学共同体以至社会

13、,科学家无权独占他的科学发现,科学发现奉行公开原则。)普遍主义规范 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深信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性。科学无国界、无阶级性,向一切人开放。)无私利性规范 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独创性规范 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自己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公布新的数据,论证新的理论,或提出新的学说。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 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科学家决不应不经人和分析批判而盲目接受任何东西,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的怀疑。)2)技术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规范对技术大都是不适用的。因为追求私利是技术体制的激励机制。独创性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